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隨時保持內心的平靜

我在美國有個出家弟子,負責東初禪寺的法務,當時有位美國人住在寺裡,也準備來出家,當我在的時候,那個美國人沒有脾氣、沒有問題,因為我會照顧他,碰到問題,我會處理,所以他也覺得師父在的時候,他並沒有問題;可是我不在的時候,因為我這位出家弟子的頭腦反應慢一些,所以對於這個美國人在想些什麼、需要些什麼,不是那麼清楚,因而這個美國人常常跟他生氣。

而我這位出家弟子就把師父告訴他的方法牢記在心,一聽到、一看到這個美國人跟他吵架的時候,他首先不用眼睛看對方,只注意自己,第二注意呼吸從鼻孔出入,第三注意心臟是不是跳動得很厲害。當對方看他不講話,又不敢看他,發了幾次脾氣後,沒有反應,就算了,便不再講什麼了,事情過了以後,我這個出家弟子,趁這個美國人不發脾氣的時候,就請教他:「你昨天在生氣罵我的時候,我當時頭腦轉不過來,很抱歉,沒有馬上處理,你現在能不能告訴我,要我替你做什麼?」這個美國人看到事情已經過去了,便說:「沒有事了,我發神經了。」我這個出家弟子就問他:「你發神經總是有原因的,你還是告訴我,我看看能不能改善,能不能協助你,若我自己有錯,你也要幫助我改善!」就這個樣子,我這位出家弟子告訴我:「師父,我能不能幫助這個美國人,我不知道,但是我相信師父的方法很有用,因為挨罵的時候,還能夠不生氣,沒有因此而覺得很難過,或覺得自己是受辱、受委屈。」

一般人工作一段時間,一定需要休息,身體需要休息,頭腦也需要休息,休息的方法有兩種:一種就是要睡覺,另外一種就是休閒。找一些休閒的活動:旅行、打球、看電影、看電視、欣賞音樂,或是繪畫,這些就是休息,調劑一下身心,這是一般人需要有休息,需要有精神的、心情的、生活的調劑。

可是對一個禪修的人而言,平常的時候就是在休息的時候,忙碌的時候就是在休假的時候,要養成這樣的心境,並不容易,尤其當焦頭爛額的事情發生在你身上的時候,更要告訴自己:「你緊張的話,更糟糕。」更需要把心情放輕鬆,因為緊張只會把事情弄得更糟,並不能解決問題。

因此學禪的人,在遇到問題發生時,可以用我說過的「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不過要注意的是這四個方法是同時作用的,而不是有前後次序,不是先接受它,然後再放下它,而是接受它的同時,就是要放下它。

其次,若我們在生活中遇到非常棘手的問題,而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時,我們要用佛法的觀點來看事情,最重要的便是要能有「因果」、「因緣」的觀念,如果問題能夠解決,就要盡心盡力馬上處理;如果不能處理的問題,也不要難過,因為難過也沒有用。雖然不處理,但這和一般世俗的想法不一樣,因為一般人是心存放棄、絕望的想法。

我認識一位居士,他一生就善於運勢、用勢、造勢,不斷地在運用情勢、形勢、然後又趁勢,這個人在一般人看來是非常成功,但他自己的內心大概不是很自在,因為這些都是製造出來的東西。

在這位居士心中認為,若人不是這樣造勢的話,就不能成功,這是他的人生哲學。像這樣的人到死為止,都會覺得他那樣做是對的,可是他所講的、所做的,與心裡所想的,經常都處在矛盾的狀況之中。也許他認為運用矛盾是正確的、正常的,但這並不是我們禪修的精神。

禪修是要訓練我們在不平穩、不安靜、不安定之中,時時刻刻保持心中的坦坦蕩蕩,不管外在的生活環境是否安定、安靜,至少我們的心境是非常平靜的。任何能夠做到這點的人,便是擁有幸福的人。

◎文:聖嚴法師
◎摘自《禪的理論與實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