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鐘響 平安祝福

除夕夜近五千民眾法鼓山上撞鐘祈福 全球分院迎新春 闔家祈願有幸福


▲方丈和尚(右四)、總統蔡英文(左四)、前總統馬英九(右三)、行政院長賴清德(左三)、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右二)、首座和尚惠敏法師(左二)、內政部長葉俊榮(左一)、護法總會總會長張昌邦(右一)一同參與除夕撞鐘。(廖順得 攝)

▲各地民眾新春期間闔家前往總本山走春,接受三寶與方丈和尚的祝福。(施純泰 攝)

【邱惠敏/金山報導】法鼓山除夕撞鐘祈福法會已成全臺宗教文化勝事,二月十五日除夕夜,總統蔡英文、前總統馬英九、行政院長賴清德、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內政部長葉俊榮、臺北市聯合醫院院長黃勝堅、臺大醫院金山院區院長譚慶鼎等各界貴賓,與方丈和尚果東法師、首座和尚惠敏法師,及近五千位民眾一同參與撞鐘傳心燈活動,祈願世界和平,也為花蓮震災的受災民眾祈福。

午夜十二點,一○六至一○八最後三響,由方丈和尚與蔡總統、馬前總統、賴院長、吳主席等攜手撞響,接著方丈和尚與蔡總統一起揭示二○一八年法鼓山年度主題「平安無事」。

方丈和尚強調,面對天災人禍、公安危險等,可運用法鼓山創辦人聖嚴師父的「四它」來面對、接受、處理、放下,並分享從個人的提昇,到促進整體環境的安樂;而「無事於心,無心於事」的平安,有五個層次:第一、身體放鬆;第二、心量放寬;第三、煩惱放下;第四、把個人承擔的責任範圍放大;第五、把目標與方向放遠。

「這五個步驟是要人學習放下自我中心的利害得失,承擔一切眾生的平安快樂。」方丈和尚表示,提起是慈悲,放下是智慧,唯有契機契理的慈悲智慧,才是真正的平安無事。

蔡總統致詞表示,此刻臺灣人對「平安無事」四個字感受特別深刻,臺灣社會對花蓮震災,展現了互助和團結,也感恩宗教界對受災的花蓮鄉親,發揮最大的善心,最後以「家宅永安」祝福全國民眾。

連續十二年出席的馬前總統,以「身心健康,平安幸福;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吳主席以「祈求佛菩薩保佑臺灣風調雨順,中華民國國泰民安,臺灣海峽兩岸和平穩定發展,家家戶戶和樂幸福」、賴院長以「臺灣平安,兩岸無事」,惠敏法師以「擊法鼓、平安健康;敲洪鐘、敬心無事」為大眾祝福。

十二年從沒缺席的袁樹民和廖惠玲夫妻分享,全家能在開春第一天共同祈願,覺得很寧靜安定;第三次參加的楊凱崴,今年邀約六位親友上山聽聞鐘聲,祈求家人身心健康。除夕撞鐘之外,法鼓山全球各分院從大年初一至初五,均舉辦新春活動,各地民眾闔家走春迎新年。(各地新春報導請見三版)

IDCC―亞洲/太平洋青年生態學家研討會

法鼓山提出 氣候問題心面向


▲果祥法師與柬埔寨辛哈諾佛教大學人道主義者鮑伯麥特(Bob Maat)共同主持研討會,探討氣候變遷導致生態改變的議題。(釋常濟 攝)

【釋果祥/曼谷報導】由美國法鼓山佛教協會(DDMBA)、全球女性和平促進會(GPIW)及地球憲章(Earth Charter)共同舉辦的第四場「IDCC氣候變遷的內在面向——亞洲/太平洋青年生態學家研討會」,二月七至十一日在泰國曼谷的聯合國亞洲總部及善田法寺舉行。

