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選擇分類
日期
~
關鍵字

2019-05-30
有些人認為禪與禪修是同樣的東西,禪就是禪修,而禪修就是禪。事實上並不是如此。禪是透過不同層次的禪修經驗所達到的境界,卻又超越了這些層次。如果一個人只是修行禪坐,而沒有超越禪修的階段,那他最多只能達到統一心和不動心,這被稱為禪定。 當一個進入禪定的人,回到動態的日常生活中,很可能會回復到一般人心的狀態。一個人如果要維持禪定的狀態,必須不斷地修行,最好是離開日常俗事到深山裡去。然而,有了禪定經驗後,即使是回到世間,這個人也會因為有了這樣的經驗而有所改變。他或她會變得更穩定,也比未有禪定經驗的人更了解這個世界。 禪不等於禪修 真正禪的體驗是超越禪定的。當一個人的心達到非常集中而統一的狀態,禪的方法會促使你繼續下去,直到那個統一心也被超越了─也就是被粉碎了或被消融了─那時你將體驗到無心。這時,心不會回到它原本散亂的狀態,因為它不在那裡了。不過,過一段時間之後,殘留的執著可能使心回復到平常的迷惑狀態。 我描述修行的層次,是從散亂心到統一心,這是禪修的階段。但這最後的層次─禪,是連統一心也消失了。以禪的說法,連統一心也是一種執著,對大我的執著,這是相對於我們平時的小我。在禪修的狀態,自我是
2019-05-20
不容易!因為這只是一個初步的訓練。如果你已有深厚的禪修基礎,散步也就可以不離高深的禪境了。
2019-05-20
煩惱原來是虛妄的,心中無執著,煩惱便消失。這樣的情況,可能是因為觀念不是那麼正確,方法不是那麼有用;也可能煩惱事實上已減少了,但自己卻不知道,或對自己的進步不滿足。 我借用一個譬喻,黎明前總是最黑暗的,如果覺得一片漆黑,可能離天亮已經不遠了。 ---本文摘自《動靜皆自在》
2019-05-20
所謂「明心見性」,就是以智慧的心,來明白煩惱的心。煩惱和智慧是相對的,智慧即菩提,有了智慧,煩惱自然消失,便能見到空性;也就是除去眾生之無明習性,便見清淨的佛性。 有些人有煩惱時,並不知道那是煩惱。就像是一個喝醉酒的人,已經醉醺醺不省人事,尚不知自己已經喝醉,還覺得頭腦很清楚,一直要等到酒醒時,才知道自己曾經喝醉過。我記得在我小時候尚未出家時,偷喝家中自釀的酒,甜甜的酒,越喝越好喝,喝著、喝著,結果醉倒在酒缸邊,到了酒醒時,才知道酒醉的滋味真不好受,從此以後,再也不敢喝酒了。 煩惱心很重的人,不但不會知道自己有煩惱,而且也不承認自己有煩惱。例如:有位年輕人,正在單戀著一個女孩,並且愛她愛得神魂顛倒,當我說他煩惱很重時,他還不承認,認為那只是愛而不是煩惱。請問,這種愛跟煩惱又有什麼區別呢? 曾經有位母親當她的兒子過世時,非常痛苦,我勸她要想開,人死不能復生,不要再為死去的兒子煩惱時,她說:「師父,我只是沒辦法接受兒子已經去世的事實,其實我一點都沒有煩惱!」 以上這兩個例子就是說明,很多人已經在痛苦之中,還不認為那種痛苦就是煩惱
2019-05-20
打坐最好是在睡眠充足、精神飽滿、身體狀況良好的時候。如果說或半夜不適合打坐,沒有其它原因,只是因為這些時間應該是在休息,精神不濟還勉強打坐,當然效果不彰,無益於健康了。但假使你平常時間都在休息,反而只有這些時段體力最好,當然可以打坐了。 ---本文摘自《動靜皆自在》
2019-05-20
禪修的人同時也需要「調五事」,即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的五種基本工夫: (一)調飲食:飲食要適當,不宜過量或不足,營養要均衡。不吃太刺激的食物,例如濃茶、咖啡等,這會影響打坐的心情,酒當然更不可以喝。 (二)調睡眠:我們一生下來就會睡覺,睡覺很容易,但要睡好覺也並非易事。能好好睡覺是一大福報,覺睡得好,心情好,健康也好;覺睡不好,精神欠佳,脾氣會暴躁,易與人爭吵,精神壓力大,久而久之身體也不會好,打坐自然得不到效果。睡眠要充足,但時間長並不一定好,若求睡眠品質良好,右脇臥的姿勢很重要,頭腦、身體都放鬆才能睡得安穩;在緊張的情緒下睡覺,一定胡亂做夢,不是真正的休息。睡覺前要放鬆情緒,頭腦中的事暫時放下,沒做完的事不要擔心,擔心也沒有用,還是安心睡覺,睡好了起來可能做得更好一些。 (三)調身:調身可分動和靜兩方面,動的方面可以做柔軟運動,不要太劇烈;靜的方面可以用靜坐,姿勢要正確,身體任何部位都不要有壓力。靜坐也不一定非要坐,走路、站立、平躺均可,重點是一定要輕鬆、自然、安定;只要做到心不混亂,就是禪的基礎。
