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學佛Q&A: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是護法?還是神?

Q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出現「應以長者。居士 。 宰官 。 婆羅門 。 婦女身得度者 。 即現 婦女身而為說法。應以童男 。 童女身得度者 。 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 應以天 。 龍 。 夜叉 。 乾闥婆 。 阿修羅 。 迦樓羅。 緊那羅 。 摩睺羅伽 。 人 。 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其中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是護法?還是神?

A: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 其中以天眾及龍眾為上首,故稱為天龍八部,或名為八部眾。這是佛教攝化了印度原有宗教所信的群神,予以整合歸類,成為八大類的護法群神,稱為護法諸天的八部眾。

天 梵語提婆(Deva),義涵很廣,通常指的是三界一共二十八個等級的天帝、天臣、天子、天民;但提婆一字,也包含了鬼神的全部。習慣上,凡是善類的諸神即名為天,惡、不善類的諸神便稱為鬼。因此而有地居天及空居天之分,色、無色界為空居天,欲界的四天王天及忉利天(亦名三十三天),是地居天,在人間世各種皈信了佛法,護持三寶的鬼神及畜神等靈界眾生,也都被稱為地居天。

一般的概念中,天界眾生雖涵蓋三界,但狹義的天,其實多指欲界的四天王天及忉利天,是地居天的範圍;色界及無色界屬於禪定天,雖有大梵天及魔天,會請佛說法,會擾亂大修行人,但與人間接觸的機會極少。此處經文中天龍八部的天眾,以經中的常例,也多是指空居天的梵天眾、地居天的忉利天眾、四天王天眾,而忉利天及四天王天的天眾,都是手持金剛的夜叉像。

忉利天主釋提桓因,即是夜叉眾中最高的夜叉王,夜叉之中高德者善行者稱為天,低層者行不善者,稱為鬼。其他諸部,都是高層天眾忉利天及四天王天的扈從者,或飛行於空中,或沉潛於水中,或居住於地面的深山大澤,當在有佛出世正法住世之際,便親近佛法,護持三寶。

有些場合的八部眾,他們本身就是諸佛菩薩的化現,例如唐譯八十卷本《華嚴經》的〈世主妙嚴品〉中,除了天龍八部眾是諸大菩薩,連一切山、河、海、水、火、草、稼、風、雲、晝、夜等的守護神,也都是已經「安立一切智道」的大菩薩。另如《法華經‧陀羅尼品》中,有十名羅剎女及鬼子母等,也同聲說咒,永遠護持受持讀誦《法華經》者,那也是大菩薩的化現。以此類比,來集於《如來藏經》說法大會的八部眾,應該也是初地以上的大菩薩了,若係凡夫層次的鬼神等眾,是無法參與的。

龍 梵文Nāga,為畜類的水中之王,有時行雲布雨於空中。

夜叉 梵文Yakṣa,新譯為藥叉,例如《藥師經》中的十二藥叉大將,便是夜叉,是飛行於空中的鬼神,為飛天的一種。

乾闥婆 梵文Gandharva,意譯為香陰,他們唯依嗅聞香臭之味作為五陰之身,是帝釋天的音樂神。我們在敦煌的壁畫及雲崗的浮雕中,都可看到成群的樂隊演奏圖,或坐或飛或倒立,或彈或吹或打擊,便是乾闥婆眾了。

阿修羅 梵文Asura,舊譯為無酒,新譯為非天、無端正,此一部眾,福報如天人,德行不像天人,故名非天。男性形貌醜陋,女性容貌美艷,男修羅眾常與帝釋天戰鬥,而又每戰必敗,躲入大海,或入藕孔。若皈信佛法,則為護法之神。

迦樓羅 梵文Garuḍa,譯為金翅鳥,亦名大鵬,兩翅伸

展,相去有三百三十萬里,已是無法想像其展翅的雄姿有多麼巨大!相傳此鳥以龍為食,皈信佛法後則以法為食。寺院迄今每於食時,尚有「出生食」的儀式,便是象徵著供養迦樓羅眾以及羅剎鬼子母眾。

緊那羅 梵文Kiṃnara,舊譯為非人,新譯為歌神,身形似人而頭上有角,有被稱為人非人,是帝釋天的兩類音樂神之一,乾闥婆是演奏樂器的,緊那羅是歌手。在佛法中則是演唱佛法之神。

摩睺羅伽 梵文Mahoraga,譯為大蟒神、大腹行、地龍,也就是爬蟲類的蛇神。

---節錄自《自家寶藏—如來藏經語體譯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