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遇見高僧.遇見自己〉第五堂~《教觀綱宗》

〈遇見高僧.遇見自己〉第五堂~《教觀綱宗》


安和分院〈遇見高僧.遇見自己〉於5月6日進入整體佛法的脈絡解說,課程緊扣《教觀綱宗》,透過藏通別圓四教的解說,殷殷叮囑我們,修學佛法除了具備正知見,還要清楚明白念佛、打坐...都是方法,非目的,是方便非究竟,學佛最重要的是發菩提心,一顆不忍眾生苦的慈悲心,才是成佛最重要的資糧。


判教源流


課程開始,法師解說,佛陀滅後不到一百年經典結集,印度原始佛教進入部派佛教,對律有分歧,對教法並未分歧。但是,到了龍樹菩薩,大乘佛教興起,原始佛教與佛陀出世本懷有了些許不同的樣貌。


至於佛法弘傳到中國漢地大約在東漢明帝永平10年,當時幾乎完全仰賴背經,翻譯品質欠佳,直到鳩摩羅什大師將重要的經律論翻譯出來,協助佛教本土化工作。尤其當時對「空」這件事,與中國老子闡揚的「空」並不相同,鳩摩羅什發現落差,培養很多優秀弟子,弘揚佛法的正知見。


由於鳩摩羅什經將佛教經典帶到中國,是全部一口氣帶到漢地,以至於中國對佛法脈絡演變並不清楚,判教的必要性由此產生,而天臺宗智者大師對中國大乘佛教的貢獻就是判教。


大乘佛教的教判源流


為何要判教?這是許多人的疑問,果慨法師解釋,佛教思想史、佛教聖典成立史的學術觀點尚未出現之前,古代的佛教學者們,面對著數量龐雜、層次眾多的經典內容及其性質,必須有合理而完整的解釋,否則,同屬於佛陀所說的經典,豈會有高下出入而不一致的許多層次。


諸經判教的概況如何?第一個就是《法華經》,法華經以三草二木,喻凡聖五乘,歸一佛乘;第二是《愣伽經》的頓與漸;第三是《華嚴經》的日出先照諸大山王的大菩薩眾,次照緣覺、聲聞,次照決定善根眾生,然後普照一切眾生,乃至邪定等各種根性。還有《涅槃經》的五味,喻五個時段的教法;《解深密經》的有、空、中道等三時。


除此,祖師們寫的大乘論典及論師之中也有判教,包括《大智度論》的「三藏、摩訶衍、顯露、祕密」的分類法;《十住毘婆沙論》有難行道及易行道的分類法;戒賢立有、空、中之三時教...。


中國的判教


中國第一個判教的是鳩摩羅什,他邊翻譯邊判教,也要求弟子進行判教,其中接摩羅什的弟子慧觀,唱出二教五時,二教是指頓(《華嚴經》)與漸(餘諸經),當時優秀法師紛紛以慧觀的教判為基礎,開出江南的三家;江北也開出七家,合稱為當時的「南三北七」。最後智者大師出現,被尊稱東土小釋迦,後以智者大師判教為依歸,判的是五時八教。

五時八教


了解五時八教之前,果慨法師先為大眾提點一個重要概念,法師說,整體的佛法的重點在相應,法師PO出一張各式各樣的葉子照片解釋,不同的葉子因氣候環境相異,長的模樣不一樣。而葉子的功能就是提供養分,如同佛法,佛法的功用只有一個成佛,不管學那一種法門目的都在於此,針對不同人、不同地區詮釋方式可能不一樣,所以,念佛打坐都是一個成佛的入門,不能太執著於「我的法門最厲害...」。


對佛法有了正確的觀念後,法師接著澄清歷史,主要是印度不重視歷史,因此佛法來到中國,智者大師先判五時,華嚴時,聲聞小乘認為,佛陀成佛後就享受寂靜,大乘修行者則不以為然,認為佛陀一直在說法,由此,五時衍生出八教,藉此也可看出佛陀說法的順序是先從頓入漸。


