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環保家庭日 感恩慶佛誕
七千民眾歡喜浴佛體驗生活禪 闔家共度母親節

▲方丈和尚果暉法師、藍世聰局長等貴賓於國父紀念館廣場一同浴佛,為人間好願祈福。 (王育發 攝)
【本刊訊】五月十二日母親節,適逢農曆四月初八佛誕日,法鼓山於臺北國父紀念館中山公園,舉辦「心靈環保家庭日」活動,以浴佛、撞鐘、鈔經及各種活潑親切的禪修體驗、親子手作,接引近七千位民眾共度感恩佳節。大小菩薩相互扶持、闔家同樂的畫面處處可見,讓數千人集結的一幕幕人間風景,無比溫馨。
上午九點,各地區代表列隊入場,大眾收攝身心,跟著舞台上示範的法師們做八式動禪,享受清楚放鬆。接著,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偕同法鼓文理學院校長惠敏法師及臺北市民政局局長藍世聰、國父紀念館副館長楊同慧、護法總會會長張昌邦、青年代表蔡旻霓等人,一同為好願在人間祈福。「當今社會需要的正是溫暖的慈悲與清涼的智慧。」方丈和尚開示,母親代表永遠的愛與慈悲,也是無私的奉獻者與施恩者,而佛教是懷恩報恩與感恩的宗教,期勉大家「向佛陀學習慈悲與智慧,同時將它分享到我們的家庭、社會,乃至全世界。」方丈和尚偕同貴賓恭敬浴佛,隨後三十多項體驗攤位,正式啟動。

▲合唱團老菩薩帶著小菩薩,在國父紀念館廣場前接力表演。(許朝益 攝)
除了托水缽浴佛、鈔經手作御守等活動,多項禪修遊戲體驗也讓大小菩薩玩得不亦樂乎。八十二歲的陳潘錦昌阿嬤,在女兒全家陪同下從中和來浴佛,看到大家誠心浴佛,覺得佛教帶來和諧的風景很好,「如果大家內心都能平安,一定可以大事化小事,平安無事。」同樣和家人一起前來的吳富玉,體驗「用心吃飯」後分享,平常雖知道咀嚼食物的感覺,但因為沒用心,感覺很快就放掉,不會停留,現在學會了用心吃飯的原則,這當下的專注,讓自己連吃飯也能感受到安定。
現場各體驗攤位都廣受歡迎,中午不到,手作捏麵玩偶就有三百五十組親子參加,鈔經祝福的人次也多達六百多位。儘管烈日當頭,義工們各個笑逐顏開,愈忙愈歡喜,負責提供「禪悅微食」的義工黃麗蓁開心說道:「我們準備了四百份霜淇淋,十二點不到就送出三百多份,爆米花也被兌換了三百份。」
此外,場場接力的表演讓中央舞台毫無冷場,法鼓山社大學員的古箏演奏、兒童英文劇團「好願堡」表演、法青創意擊樂演奏、安和長青班分享佛曲動禪、合唱團成員則是老小菩薩同台演唱。「我們好好地表演唱歌和大家同樂,也是一種虔誠的布施。」七十一歲的許美珠老菩薩加入合唱團已有二十五年,仍是如此虔敬地看待這次演出。
第一次與家人參加法鼓山心靈環保家庭日的八十歲楊錦福老菩薩,身為退休老師,感動於活動中的教育意涵,他發願「明年還要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