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3/13講座活動報導_善身之道:疼痛不是束縛

正知、正念、善覺察 能從病中學善身

法鼓山安和分院3月每週日下午2點的「善言、善身、善行、善學」四場系列講座,於13日進行第2場「善身之道:病痛不是束縛」。 

主講人《法鼓文化編輯總監》果賢法師強調,佛教徒對於病痛應以正知、正念、覺察來看待,並以祖師大德為例來說明如何以病為師,病中學善身;《超越復健診所》醫師凃俐雯則說明覺察與實際病痛的復健原理與做法,讓民眾明白身體修復不是只能靠醫生,也要靠自己。

果賢法師提到「佛」是「覺」,生活在娑婆(勘忍)的世界裡,我們要覺察而不是忽略。以生病來說,就要如同清朝省庵大師所說,生病是結果,需要了解屬於三大原因中的哪一個,三個生病原因分別是四大(地水火風)不調、違緣(違反作息、飲食等健康習慣)以及業障,我們要找到原因對症下藥,而不要被因緣障礙。

果賢法師觀察,佛教徒對於死亡相對能接受,反而生病是重大考驗,因為生病當下,會讓病者無時無刻不舒服,也可能不知何時才會是個盡頭,更可能因此引發財務、照護等家庭問題,而且生病者通常會歷經否認、憤怒、懇求、沮喪、接受等心路歷程,沒有宗教信仰,平日修鍊不夠,很容易失去正念與正知,甚至求神問卜。

然而,我們看到祖師大德面對生病時的思維與做法卻截然不同。聖嚴師父的《美好晚年》一書中提到要以平常的修鍊面對病痛,鼓勵佛教徒以四它(面對、接受、處理、放下)、練習身痛心不苦,以及把身體交給醫師、把生命交給龍天護法等來面對病痛。

 另外,像天主教樞機主教單國璽把癌細胞當小天使,杜正民老師把疼痛當成話頭來參,釐清自己的生命觀而寫下《法的療癒》一書,以及惠敏法師對於生命與死亡的體悟分享等。 

果賢法師提醒,當一個人對宇宙觀、生命觀、醫療觀、生死觀具有正知、正念時,才會有正確的抉擇,礙於分享的時間有限,果賢法師推薦《病得很健康》、《美好晚年》、《法的療癒》3本書,讓大家對於生病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關於覺察病痛,凃俐雯醫師以多年看診的經驗指出,很多人因為不想面對很會忍,卻不知每天忍耐一點疼痛,將來就會面對很大的疼痛,建議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一覺察到就處理,不要讓小痛變大痛。 

另外,凃俐雯醫師提醒「復健不只要靠醫師,也要靠自己。」她以一般人常有的肩痛、關節痛等該如何減輕,以及如何增加肌力、核心肌群等,從淺背線、側線、淺前線、前手臂線、背手臂線、深前線、功能線等來提出說明與做法,並強調4個重點

首先,自己的身體都是自己的姿勢弄壞的,以及姿勢反映心態。凃俐雯表示,長久固定一個姿勢、拿東西不靠近拿,以及不開心、覺得委屈、被欺負,身體會彎曲與駝背等,都說明了要遠離病痛從現在起就得改變姿勢。 

其次是肌肉連線,放鬆一個地方有時無法解決疼痛,因此不要只單純處理最痛的地方。第三點是疾病與個性有關,個性很急者,較容易讓身體受傷,例如容易閃到腰,以及第四點是多運動、多伸展、多按摩、多喝水,就會擁有好的玻尿酸,讓筋膜回春,肌肉增加等。

由於現場聽眾熱烈回應,紛紛詢問各種病痛的復建做法,直播結束後現場依然熱烈討論,欲罷不能。 

對於相關講座及課程的現場報名、直播網址、影片連結均可在安和分院官網查詢,歡迎民眾參與學習、轉發分享。 

/張寬蓮  攝影/溫景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