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順得 攝)

走向無限的前程

聖嚴師父說:「以佛教的觀點來看生命的過程,
出生時固然抱有無限的希望前來,死亡時同樣也抱著似錦的前程而去。」
資深護法悅眾陳良盛菩薩一生謹守師父的教導,全心前行。

◎陳玫娟

聖嚴師父說生命是永續的,所以我對生命不會捨不得,對於死亡不會害怕,對於所有病痛,也不會著急。」六年來,身上罹患四種癌症的淡水區資深護法悅眾陳良盛,由於深信佛教的生死觀,並運用所學的禪法,以「四它」安定身心,不僅數次度過生死關卡,也安定了身邊的家人朋友,乃至不認識的有緣人。

分享佛教生死觀 鼓勵年輕生命

陳良盛多次進出醫院,有一回住院,隔壁病床躺著一位嚴重肝硬化,對生命不再抱持希望的年輕人,母親看著兒子意志消沉,不知如何是好。有一次,那位母親與陳良盛提到農禪寺,他便藉由寺院常用的問候語「阿彌陀佛」,分享無量光、無量壽、無限希望的涵義。

「人的生命,是生生世世無盡的。每個人這一生來到世上,都有任務要完成,像你的兒子這麼年輕,還有很多任務,想走也走不了。」年輕人一聽,將身體轉了過來,陳良盛把握機會鼓勵他:「你的任務還很多,所以要好好活下去,怎麼活呢?醫師怎麼安排,你就接受什麼醫療,一樣要吃飯、睡覺,不能不吃不睡,那只是受苦而已。」

話說完,過一會兒,年輕人開始吃起東西,接著傳來呼呼大睡的聲音。他的母親很高興,向陳良盛說:「師兄,請你再跟我兒子多說一些佛法。」出院後回診,幾次遇到年輕人,不但情況好轉,還會來跟他聊天。他便鼓勵年輕人學佛,多了解生命的價值。

運用禪修方法 面對處理病痛

二十多年來,陳良盛在法鼓山園區禪堂、農禪寺、淡水辦事處等許多地方做義工、共修,聖嚴師父和法師們教的觀念和方法,讓他在生病期間很受用。

談起禪修和佛法,陳良盛的眼神總是充滿了信心與光亮,「記得師父提過,身體只是道器,不是我。那是因緣聚就有,因緣散就滅,一切現象都是如此。」面對開刀後的疼痛,陳良盛用禪法,不給名字、不給形容,看著痛,心裡清楚知道,「面對它、接受它,自然就會緩和,就像打坐也會腿痛。痛其實就像小朋友辦家家酒,你不理它,久而久之,它就不跟你玩了。」即使住院,他仍然持續在病床上打坐。

知道生命隨時可能畫下句點,七十五歲的陳良盛早已做好交代,「我走了,不需要哭,也不要通知蓮友,有緣就來,自然就好。」他請同修和孩子簡單快速處理自己的身後事,植存在金山環保生命園區,「記得不要悲傷,這是很自然的現象。我這一世的任務完成後,下一世還會有任務,你們也是一樣。」

二○一七年十二月四日,許多人帶著感恩心,前往臺北榮總為陳良盛助念。眾人都明白他為了這一刻,已做好充足準備,既歡喜又不捨。死亡對陳良盛而言,是最後的驗收與圓滿,也是提昇與起點。

成為真正的佛教徒

◎果東法師

為什麼多數人認同佛教,卻未皈依,原因值得關注。若從近年我與社會大眾互動所得的觀察,大致可歸納為三種現象:一種是對佛教的籠統概觀,另一種是對皈依的誤解,還有一種是將「佛學」視同「學佛」。

首先是對佛教的籠統概觀:有這種想法的人,通常是將佛教、儒家思想,以及道教、民間信仰融合一談,認為人生於天地間,造惡、為善自有神靈看著,只要自己不做惡、不傷人就好。因此平時見廟燒香,逢年過節帶著家人到寺院祈福,便自認為是佛教徒了。也有些人情感上認同佛教,但對於某些佛教徒將信仰視為許願、還願的商業交易工具,認為匪夷所思,而提出嚴正批評。

其次是對皈依的誤解:例如以為皈依是神祕的,或者認為皈依,是否就是準備要出家了?有些人則認為皈依是束縛、不自由的枷鎖,假使不小心犯錯,還要罪加一等,又何必自找麻煩?也有些人堅決要等自己深入經藏,觀念透徹後,才願意皈依。

第三種情形,是將讀佛經、看佛書,視為怡情養性的涵養。這樣的人還真不少,他們覺得佛教的觀念對自己有助益,也說無常、無我、慈悲與智慧。或是特別喜好禪修,在家中也有禪坐的空間,卻未必有興趣參加修行活動;在他們的觀念裡,佛學就如一般的哲學思辨與精神修養。

以上種種,皆是源於不甚了解佛法的緣故。以宗教師立場,我當然希望人人都能理解佛教的本來面目及皈依的意涵。只是一切現象不離因果、因緣,除當事人的觀念與心態,來自佛教團體的作為及個別佛教徒的一言一行,也在形塑佛教整體形象的過程中,扮演決定性的因素。因此,法鼓山團體對於佛法推廣,首重個人實踐,以佛法感化自己,而用慈悲、智慧感動他人,若能身體力行,也就能在無形中達到弘法的功能。

(摘錄自《福慧好當家》)

歐洲青年氣候變遷內在面向會議有感

驟變時代與佛法

◎釋常濟


▲常濟法師前往德國波昂,與來自不同背景的青年代表交流、分享,為全球社會注入更多和平力量。(釋常濟 提供)

