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心一章

人生下半場充實又快樂

誦經持咒好法喜

又到了聖嚴書院招生報名的季節,
在福田班、佛學班中,
許多學員開啟下半場的學佛人生。
他們如何帶著學到的佛法安住身心、充實生活?
與您一同來分享。


(Jean Li 攝)

◎施振典(臺南佛學班)

未進入道場學佛和皈依三寶前,曾有因緣接觸到善知識,因此有機會常常閱讀佛教經典,最常接觸的是《心經》、《阿彌陀佛》和《金剛經》。但因緣不具足,忙於為生計奔波,總是只能點到為止。

兩年前,走進了法鼓山臺南分院,開啟下半生修學佛法的生活。從參加「快樂學佛人」開始,接著擔任長青班外護義工、參加念佛共修、皈依、受菩薩戒、就讀聖嚴書院佛學班……過程中,都有機會持咒和讀誦經典,大多是與全體成員共同完成,尤其《心經》和〈大悲咒〉我很早就會背誦,因而每次恭誦時,總是專注在儀軌,對經典的體會反而不深。

這次佛學班回家作業是完整讀誦一部經典,回家後,便對著家中牆上一幅《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書法恭敬合十,並開始讀誦:「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發現《心經》雖然簡短,內容卻包含無限。今天慎重地再讀《心經》,發現與聖嚴師父所作詞的〈緣起歌〉很契合,想起佛陀說的「三法印」,《心經》也都含括了,許多佛法的基礎,《心經》其實已說得很透徹。

恭誦《心經》後,讓我更加體會〈三皈依〉中「深入經藏,智慧如海」的意義,也進一步明白早午齋供養時,〈四弘誓願〉的「法門無量誓願學」,提醒學佛要時常深入經典和持咒,身心也會因而安住健康,時時感受法喜充滿。


上課當義工好好

◎劉秀美(安和福田班)

二○○九年二月初晚上,小兒子回家紅著雙眼說:「聖嚴師父圓寂了!」那時我不認識法鼓山,只覺得生老病死不是很正常?沒想到同年七月同修往生,小兒子一通電話求助,僧團法師立即帶領蓮友前來助念,讓我在慌亂無助中感受到無法言喻的溫暖,也感受法鼓山關懷往生者和家屬的深度。

後來回臺灣,前往安和分院參與共修,那段時間除了靜靜地製作手工藝品,其餘時間就是專心聽課、念佛及參加法會,過程中逐漸認識法鼓山,了解師父的生平和理念,心中認定這是自己生生世世精進學佛的道場。

福田班的每堂課,都讓我收穫滿滿。師父教導的「心五四」,我最受用的是「四它」,但「放下」真的不容易。師父說:「放下並不是放棄,而是放下心中的執著和成見。」「放下」是事情過了不再牽掛。我花了七年時間,才學會真正放下同修往生這件事。

而「四要」中的「想要」還是「需要」,常讓人多思考一下。雖然年歲已進入所謂的「減法」階段,一碰到週年慶、母親節特價活動,仍不免心動。「真的需要嗎?」當這樣的念頭浮現,便讓我踩煞車,如今完全沒有進入百貨公司的衝動。把省下的錢存起來布施道場,這是我另一個種福田的方式。

今年一月,心臟動脈剝離,緊急送醫開刀,適逢佛學班上課,承蒙法師帶領大家念佛迴向,非常感謝。康復後上第七堂課,主題是「大事關懷」,心中慶幸自己能夠「重心出發」。法師教導大事關懷的目的,是為往生者提供往生資糧,同時在家屬情緒低落時給予關懷,自利又利人。

多次參與助念,當下念佛的心只有無盡的祝福,法師也教導我們不能有分別心,不用去在意往生者是不是熟悉的人。我願意奉獻力量參與助念關懷,這是最容易種福田的方式,也鼓勵更多人加入助念行列。

感謝法鼓山安排這麼好的課程,讓上了年紀的我既可以好好上課學佛,又有當義工服務的機會,人生有目標,日子過得充實又快樂!