副住持果祥法師與常濟法師代表美國法鼓山佛教協會出席,與近三十位亞洲、太平洋青年生態學家及倡導人士齊聚一堂,為欲以正向力量改善家園的青年,培育支持永續發展世界所需的內在面向省思。

七日的開幕式上,「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代表弗堤歐博士(Dr. Stefanos Fotiou),對全球環境變遷做了重點回顧,呼籲大眾從食衣住行中,謹慎保護地球資源及整體環境。常濟法師也分享,聯合國推動的全球永續發展目標,核心訊息是「不遺棄任何一個人」與相互連結性,因此我們必須營造融合的文化來取代分離的文化;以傾聽及溝通來連結彼此。當我們能彼此連結,就能產生集體的智慧。

接續於善田法寺舉行的研討會中,果祥法師分享「心靈環保自然農法扭轉氣候變遷的效應」,常濟法師以主辦單位之一的身分,擔任主持、引導、溝通、關懷角色。泰國環境部代表與朱拉隆功大學校長梵智長老指出,泰國近年對環境問題有所警覺並採取應對措施,環境保護應為世界佛教文化發展的重點工作之一。接著大會分別從心靈、思惟等內在層面,探討對環境的影響,亞洲環境現況報告,以及如何在自己的家園實踐,進而影響全球。

與會青年分享,之前原以為是各自孤軍奮鬥,參與會議讓他們意識到自己並不孤單。藉由學習打坐方法,讓他們得以放慢步伐,進一步深入議題根源,而不是急著採取行動,進而了解如何透過慈悲心來營造一個更好的世界。

花蓮震災  助民眾安心安家


▲常炬法師帶領法青義工前往花蓮高商等校協助整理校園環境。(慈基會 提供)

【本刊訊】國土危脆,更須以佛法安心。二月六日晚間十一時五十分,花蓮發生芮氏規模六點○地震,造成建築物倒塌與人員傷亡等重大災情。法鼓山慈善基金會於第一時間聯絡花蓮、宜蘭與羅東等區召委,了解受災情形後,緊急召集義工前往關懷救助。慈基會祕書長果器法師聯繫行政院花蓮賑災召集人暨國發會主委陳美伶,表達法鼓山配合公部門投入重建的意願,總幹事陳高昌等人也前往臨時收容所慰問,盼為當地民眾帶來重建生活的力量。

來自社會各界的捐贈物資在災後湧入,但強震後多棟房屋受損或傾塌,數百位民眾在寒冬中無家可歸,被安置在設於花蓮小巨蛋和中華國小的臨時收容所。花蓮區召委陳曉婷看見災民眾在寒冬中,面對未來感到茫然與憂慮,又因餘震驚魂未定,深感:「此時祝福的力量很重要!」於是與花蓮辦事處十多位義工,分別在兩個收容所設置關懷陪伴安心服務據點,藉由鈔經、關懷等活動,撫慰民眾不安的心,之後再配合公部門提供租屋媒合等服務,逐步幫助民眾生活重回軌道。

九日上午,前往花蓮授課的弘化發展專案召集人果慨法師,轉往收容所關懷,十一日下午並率同六十位悅眾,至殯儀館為罹難者誦經;青年院監院常炬法師召集十四位法青前往花蓮,與當地義工會合,協助花蓮高商、明禮國小、東華大學和受災家庭清理環境。

多位花蓮悅眾和義工本身亦是受災戶,但在發生事故當下,仍率先響應救災動員,更運用佛法觀念先安好自己的心,練習在利他中放下煩惱,以陪伴與關懷來護持彼此走過困境,迎向光明。

果暉法師 香港弘講安般禪法


▲果暉法師於香港大學分享安般禪法。(香港道場 提供)

【香港訊】二月一日,香港道場首次與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畢業生校友會合辦講座,邀請副住持果暉法師弘講「安般禪法」。講座假港大研究生堂王賡武講堂舉辦,在校友會會長吳志軒博士引介之後,法師透過生動的比喻、簡明的圖表解說禪的源流,並介紹靜坐、禪定與中國禪宗禪悟的異同,近三百人到場聆聽。