何謂八教?就是講人的根器,就是頓與漸,不同的根器該什麼教法,要因材施教(化法),此分為一藏、二通、三別、四圓,這就是教材。不過,所有的事情都包含在「圓」,因此根本沒有「圓」這件事。


教觀綱宗


接下來,法師開始進入課程重點《教觀綱宗》的說明,就是將佛陀的教法分門別類,此書第一句話:「佛祖之要,教觀而已矣。觀非教不正,教非觀不傳;有教無觀則罔,有觀無教則殆。」其義為,佛陀的教法無非教、觀,教指的是藏、通、別、圓,觀指的是藏通別圓的修法。又告訴我們:「觀非教不正」,所以,我們對自己修行法門的經教要清楚,經教如同一張地圖,是修行指引。若「教非觀不傳」,如同將學佛當佛學,只是當知識而已,與自我的身心與社會淨化無關,這樣很可惜。至於「有教無關則罔,有觀無教則殆」,則是提醒大眾修行要教觀並重。


那麼,「教觀」又是從何而來?皆從因緣所生而起,如龍樹大師所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我說即是空」的「空」,可分為析空、體空。;「亦名是假名」,指的是修「假」,是從空入假,先修次第三觀,先修空,後修假,再修「中」;「亦是中道義」,修一心三觀,顯見化法四教各有教法與修法。


化法四教


藏通二教,修的是空觀,只能到真諦涅槃,非真正涅槃,屬於解脫法;別圓二教則從空觀進入中觀,「中」是不取二邊,明白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講的成佛之道。藏通別圓是一條直線,藏、通這台車,終點站是偏空涅槃,因定靜太深,除佛陀才能將其拔出來。別、圓這台車就是直通寶地,直達成佛之地。「所以觀念錯誤,以為很快進入涅槃,出來則可能要花很多時間,故路要走對。」「但是「圓」教走了五百由旬,這是終點嗎?不是!如同佛陀成佛之後依舊不停歇,繼續往前走,這才是學佛的態度。」法師殷殷叮囑。

四教內容


為了避免菩薩們霧煞煞,法師詳實說明了四教的名詞後,也解釋了為何有化法四教,原因無他,無非是眾生的病不一樣,因病設藥。至於眾生生什麼病,必須自己覺照,要先知病,才能下藥。


到底眾生有那些病?怎麼服藥?見思病重,為說三藏教;見思病輕,為說通教,藏、通屬於界內。無明病重,為說別教;無明病輕,為說圓教,別、圓屬於界外。我們是界內凡夫應該怎麼修?法師期勉大眾「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當我們從凡夫到成佛的目標很清楚後,就從當前的腳下入手學習。


天台家對眾生的病更進一步細分,將一切妄惑分為見思、塵沙、無明的三惑。見以我見為本,迷於無常、無我等的真諦,而起常見、我見等的邪想;思以癡為本。迷於色、聲、香、味、觸等世間事物,而起貪欲、瞋恚等的妄情。癡惑是障蔽空理,屬於枝末無明。這些都屬於三乘共惑,在成佛的路上共同要破的惑。菩薩要斷塵沙惑、有空的基礎,從空入假。當義工就是練習斷塵沙惑。塵沙惑斷了之後,才能進入斷無明,斷無明已達聖位以上。


其實,藏、通、別、圓四教,就像一張張的修行地圖,內容涵括了六即+十法成乘,法師解釋,「六即」指的是站牌,「十法成乘」指的是搭什麼車。其中,藏、通二教,走了三百由旬,屬於解脫道,證道最高是阿羅漢,斷我見。也就是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最大問題在於不受後有。印度厭離六道輪迴,出離心特別重,解脫這件事非常重要,但個人解脫在中國不盛行,主要是受中國儒家思想所致。所以佛入滅後,留迦葉尊者的原因是「契機」。


藏通二教


接著,法師逐一解說四教內容,藏教的人見思病重,為說三藏教,藏教修析空觀也就是當環境很苦,怎麼離苦?身體實有滅後,證入涅槃,五蘊非我,將自己與境分離。證到煩惱不起,進入涅槃,與人無互動,非菩薩道。法師解釋,修藏教析空觀的人的悲心只有在他生命這一期,他的修法是,滅色取空。用什麼方式滅色取空?就是觀行即,五停心。法師提點,藏教修法下手處是五停心、四念處,這都是工具非目的,是方法非究竟,修這些是增加資糧。


