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法鼓山水陸法會講座〜祈願壇

法鼓山水陸法會講座〜祈願壇

法鼓山水陸法會講座於4月14日禮請寶雲寺監院常慧法師分享祈願壇的修行法要,法師期勉大眾,在生活中以利他修慧培福,慢慢放下我執,逐步體驗到無自性的空慧,這才是真正契入觀世音菩薩「入流亡所」的法性流及法界流,放下主觀的自我以及客觀的對象,而能煩惱不起,和光同塵,融入眾生,讓每個人見到你都沒有恐懼、害怕,離苦得樂!


法師介紹了觀世音菩薩名號蘊含了觀音修行法門及悲願,就是任運自如的觀照世間及內在。觀音法門代表兩重意義,一是《楞嚴經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提到觀世音菩薩的修行法門及境界。觀世音菩薩從外在音聲聽到能聽的聞性,反聞聞自性;也因為體悟到能觀的心、所觀的境都是無常變化,由此體驗到空性的智慧,最後達到動靜二相,了然不生,這就是觀世音菩薩的修行法門。

法師分享,法鼓山祈願觀音殿入殿之處牌匾「入流亡所」指的就是觀世音菩薩修行法門及證悟法門,祈願觀音的法相則是隨時起身救渡眾生,因此由殿內向外的牌匾上依序寫著「大悲心起」、「觀世自在」,旨在勉勵大眾學習觀音菩薩,起大悲心濟度眾生,這也是聖嚴師父對我們的期勉。

觀音法門的第二重意義則是觀世音菩薩怎麼度眾生?《法華經 普門品》中這麼闡述觀音菩薩如何救渡眾生:「若有無量千百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所以觀世音菩薩自修自證之後發願救度眾生,並藉由度眾生來成就佛道。

.

至於《心經》也是觀音菩薩的法門,重於說明觀世音菩薩的修行是觀照宇宙人生緣起性空的真理,而且要發大慈大悲的救世精神,《心經》著重闡述空的智慧,也就是期勉我們要學習觀世音菩薩證悟的空慧,有了空慧的內涵,我們才可能效法觀世音菩薩普門示現,救度所有苦難眾生。「法鼓山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聖嚴師父期勉我們,學習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的精神,學習放下自我中心。」常慧法師殷殷期勉大眾。

.


法師詳實說明了觀世音菩薩的修行法門後,強調觀音法門的二重內涵一是自修自證部分,此依據《楞嚴經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菩薩可參與水陸法會楞嚴壇學習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觀音法門另一個內涵意義則是化他,就是學習廣度眾生,因此祈願壇中會持誦〈普門品〉,也安排持咒遶壇,引導菩薩們修定,用心感受宇宙的生住異滅,而沒有自己的念頭,甚至能夠反向觀照看到外在宇宙萬物剎那生滅空相的心也沒有一定的模樣,能觀的心念都是緣境而有,進而體驗到法空及我空,了悟觀世自在的真諦。

為了讓菩薩們進一步了解〈普門品〉妙義,常慧法師解釋,若以觀世音菩薩所觀的對象而言,觀世音菩薩是以觀身、觀心、觀色救苦;至於觀世音菩薩如何游化娑婆世界,則是以三十三應化身聞聲救苦,施無畏。所以,觀世音菩薩的「觀」涵納了能觀與所觀,包括觀察與呼應的智慧,這是一份主動的力量。

接著,常慧法師引述智者大師《觀音玄義》所言:「能所圓融,有無兼暢。
照窮正性,察其本末,故稱觀也。世音者,是所觀之境也。萬像流動,隔別不同。類音殊唱,俱蒙離苦。菩薩弘慈,一時普救,皆令解脫,故曰觀世音。」以此期勉大眾學習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濟度眾生的精神。


介紹了觀世音菩薩的修行法門後,常慧法師進一步分享聖嚴法師觀音法門的修證次第,聖嚴師父從童年接觸觀世音菩薩,即發願將來一定要塑一尊又大又美的觀音,沙彌時期也是禮拜觀世音菩薩啟發智慧,隨軍來台亦不忘時時持誦大悲咒及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閉關則拜觀音、禮拜大悲懺…,直至開創法鼓山弘化時,時時處處展現大悲願心,整個自利利他的生命歷程都與觀世音菩薩有甚深因緣。


課程最後,常慧法師以聖嚴師父的著作期勉大眾:「觀世音菩薩的特質是大悲,真正的慈悲是建立在無我的智慧。唯其能夠放棄種種以自我中心為考量的愛憎喜怒、利害得失,以生命共同體的立場與關懷出發,才能建立平等的慈悲。」也就是,觀世音菩薩的核心特質是大悲,大悲的基礎必須具備無我的智慧,無我的智慧則怎麼修?必須不斷放下自我中心。


因此,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非僅僅是口號,若要真正體驗到慈悲,必須先放下自我中心。」常慧法師鼓勵菩薩們以當義工來學習放下自我中心,在大眾中練習放下「我執」,慢慢體驗以無我的智慧應對進退,讓跟你在一起的每一個人都沒有壓力、恐懼、害怕,當下,你就是展現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施無畏的特質!


文.陳麗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