在過去的二百年中,無論是科技或世界思想理念上,全球經歷了一個未曾發生的根本的蛻變。已開發國家所享受的豐裕物質,是在一個令人們充滿深度不安與焦慮感的社會條件下達成的。在工業時代,從各種不同形式的消費或成就,所形塑的生命意義——無論是發展事業、成家立業或消費購物,令人們感到孤獨和疏離。因此,產生了貧窮、戰爭、對抗和其他的社會問題,同時為全球帶來了前所未有、無法止息的苦難。

因此,美國法鼓山佛教協會(DDMBA)、全球女性和平促進會(GPIW)和地球憲章(Earth Charter),共同舉辦了一系列全球性地區青年會議,探討我們身處的時代危機,以及一個新全球社會的出現。去年(二○一七)十一月十至十四日,此系列的第三場會議「歐洲青年氣候變遷的內在面向」(Inner Dimensions of Climate Change),與「聯合國第二十三屆氣候變遷會議」同步在德國波昂舉行。

過去十五年來,個人出席許多國際會議,目睹一個新的全球社會正在興起,它是因應世界危機,本著共享、結合的文化而形成的風氣與局面,其背後的推手正是年輕人。

儘管來自不同背景,青年們證明一個新的合作精神——打破人為、族群及專業領域的藩蘺;且對「我」的認知,超越狹隘的意識型態,認同自己是「地球公民」;對生命賦予新義及心靈的探索,促使他們去質疑現有的世界觀,以及背後未曾被檢視的價值觀。

值此蛻變的關鍵時刻,應以智慧和慈悲來取代暴力與仇恨,開創一個奠基於相互連結與更平等的全球社會,在多元化中求同存異,異中存同。外在的蛻變端賴於內在的改變,身為二十一世紀的佛教徒,應著眼於如何重新詮釋歷史久遠的佛法,來因應現今社會的病態,提供當前人們真正的需要,讓佛法的實用性為社會帶來更全面性的奉獻。

法青義工成長工作坊心得

有願就有承擔力

◎郭子熒(澳門)


▲青年院法師們帶領學員,圍繞祈願池做早課,感受觀音菩薩的清淨自在及大悲願心。(施純泰 攝)

二天的成長營,感受到每個人的願力與承擔力。常寬法師說:「體力不足,靠心力;心力不足,靠願力。把願說出來,自己才會承擔。」想學做一個有承擔力的人,就需要清楚知道事情發展,放鬆面對。

自從完成學業出社會工作,常常遇到瓶頸,曾為了學習待人接物,閱讀書籍、參加自我管理課程,理論很多,卻無從入手。有一次參加「四它工作坊」,從親情、友情、愛情的關係中,探索自己,學習不帶自我的喜惡來面對事情,如同佛經裡面形容的一面鏡子,領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的用法。

之後,我加入工作坊的義工行列。參與籌畫時,不斷地找資料、推敲和練習,得到許多發現;過程中,成員也會各自堅持想法,落入歡喜、不歡喜的漩渦,不過很快地,法師和資深的菩薩便會提示該如何處理,一起想辦法面對與處理,也從中學習與人溝通的方法。進進退退之間,漸漸地了解想法上的糾結,這是以前自己不太清楚的地方。

聖嚴師父曾提到,讀經是把佛經當作一面檢視心行的鏡子。在工作坊裡,我們先將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讀出來,然後再從佛經中,讀到面對處理的智慧,進而消融煩惱。我也學會了感恩,感恩團隊支持,包容彼此,圓滿成就各項活動。

深深感受到在法鼓山學佛,一路上有很多同行者。這次來臺灣參加成長營,被每個人的願力感動,自己也學習成為一個能承擔的人。回到澳門,將繼續投入工作坊,深入師父的著作吸收智慧,並參與籌備學佛新手Q﹠A、生命體驗工作坊、四感、四要、四福等工作坊的活動,接引更多人來認識佛法,練習微笑過生活。

助念有幸福

念佛迴向力量大

◎蔡果作

我是法鼓山助念團的會員。二○○○年,同修全身關節疼痛,一直醫不好,後來到一家醫學中心,確診為類風濕關節炎。醫生跟她說:「這個病,需要吃一輩子的藥,到了五十歲以後,關節就會變形。」同修吃了半年的藥,由於產生不少副作用,於是停止吃藥。

那時我已經是助念團的一員,稱念「阿彌陀佛」聖號成了生活習慣,到了晚上,就迴向祝福同修。幾年之後,同修唾液變得很少,因有類風濕關節炎的病歷,醫院依照常規,為她檢查淚液、唾液、類風濕因子。

沒想到,檢查結果竟然找不到類風濕因子,也就是說,同修已經不是類風濕關節炎的病患了!幾次診療吃藥後,唾液也正常了。如今同修已經五十三歲,唾液正常,關節一切正常,沒有變形。

稱念「阿彌陀佛」並迴向他人,功德力如此不可思議;如果自己親自稱念,功德力一定更大。稱念「阿彌陀佛」,現在有用、臨終有用,隨時隨地都有用。能參加法鼓山助念團,是我這期生命最幸福的一件事。阿彌陀佛!

走向無限的前程
【福慧好當家】
成為真正的佛教徒
【歐洲青年氣候變遷內在面向會議有感】
驟變時代與佛法
【法青義工成長工作坊心得】
有願就有承擔力
【助念有幸福】
念佛迴向力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