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教觀綱宗》講座第二堂~應無所住 而生其心

《教觀綱宗》講座第二堂~應無所住 而生其心

成佛之路漫漫,怎麼讓自己少煩少惱,菩提心不退?安和分院禮請果醒法師藉由《教觀綱宗》引導菩薩們學習讓自己身心安定清涼又能成熟眾生,因此,在第二堂課中,法師勉勵大眾,除了具備正確的知見,實修才是王道,謹記佛性就在現象當中,我們要練習的是轉化對現象的錯誤認知,鼓勵大家從練習入流亡所下手,體驗能所雙亡,明心見性,開顯佛性,度化眾生!

《教觀綱宗》講座進入第二堂,果醒法師再度以禪宗的觀念殷殷提點我們,眾生皆有佛性,而佛性就是空性,也就是見聞覺知的能力,是一種沒有對象的感知,這樣的能力具備不生不滅的特質。法師舉例,當關燈時,我們常說沒有看到,其實是看到黑暗。亦即,當眼前的現象消失時,看的能力並沒有消失。

「我們是有對象的看,佛是沒有對象的看,所以要學習入流亡所,了悟世間一切現象都是因緣有、自性空。」法師叮囑,學佛的人不能僅僅知道教理,而是必須實際體驗,心不停留在任何對象上,練習不觸事而知,才能體悟應無所住的妙義。

只是,一般人經常心隨境轉,總是抱持眼前的現象「明明就有,為何是空?」的誤解,為了解惑,果醒法師又準備了旋火輪解釋。當「旋火輪」快速旋轉,在場菩薩們的視覺馬上許多圈圈,一旦「旋火輪」的圈圈消失,大家卻以為剛剛看到的圈圈還存在,並在旋火輪圈圈的生滅過程中執取現象。因此,所謂的「外境」只是自己的前一念,而且是「已經消失」的前一念。

法師以十二因緣法中「觸受愛取有」來說明眾生知見錯誤之處。一般人是看到人事物後,產生第一念,第二念才會產生感受。也就是,以觸為緣,產生受;再以受為緣,產生愛;以愛為緣,產生取,第二個要素以一個要素為緣。一般人在生活中常犯的錯誤就是經常跟已經消失的前一念互動,以為第一念可以碰觸到第二念,第二念生起還自己加料,加「自己的感受」,以為是外境讓自己起煩惱,其根源就是眾生抓取會消失的現象為「我」,經常將許許多多的記憶影響串成連續劇,在其中有個「我」看到、聽到、感受到,每個當下都以為有個主體的「我」在看、感受。

因此,「無我」的體驗與練習可以讓我們少點煩惱,多點寧靜,法師親自試驗「無我」,當法師的身體從A點移動到B點,大眾看到有個實體的身體從A點移動到B點,而不是霎那生滅。但是,若用很多照片來說明身體從A移動到B的過程,第一張照片踏出左腳,第二張照片踏出右腳...依次類推,每一張照片都是獨立的,在霎那霎那生滅的現象中,沒有一個人(實體)移動,沒有一個「我」從A移動到B,只有每張照片生滅的現象。

即使法師努力的解釋,菩薩們依舊霧煞煞,於是,法師讓菩薩看了法鼓山生活禪影片,藉此解釋前念碰不到後念、前念後念不相知,就如同動人的旋律,前面的音符消失,後面的音符才接續,如此相續譜成美麗的旋律,但每個音符都是獨立的,只是我們沒有覺察而已,這也是我們煩惱覆心的緣由,若心能體驗到現象生滅無常,這個「心」就是「真我」,就是佛性。

果醒法師慈悲提點,懂了正確的知見,必須實修才是王道,從練習入流亡所,進一步體驗能所雙亡,直到心法相忘,即顯真,也就是明心見性。心境雙亡產生的功能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時這個心就是度化眾生,開發方便慧,自己解脫是根本智,是空觀,幫助眾生開發智慧則是假觀。

所以,《教觀綱宗》中闡述的五時八教、化法四教,是佛陀要度化眾生,因應眾生根器而做調整。所謂的「六即佛」,就是為圓教而說,旨在說明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每個人見聞覺知的心性與佛無差別,差別在於一般人覺得現象中有個主體的「我」我在時空中穿梭,認為心外有境,有人事物,沒有體驗到一切為心造的妙義。

「不管修不修行,眾生的佛性跟佛無異,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心可以產生種種現象,在這些現象當中,佛性如如不動。每個當下都是一即一切,每個現象都含攝一切法。」果醒法師說,我們的佛性可以產生無量無邊的功能,隨捻一法無非法界,一舉手一抬足都是含攝一切法,這是佛性的功能,但佛性不是現象。

想要體驗這樣的境界並不容易,果醒法師以數十年的禪修經驗分享「六正見」,幫助大家從生活中練習無我、無相、無念。第一,一切現象都是我、都不是我,第二霓虹扇的觀念(以扇葉的旋轉,說明一切只是現象的相續生滅,並沒有一個恆常不變的自我。若能理解「諸法無常、無我」,便可提醒、學習放下執著,解脫煩惱。);第三後念碰不到前念;第四,自導自演,一切都是自己的心一下扮演他人,一下扮演自己,其實自己表演;第五,日面佛、月面佛的觀念,沒有要轉化現象;第六,第一順位,將禪定無我的修行當第一順位,對治散亂心。

課程最後,法師期許大眾,看到眼前都是我也不是我,如同波浪從沒有離開海水,現象是佛性變現,不要想離開現象發掘佛性,佛性就在現象當中,我們要練習的是轉化對現象的錯誤認知,而能心不住身、身不住於心,方是究竟。

文/陳麗珠 攝影/高美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