法師說明,初期佛教其實沒有教導數息的方式,基礎方法是「知息出、知息入」,相當於隨息,一直到部派佛教,安般法門才開始運用數息的方法,成為數息觀的源流。傳統的安般法門屬於次第禪觀,可以入深定,甚至修成俱解脫,但是需要花相當長的時間。

漢傳禪法將安般法門做為修行頓悟法門的前行,在聖嚴師父的早期教學中,先教導初機者數息觀,當心安定下來之後,再指導參話頭或默照。法師表示,「漢傳禪法強調要在人間修行,舉凡語默動靜、行住坐臥,無一不是修行。」並精要地回答關於禪坐技巧的提問,聽眾紛紛表示獲益良多。

三至四日,法師接續於香港道場九龍會址,進行「默照禪修行原理」講座及「安般禪法工作坊」,一連兩天帶領大眾深入了解從初期佛教開始,經部派佛教、漢傳佛教一路流傳下來的禪法演變過程,並且實際親身體驗兩種法門的日常運用,大眾深感受用,發願在方法上繼續用功。

法鼓山僧團 參與西方戒律研習營


▲漢傳、藏傳、南傳三個佛教傳承的尼眾,於研習營中共同體驗佛教的修行精神。圖中為悟因長老尼。(東初禪寺 提供)

【釋常諗/華盛頓州報導】千年前制定的尼眾戒律,如何活用於不同時空與文化背景的現代社會?東初禪寺監院常華法師、普賢講堂副寺常玄法師等,元月二十一日至二月八日於美國華盛頓州舍衛精舍(Sravasti Abbey),參加為期三週的「戒律研習營」(Living Vinaya in the West),由香光尼僧團方丈悟因長老尼、香光佛學院副院長見可法師、舍衛精舍住持圖丹卻准(Venerable Thubten Chodron)等聯合講戒,共五十多位來自美國、澳洲、德國、法國、臺灣、印度的比丘尼眾共同研戒。

這次主要研討律典中的〈犍度篇〉,即建立僧團所需的制度,包括:受戒、安居、誦戒、醫療、房舍等方面的規範,以及背後的修行精神。遠道至美國講戒、現年七十七歲的悟因長老尼,由於深刻了解各國佛教的現況,特別著眼於戒律在現代生活中的運用,對於持戒的解釋,格外具有彈性和實用性。僧眾感恩珍惜因緣,把握機會向長老尼和卻准法師請益。

課程上,漢傳、藏傳、南傳三個佛教傳承的尼眾們,對於各自佛教傳統遇上各國不同的風俗習慣,激盪出深刻的討論,除了持戒方式,並對如何處理僧團中人與人相處、人與事相遇的困境與挑戰,彼此熱烈交流,不時分享個人修行的心路歷程,課程內容更以話劇呈現種種生活經驗,活潑而風趣。

此外,舍衛精舍廣受歡迎的線上佛法分享節目BBC talk(This Week on Bodhisattva's Breakfast Corner),邀請法鼓山於元月三十一日線上直播分享法義,由常玄法師代表開示。法師分享聖嚴師父「和光同塵」的譬喻,說明在溫和的光中,可以看見所有的塵埃自然而然地互相交融,而這就是僧團和合的精神,也是解脫道的著力處,並期勉不同的佛教傳承之間,應該融合大家的力量,各盡己力,一同搭起將佛法傳入西方的橋樑。

下載>>法鼓雜誌第339期PDF電子報

若無法安裝Acrobat請先下載安裝
法華鐘響 平安祝福
IDCC―亞洲/太平洋青年生態學家研討會
法鼓山提出 氣候問題心面向
花蓮震災  助民眾安心安家
果暉法師 香港弘講安般禪法
法鼓山僧團 參與西方戒律研習營
下載法鼓雜誌第339期PDF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