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版321期 2016.09.01 出刊
 
要聞 護法關懷 各地報導 教育文化 心靈成長 生活佛法 樂在修行 焦點報導 

▲農禪寺梁皇寶懺法會20週年,安排播放聖嚴師父於首屆法會的開示,大眾一同重溫師父的期許。(李東陽 攝)

農禪寺梁皇寶懺20週年

4萬人次與會 回顧聖嚴師父首屆開示 大眾提起精進道心 發願年年踏實修行

【楊仁惠/臺北報導】歷經鐵皮屋時代、改建期間的臨時大殿,到農禪寺水月道場,走過豔陽溽暑、強颱過境,八月七日至十三日,農禪寺啟建二十週年梁皇寶懺法會。今年特別設置二十週年回顧展,並製播回顧影片、聖嚴師父早年法會開示,今昔對照,看見師父當年改良經懺佛事的初衷與願力,在四眾弟子齊心護持下踏實成就,與會大眾不禁感動落淚。

「一路走來,十分感恩護法信眾學佛、護法、弘法的願心,以及社會大眾對法鼓山的關心與期許。」方丈和尚果東法師代表法鼓山,向十方大眾表達感恩,更感恩法鼓山僧團老中青三代僧眾,秉持聖嚴師父的教導與理念,願願相續,承擔奉獻。農禪寺監院果毅法師期勉大眾,將全部身心投入法會,把握當下精進不斷,就是延續梁皇寶懺共修精神最好的方式。

連續七日的法會,同步開放網路直播共修,總計超過四萬人次參與。啟建當天,清晨五點就有民眾排隊報到,法會一開始,農禪寺各殿堂、金剛經牆下的廊道,都坐滿了拜懺人潮。七千多人跟隨悅眾法師唱誦、禮懺,秩序井然,包括喝水洗手時間,均依循法師和義工引導,攝心靜語,會場宛如禪堂般安定攝受。

今年法會特別播放四部師父的開示影片,包括第一屆啟懺日、圓滿日的開示,以及早期開示齋天、瑜伽焰口法會的意義等。當師父一九九七年於首屆法會開示的熟悉音聲傳來,許多人紅了眼眶。「聆聽師父開示,讓我更堅定跟隨師父的理念、僧團法師的帶領。」懷孕八個月、全程參與的曾金緣,發願從自己和家庭開始做起,將佛法落實在生活中。

二十年來,護法總會名譽總會長陳嘉男對梁皇寶懺法會全心護持,女兒陳雅芳更是全勤出席,她分享從早期到現在,參與人數年年增加,場地幾經變換,精進共修的氛圍未曾稍減。

全力投入護持的義工們,同樣是法會未曾改變的動人風景,今年法會第一天有六百位萬行菩薩分布各角落,成就所有大眾修行。「當義工不是只有奉獻。」法青吳依潔表示,從法師與資深義工身上,她還學到如何運用智慧來照顧更多的人。

法會中,每個人以清淨的身口意安定身心,共同增長學佛修行的信心與願力,讓這股清淨安定的力量,繼續延伸至未來無盡個二十年。

.............................................................................................................................................................................................

回歸修行 體現普化教育

▲梁皇寶懺啟建當天,金剛經牆下廊道坐滿了前來共修的民眾,精進的情景,二十年來始終如一。(農禪寺 提供)

【楊仁惠/特稿】一年一度、持續二十年的農禪寺梁皇寶懺法會,對大臺北地區民眾,乃至法鼓山各地信眾而言,已然是每年一定要參加的共修勝會。從最初的二、三千人,到今年四萬人次參與,由現場延伸到網路直播,對淨化現代人的身心,以及弘揚漢傳佛教所發揮的影響力,不言可喻。

然而回顧當年,要舉辦這樣一場兼具教育功能、修行內涵與深度關懷的如法懺儀,其實並不容易。因為在早期社會,要去除傳統佛事中雜揉的民俗文化,回歸祖師大德制懺本懷,不免面對諸多質疑。因此,這個在聖嚴師父心中醞釀了數十年的理想,直到一九九七年,為了感念師公東初老人,於農禪寺舉辦了首屆梁皇寶懺法會,才終於得以實踐。