對於見思病輕,為說通教,修體空觀。知一切法,當體全空,非滅故空,生死涅槃,同於夢境。鈍根通前藏教,利根通後別、圓。依通教修行,非但見到空理,而且還能見到不空的道理,這不空的道理,便是中道佛性。


藏通二者有所差別,修的同樣是空,但會影響到最後的妙有。通教先觀空,先放下,因為知道因緣和合、無自性,但應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藏教修法在「離」,通教修法用「幻」。藏教看所有的事情用離的,對世界厭離,涅槃不願意再來。通教,見一切都是幻,很多菩薩處於遊戲神通三昧,就是因為見幻。

別圓二教


別教,則修次第三觀,先修空,有空的基礎後修假,「假」就是行菩薩道,如此才能與眾生互動,重點在於斷塵沙惑。別教從十信開始,沒有修法,屬於界外,從信開始。別教是站在藏通二教的基礎,知道一切如幻,故從信開始下手。修了十信之後,進入十住,修空觀,修了十迴向,修中觀後,兩邊不取,進入「地」,就是聖位,還有等覺妙覺,總共五十二個階位。別教的人認為真如法性,隨緣不變,在生死而不染,證涅槃而非淨,逈超二邊,不即諸法。仰信真如法性,凡不能減,聖不能增,但由客塵覆蔽,而不證得,須先藉緣修,助發真修,方可剋證。別教的菩薩道,整個核心在修菩提心。


圓教,屬於無明病輕者,為說圓教,修一心三觀,由於藏通二教無所謂成佛,真正的成佛是圓教,藏通二教修到空就停,別教從空入手,後修假,再修中。圓,空假中同時具足,這是境界,完全仰賴修行。境界需要兩件事。一是福德,二是善根,善根必須發成佛的菩提心,還要發願支持菩提心往前走,至於如何呈現菩提心?就是行六度,這就是福德。


法師細細解釋圓教的觀念,就是如來之藏,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隨拈一法,無非法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圓就是沒有圓,只有態度(一定會成佛)。方便就是究竟。心中無圓,只有相應眾生的方便,真正的圓,就是《金剛經》講的:「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沒有所謂的藏通別。只因當前的眾生好修人天善法,才講人天善法,這就是方便,方便的背後是慈悲心。


別圓差別在於,別教的修法是空、假、中,圓教是即空、即假、即中,別教站在妄的角度去開顯真實,破妄顯真,圓教則是站在真的角度來破妄,知真本有;前者認為只要努力,未來會有財富,後者認為,每個人本來就具足寶藏。


課程最後,果慨法師以太虛大師的話來總結大小乘的修持:小乘是「了生死為因,離貪愛為根本,滅盡為究竟」。大乘則是:「菩提心為因,大慈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小大乘的關係,則「小乘是大乘之方便行」,而後世人師,則「無寧先令悟菩提心」。法師慈悲提點我們,「修學佛法第一件事不是修解脫道,而是先培養菩提心,就是不忍眾生苦的心。」


身為現代佛教徒,怎麼修持四教?果慨法師說,四教的方法要互用,從圓教開始,圓教教到我們態度,就是價值觀,要發菩提心,尊重一切眾生,包括自己;別教的行願,用來支持菩提心不退,要想到別人,我可以幫別人什麼;通教的理觀,在於建立一切如幻的知見,這包括生命無止盡以及身體是帶不走,這就是斷身見;藏教講離貪,大家要減少欲貪,多布施,累積資糧。


課程圓滿之際,果慨法師期勉大眾要時常發願,發願可以找到生命的方向,法師並以聖嚴師父的開示:「當我每到一處,每見一人,第一個念頭,便是我能夠給他們什麼,他們會因我得到什麼利益」鼓勵每個人成為他人的幸福因子,所到之處都能成為淨土一片。

文.陳麗珠/攝影.陳蔚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