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遇見高僧.遇見自己〉第一堂~與佛同行

〈遇見高僧.遇見自己〉第一堂~與佛同行


翹首期盼的法鼓山安和分院2018年春季佛學講座〈遇見高僧.遇見自己〉於4月8日正式登場,菩薩渴法精進,當日湧進超過千位菩薩聆聽果慨法師的精闢說法。大眾聽著法師介紹釋迦摩尼佛從出生到割愛慈親出家、悟道、弘化的生命足跡,在人間示見成佛的生命歷程,給了我們莫大的光明與希望;佛陀所教導的緣起性空、無常無我等離苦得樂的妙法,則指引了我們一條通往解脫大道的修行地圖;佛陀悟道後,遊化人間度化眾生的悲願行誼,更對我們在菩薩道的學習有了無上的啟發。


果慨法師一開場,先是為大眾分享在自己出家修行歷程中,歷代高僧的行誼願力對自己的心性有很大的啟發與陶冶,所以今年佛學講座以高僧傳作為主軸,從佛法的發源地印度到中國以及影響近代甚深的五位高僧中,藉以說明整個佛教的教史、教理,看看這些祖師大德們如何在艱困的環境中,開創出不一樣佛教樣貌,引導大眾契入高僧們的修行脈絡,如法修行。


第一位登場的高僧就是釋迦摩尼佛,也就是佛教的教主。為了讓我們理解佛陀割愛辭親出家修行的緣起,大眾跟著果慨法師,聽著法師娓娓道起佛陀生長的那個年代....。


2500年前,春風徐徐的四月天,印度迦毗羅衛城的悉達多太子誕生了,他就是佛陀。悉達多太子童年的物質生活豐富,當時的知識則以婆羅門為主,以《奧義書》為本,此書將宇宙的本體稱為梵(Brahman),個人的本體稱為自我(ātman),梵是宇宙的實在,自我的本體即是梵,整個修行就是梵我合一。

佛陀早慧,兒時在春耕儀式中就體會出誦念經典也幫不了小蟲與鳥兒,對生命的疑惑也開始在心中萌芽。從另外一件事也看出佛陀的悲天憫人,他九歲時,堂弟提婆達多射傷一隻天鵝,佛陀看到後出手相救,並主張天鵝應該歸屬於佛陀,提婆達多不服,兩人對簿公堂,佛陀對大眾說:「沒有一個人願意跟傷害自己的人在一起,提婆達多射傷天鵝,天鵝不會想跟他在一起;大家都想跟愛護自己人在一起。」佛陀的觀念,與當時以武將為主的環境氛圍扞格,得不到多數人的贊同,但佛陀心中已然明白:「有勇氣出來維護真理的人,心是有力量的。」


儘管佛陀的父親擔憂兒子出家,先後幫他娶了三位夫人,也邀其參與國事,但始終未能阻擋佛陀出家的願心,二十九那年,是佛陀生命的轉捩點,因一次的春季踏青,途中看到眾生的生命之苦,卻幫不上忙,有什麼方法可以離苦得樂,苦惱著佛陀,正式向父親淨飯王提出出家請求,承諾「找到大道後,會在回來」,於此也說明,佛陀選擇出家修道不是因為自私或想逃避責任才離開家庭,而是為了所有眾生。


佛陀出家後,遇到的第一個老師是阿羅邏伽藍,學到托缽乞食,去除驕慢心,同時也體悟到出家人與在家人的生活原來很密切。果慨法師解釋,佛陀的體悟說明了「菩提覺樹,眾生是沃土」的真諦;只可惜在第一個老師那裏並未找到解脫之道,跟著第二個老師學習,依舊無法得解脫,於是佛陀開始修苦行,也未能體證解脫之味。後因身體衰弱,牧羊女以乳糜供養漸漸恢復元氣,「我這麼認真,為何沒有開悟」的疑惑在佛陀心中盤桓,開悟的關鍵到底是什麼?


於是,佛陀入深禪定內觀,體會萬法都是互相依存以及了無自性。這個觀念與當時印度吠陀「常我」的觀念扞格,也就是,梵我合一的觀念是錯誤的知見,是造成眾生無法得解脫的關鍵。


法師說明,佛陀體證到,沒有一個真正的「常我」,真正的真理是「無我」,所有的事情一直在改變,無自性,因為「無常」所以「無我」。這也是《金剛經》所講的:「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有常、有我的觀念都是思想上所產生的虛假分別。因此,法師期許大眾,遇到任何逆境最高指導原則就是無常無我,要練習離、不執取。

佛陀開悟後,明白了「接受生命就是去接受無常無我」、「痛苦的根源正是來自有常和有分別個體的妄見」。若能體悟到這個道理,就能明白一切皆無生無死、無起無滅、無一無多、無內無外、無大無小、無垢無淨。只要洞悉一切事物的空性,所有精神上的障礙都可以超越,因而從痛苦的巨輪中解脫出來。


果慨法師告訴我們,因為無常無我是生命運行的真理,生命也就充滿光明與希望,所以我們只會越來越好,不要擔憂。因為人類一直在進化,從久遠以前的單細胞變成現在這個模樣,故只要願意放掉原先的身體往前走,未來就會一直轉變,會往三界之外;只要願意放下自己,生命是一件很有希望的事,莫要執著現在這個身體。「只要方向正確,一次次的捨,生命是非常光明有希望。」法師說:「擁有人身,真的太棒了!」


至於佛陀覺悟之後,做了些什麼呢?佛陀沒有抱持「這樣就好了」的態度,而在恆河兩岸弘化度眾生,弘揚四聖諦、八正道。因為佛教的本質並非宗教,而是至善完美的教育,所以佛陀成佛之後始終從事教育的工作,希望將離苦得樂的道理告訴眾生。


同時,佛陀也交代弟子要走出去,讓更多人聽聞佛法,幫助眾生得度。「這與聖嚴師父悲願一致,希望菩薩們來法鼓山聽聞佛法,除了自己得益,也能將得到的法益向社會大眾弘傳,利益眾生。」「你在哪裡,淨土就在那裡。」果慨法師殷殷期許菩薩們。

文.陳麗珠/攝影.陳蔚彬、周淑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