二十年前,聖嚴師父帶領四眾弟子,共同完成這個開創性任務,當年與會者一定還記得,圓滿日當天,師父讚歎四眾威儀齊整、唱誦品質優良;數千人共修沒有擁擠、沒有散心雜話,一踏進農禪寺,彷彿進入佛國淨土。也因此,農禪寺的梁皇寶懺法會,成為法鼓山日後舉行大型共修活動的典範,二○○七年法鼓山首度啟建大悲心水陸法會,便是以這場法會累積的經驗與共識為基礎。

二十年後,再走進法會現場,除了共同走過一、二十年的資深信眾,更有從聖嚴書院、法青會接引來的學員和年輕人。資深信眾傳承修行的風範,新一代信眾則在奉獻或拜懺中,實踐佛法,明顯可見法鼓山信眾教育和修行相輔相成,落實解行並重的教育和關懷功能。

這場延續二十年的梁皇寶懺法會,有著三代弟子的共願傳承,以及回歸修行本懷的堅持,如何邁向下一個二十年?誠如農禪寺監院果毅法師於法會開示所言,最好的方法,沒有其他,就是每一個人好好把握當下,踏踏實實修行。

.............................................................................................................................................................................................

中國大陸國家宗教事務局率團來訪

八月十六日中國大陸國家宗教事務局副局長蔣堅永(圖左)一行九人,在中台禪寺男眾部執行長見允法師等人的陪同下,前來農禪寺參訪,由方丈和尚果東法師、副住持果品法師,以及護法總會副總會長許仁壽等人接待。

方丈和尚陪同一行人至大殿禮佛,巡禮水月池、入慈悲門,並在開山農舍解說創辦人聖嚴師父生平弘化事蹟。隨後亦前往雲來寺,為貴賓一一介紹各行政單位。

在茶敘中,方丈和尚致贈《聖嚴法師年譜》及「光明遠大」墨寶一幅,期望未來雙方於佛教弘化、教育推廣等能有更多的互動。

曾於二○○六年、二○一三年來臺參訪法鼓山的蔣副局長表示,聖嚴師父的《戒律學綱要》、《聖嚴法師教禪坐》等書,正是由宗教文化出版社發行簡體字版本,希望未來在佛教出版方面,能與法鼓山多方交流。(文/編輯室.圖/隨行小組 提供)

............................................................................................................................................................................................

【電子佛典成果發表】

2016CBETA線上閱讀問世

▲身兼中華電子佛典協會主委的惠敏法師,向大眾介紹電子佛典未來的擴充計畫。(吳嘉峯 攝)

【黃佳卿/臺北報導】以一片光碟空間,承載佛教二千多年來的智慧結晶,「CBETA電子佛典集成」發行最新版,更多了線上閱讀網站(CBETA Online Reader)!七月二十二日,中華電子佛典協會(簡稱CBETA)於德貴學苑舉辦「二○一六年成果發表會」,一百多位法師、學者、民眾歡喜與會,共同關注華文佛典電子化的新進展。

新版電子佛典除了前版資料庫外,經過八年努力,終於完整收錄《大藏經補編》三十六冊,內容囊括中、日、韓多部古佚佛典,如《玉琳國師語錄》、《均如大師華嚴學全書》、《禪林象器箋》、《判比量論》等,以及「中國佛寺志」十五部,史料價值相當高。

發表會上,身兼協會主委的法鼓文理學院校長惠敏法師,從協會的成立因緣,回顧《大正藏》、《卍新續藏》、歷代藏經補輯、善本佛典、元亨寺版漢譯南傳大藏經等資料庫建置的歷程,並由衷感恩諸多善緣共願支持。惠敏法師表示,二○一八年CBETA成立二十週年時,計畫將再擴增「中國佛寺志」二百多部、嘉興藏拾遺、續藏,以及《印順法師佛學著作全集》。

