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學佛Q&A:在街頭看到出家人托缽化緣,怎麼布施供養才如法?

答:佛教僧侶托缽化緣,具有廣化善緣、為世人化得度因緣的本意。在佛陀住世的年代,為了把佛法的理念和精神弘傳到人間,制定出家人必須托缽,與人接觸,為其祝福,藉此機會讓沒有接觸過佛法的人,能夠種植信學佛法的善根。現今在印度、泰國、緬甸等地,仍有多數的佛教僧侶延續托缽的修行方式,知量知足,化一日所需,也為當地的社會所接受。

當佛教傳到中國,為了適應中國的農耕經濟,便一改沿路托缽的修行方式,而長期仰賴官方供給與信施供養,也容易受到時局影響;因此,自食其力的農禪修行生活,便在漢傳佛教裡應運而興,依靠信眾布施已屬其次。

到了現代,街頭托缽化緣的現象,已和金錢畫上等號,化緣被認為是化錢,每每在人潮聚集的街區,或住戶眾多的住宅區,通常可見穿著僧袍的人向民眾勸募,甚至沿街乞討,出家身分的真偽無法從外觀認定。所以,在家人行布施供養時,但看行化者的行儀是否對人心有所啟迪?是否以佛法關懷、教育社會大眾?是否以佛法做到淨化人心、淨化社會的普化?

布施與托缽化緣是雙向的互動,運用智慧力行布施供養,讓手中小小的錢,發揮大大的作用,為社會種下廣大福田,才是符合佛教精神的布施行。

◎文:轉載自《人生雜誌》350期、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