2019-04-13
禪堂古稱僧堂或雲堂,為重要的禪宗寺院建築,做為禪僧專心參禪修道的空間。《禪林象器箋》說:「僧堂亦謂禪堂,言眾僧坐禪於此也。」僧堂是眾僧起居禪修之地,因眾僧雲集,所以又稱雲堂。《勅修百丈清規》說:「所裒學眾,無多少、無高下,盡入僧堂,依夏次安排。」依夏次是指受戒長短,僧眾不論受戒長短都要入禪堂禪修,由此可看出禪堂的重要性。 禪堂集體禪修 佛陀時代的出家僧眾,大部分的時間都用於禪坐修定,禪坐地點有的在樹下,有的在精舍、窟院內。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後,很多僧人住無定處,也是在山林間、岩窟中禪修。直到唐朝,僧眾多達數百人集體修行後,馬祖道一禪師建叢林,其弟子百丈禪師立清規,創建中國特有的禪門叢林制度,禪堂的形式與功能也完備了,讓僧人能在此專心禪修。在百丈禪師所設的僧堂內,具有坐禪、飲食、睡眠三種功能,設置長連床(大通鋪),讓僧眾晝夜都可用功不斷,禪修方式為集體禪修,和佛陀時代大為不同。但是發展到後世,僧堂不再兼食堂,於禪堂外,另設齋堂,亦即集體過堂用餐的地方。 禪堂鐘板建立生活秩序 禪堂對於飲食、睡眠等生活作息與方式都有統一的規定。如《百丈清規》卷
2019-04-11
一生一定要去的私房景點、尋找生活小確幸.........,緊湊忙碌的生活中,人們都期待抽離日常環境,從外在的事物、各種刺激中尋找快樂;但往往在短暫的休閒娛樂過後,心中的空虛感依舊,生命依然沒有方向和目標。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常說,現代人的生活環境太複雜、工作大緊張,因此需要休閒活動,舒散一下自己的心境,平衡一下自己的情緒,所以休閒活動並不是壞事而佛門的禪修教導從官能的享受,進入拓展精神領域的層面,比休閒更好。在禪修期間,首先教大家放鬆身心,放下所有的塵勞、情緒、煩惱,保持身心的自在與寧靜,是休閒生活的最高境界。 佛法度假 生前駐錫美國弘法的仁俊長老,從西方人安排度假的生活習慣著眼,新創「佛法度假」一詞,鼓勵各忙各事的社會大眾,安排假期參與寺院生活;目的不是度過享樂的休閒假期,而是藉「度假」機緣,聽聞佛法,放鬆身心,對知見與行為也有啟導與提昇作用。 休閒與修行的效果是不同的,雖然休閒活動可以帶來放鬆,卻是沒有方法與目的性的放鬆,休閒過後,身體疲累,心仍然散亂;而修行則是有固定節奏,依照禪堂排定的行程,一步一步跟著行程走,因為有方法的引導,所以身
2018-11-07
閉關,又稱掩關,這名詞和風氣,在印度並沒有,在中國也一直到元朝之後,甚至到了明朝,才看到這種修行方式的記載。因此可說,大修行人不一定要閉關;相反的,閉關者也不一定是大修行人。 閉關可能是淵源於西藏佛教的長期洞窟修煉,當喇嘛教隨著蒙古王朝到了中國內地,閉關方式也日漸風行。 從修行的方法而說,有定時的、定期的功課以及一定時段的修法,比如七天、二十一天、四十九天、九十天、一百天等,剋期取證,專心修持某一法門;如果環境許可、事實需要,也可為期一年、三年,乃至於六年、九年、數十年。但不一定是單獨地個人修持,例如︰釋迦時代的結夏安居,中國大陸禪林的冬、夏兩季禪期,是集合許多人共同修行的。天臺宗祖師們所編的懺法、儀軌,都是結合六、七人、十數人共同結壇而修的。在佛世時的結夏安居,也是在一定的範圍之內,或於樹下,或於洞窟,或於自建的茅舍,或於居士家的空舍,個別修行的,但那些都不是現在所說的閉關。 在早期的中國,也有一些禪者,於悟發之後,而由善知識囑其到水邊林下、山間洞窟,單獨過木食澗飲的修行生活數年。最有名的例子是終南山,據說那兒有七十二家茅蓬,原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