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5新弟子歡喜皈依快樂來學佛
農禪寺 雲集寺舉辦皈依大典 學佛新鮮人發好願利人利己

▲農禪寺祈福皈依大典後,方丈和尚與僧團法師向新皈依弟子送上關懷與祝福。 (李佳純 攝)
【楊雅穎/綜合報導】二○一九年法鼓山皈依大典四月起陸續於各地道場舉行,截至四月二十日,總計已有一千七百四十五人,分別於臺南雲集寺、臺北農禪寺,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親授三皈五戒,正式註冊成為佛門弟子。許多家庭扶老攜幼前來,場面令人動容。橫跨老、中、青、幼各個年齡層的求受皈依者,願心一致,期盼回歸佛陀本懷,展開學佛之路。
四月二十日,一千三百多位信眾齊聚農禪寺,在學習學佛行儀及祈福法會後,聆聽方丈和尚講解三皈五戒的意義。方丈和尚開示,皈依三寶猶如坐上慈航普度的安全大船,佛陀會教導我們如何出離生死苦海。皈依後,就像來到有佛陀的智慧、有佛法的法義、有僧團協助的三寶學校「註冊」,既然有了學籍,就要開始有次第地學佛。
法鼓山為觀音道場,聖嚴師父自小也修行觀音法門,方丈和尚鼓勵大眾,從念觀音、求觀音、學觀音做起,除了幫助自己之外,更要學做觀音,幫助仍在海上浮沉的苦難眾生,同渡苦海。
方丈和尚更勉勵眾人,皈依後受持五戒,就像「打預防針,讓我們更有抵抗力,可以幫助我們止惡行善。」隨後由僧團法師逐一為皈依者掛上兩面各鑲有釋迦牟尼佛與觀世音菩薩聖像的佛牌項鍊,象徵「對內」努力追尋佛陀的智慧,「對外」學習觀音菩薩的慈悲。

▲雲集寺皈依典禮,信眾受完三皈五戒後,僧團法師逐一掛戴結緣佛牌,給予祝福。(張曜鐘 攝)
「希望皈依三寶後更有智慧,將來要是跟太太起爭執,可以學習用智慧解決爭端。」下個月即將結婚的陳有德,表示皈依後與未來同修有共同信仰,婚姻肯定會更穩定而幸福。二十五歲的廖振國則分享:「今天之前,只覺得親近佛法很歡喜,現在自己肩上多了一份任務,要幫助眾生。」
今年八十三歲的杜昆明老菩薩,去年因為腦栓塞傷及部分語言神經,坐在輪椅上,由妻子和媳婦、孫兒陪同前來皈依。信仰三寶的這一家人,媳婦吳柏臻牢記聖嚴師父所說:「只要心安,生活就有平安。」她欣慰公公點頭答應皈依,也相信三寶的加持,能幫助公公更安心地面對未來。
無常給人的考驗不分年齡,甫六歲的吳昱辰,帶著對已逝阿姨的不捨,牽著母親的手說:「今天來報名,要跟阿姨一樣,當阿彌陀佛的學生。」
為協助新皈依的信眾及社會大眾建立佛法正知見,雲集寺和農禪寺都將陸續開辦學佛課程。五月五日高雄紫雲寺,五月二十六日香港道場,也將接續舉辦皈依大典,歡迎大家一起加入佛法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