因應數位閱讀工具變革,協會也和法鼓文理學院合作,推出跨作業系統的CBETA線上閱讀,並提供「整合經典閱讀」、「深度資料搜尋」、「數位量化分析」等操作功能,外部連結「台大佛學數位圖書館研究文獻查詢」等。館長洪振洲期望經由整合數位工具,提昇研究效率,激盪出不同以往的佛學研究視野。

發行二十萬片、流通二十二國,藍吉富教授讚歎電子佛典對佛法弘傳貢獻卓著,更是一項「臺灣奇蹟」。協會副主委杜正民教授感性表示,CBETA由佛教界有心人共同建立,一開始就屬於社會大眾共有,而不是屬於單一團體,邀請大眾為協會襄助人力、財力,讓佛教經典普及世界各地。

............................................................................................................................................................................................

【新聞簡訊】

佛法修行 繼程法師波蘭演講

七月三十日,繼程法師於波蘭華沙亞太博物館(The Asia and Pacific Museum),以「佛法的修行——修行佛法的次第」為題演講,與上百位波蘭聽眾分享,佛教的修行是從根本來解決人心的問題,所以必須回到生活中覺照與實踐,而非僅是禪坐。最後更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鼓勵聽眾在生活中時時留意起心動念,更有助於禪修。

聽眾大多對東方宗教、文化有興趣,因此講座後,繼程法師一一回答聽眾的踴躍提問,包括佛教與道教的異同、佛教如何看待男女平等、何謂未來佛、出家僧尼頭頂戒疤的涵義等。(編輯室)

善終無憾 常藻法師分享佛教生死觀

馬來西亞監院常藻法師應星洲日報邀請,八月十七日於星洲日報禮堂,以「減少臨終前的痛苦——適時放手,善終無憾」為題,與馬大醫藥中心腦神經科醫生盛曉峰對談。

對於如何面對生命的最後、推廣器官捐贈的難處等議題,常藻法師表示,應積極地讓每一期的生命,發揮對人群有益的價值,以「不怕死、不等死、不求死」的樂觀心態生活,而當生命無法延續時,就要放下身體不執著。透過器官捐獻則可以造福他人,讓有限的生命發揮無限的功能。 (郭秀花)

............................................................................................................................................................................................

漢傳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9/9、10發表

為青年學者們構築對話平臺,中華佛學研究所舉辦首屆「漢傳佛教青年學者論壇」三年計畫,將於九月九、十日進行第二階段成果發表,歡迎對漢傳佛教有意修學研究者與會。

.地點:法鼓文理學院 佛教學系大樓二樓國際會議廳

.報名網址:http://conferences.dila.edu.tw/2016chineseforum

.洽詢電話:(02)2498-7171 分機2286

............................................................................................................................................................................................

APP上架囉

《法鼓》雜誌Android版APP上架了。現在,打開手機就能隨時閱覽《法鼓》雜誌各版內容,掌握最新共修活動。《法鼓》雜誌APP可調整字體大小,也能輕鬆分享到其他社群網站或即時通訊軟體。

關心法鼓山大小事的您,下載了嗎?請掃描下方QR-Code或上Google Play搜尋「法鼓雜誌」。

Android

iOS

............................................................................................................................................................................................

下載>>法鼓雜誌第321期PDF電子報

若無法安裝Acrobat請先下載安裝
.......................................................................................................................................................................................
 


農禪寺梁皇寶懺20週年
4萬人次與會 回顧聖嚴師父首屆開示 大眾提起精進道心 發願年年踏實修行


回歸修行 體現普化教育


中國大陸國家宗教事務局率團來訪

【電子佛典成果發表】2016CBETA線上閱讀問世

【新聞簡訊】佛法修行 繼程法師波蘭演講

【新聞簡訊】善終無憾 常藻法師分享佛教生死觀

漢傳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9/9、10 發表

法鼓雜誌APP上架囉

下載法鼓雜誌第321期PDF電子報
 
無標題文件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服務信箱訂閱/取消法鼓雜誌電子報合作提案徵求義工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徵得同意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