自覺工作坊

生命轉彎處遇見佛法

◎林寬予

我的生命最大的一次轉彎,便是遇見了佛法。因為參加生命自覺營,讓我有沉澱的機會,對未來理出一些方向。營隊結束後,得知後續有延伸的自覺工作坊可參加,實在太好了!工作坊第一天,由一部奇幻電影開始,男主角因一場「意外」,發現自己得了惡性腦瘤,必須與惡魔交易,以事物的消失來換得壽命的延長。最後男主角接受自己生病的事實,拒絕與惡魔交易,更加珍惜剩餘的時光。

「人類總是從自己選擇的人生,看向自己沒有選擇的另一種人生,感到羨慕,感到後悔。」這是影片中的句子。我們總會給自己假設性問題,如果當初我選擇那樣的話,會不會過得比較好?會不會賺得比較多?但這些問題依舊不切實際,因為我們已經過了那個交岔口。

回應影片的課題,工作坊設計「我的來生」體驗。對我來說有點茫然,因為我想不到一個確切的職業,可以當作理想的工作。為了遊戲進行,我選擇了社工。活動操作方式是,發問者扮演一直給你「意外」的事件製造者,為了完成目標,需要設法排除這些困難。在活動中,我們似乎都可以嬉笑簡單地回答各自的解決方式,一旦這些成為真實的人生,我們真的能輕鬆度過嗎?

法師引導我們回到工作坊的主軸──「生命的轉彎處」,思索自己生命的過程中有哪些轉彎處?其實處處都有轉彎處,在每個念頭、每個選擇中,關鍵是我們面對的態度。工作坊結束了,雖然還不十分清楚下一步該往哪裡走,但多了一個安住心的方法,步步踏實,完成眼前的學業,然後發一個利人利己的願。

初級禪訓班學長培訓

輕鬆面對變化球

◎陳演法

週末參加了「初級禪訓班輔導學長培訓」,這個課程著重在關懷第一次參加初級禪訓班學員。兩天多的課程,由三位法師、與臺灣連線的資深社工師帶領我們,從輔導學長的角色定位、心態、工作項目、帶組技巧,到各種情境的處理。

活動設計了許多情境的練習,例如:遇到狀況時,身為輔導學長可以「怎麼想」,應該「怎麼做」?怎麼想才能設身處地站在他人立場,自己也能藉境鍊心?怎麼做才能妥善處理,達到圓滿和諧?看似技術性的實作練習,背後其實在學習如何與慈悲和智慧相應──能夠設身處地為別人想,也讓自己藉境鍊心不起煩惱,這就是對他人和自己慈悲;能夠隨應情境運用所學佛法,善巧而圓滿地處理,就是智慧。

在心態方面,法師鼓勵我們用包容心、謙下心、歡喜心,和學員一起學習,自己也要不斷用功。在協助別人的同時,受益最大的往往是自己,自利(用功)是為了利他,而利他也是自利(用功)的動力,兩著環環相扣。

課程圓滿前,一位資深學長用兩句話勉勵我們:「輕鬆面對變化球,膽大心細臉皮厚」。「輕鬆面對變化球」是對無常的體會,因為了解無常,所以能以平常心,輕鬆面對情境的變化;而「膽大心細臉皮厚」是對無我的體悟,因為能夠無我,才能深一層的膽大心細。這兩句話簡單幽默,卻涵義深遠。

透過培訓課程,慈悲智慧、自利利他、無常無我,這些已不只是名相,而是確實可以去實踐、去體會的。感恩有因緣參加這次培訓,更感恩成就這個課程所有的善知識。

佛學班第一堂課

學師父用心看世界

◎鈕潔欣(舊金山)

期待已久的佛學班終於開課了!第一堂由常源法師導讀《美好的晚年》。由於自己剛接觸法鼓山,對聖嚴師父不太了解,因此這堂課讓我獲益匪淺。

法師的導讀方式循序漸進、層層深入,先播放《聖嚴法師和觀音菩薩的故事》系列動畫,讓我們認識師父一生的重要時刻,也對這本書充滿期待。法師分享十年前閱讀師父這本書時,哭了許久;我回家閱讀時,也幾度不忍往下翻頁,尤其看到師父對病痛的詳細描述,非常心疼。那樣的身體狀況下,師父卻認為所遇到的人事物都是那麼可愛,表示自己的晚年非常美好。反觀自己,真的沒理由去抱怨生活周遭,要學習師父用心看世界,心若是清淨,看到的一切就是美好的,人間便是淨土。

課堂上,法師坦誠說自己是感性的人,並表示這不是一件壞事,我們可以學習在感性中培養慈悲心,在理性中學習佛法。開車回家路上,駛過沿途風景,心中默念「阿彌陀佛」,瞬間似有領會。生命中的一切美好醜惡,都是可以坦然接受的存在,那種自在清淨的感覺,真是太美妙了!

感恩因緣幫我推開了佛教的大門,雖然持久修行不容易,但親近佛法的歡喜確是真切的。那一刻,彷彿內心的宇宙緩緩啟動,心中充滿了希望。或許自己慧根淺薄,修行幾十年後,還是學佛路上的小學生,這一世也未必修成正果,但這一切都不會使人灰心,因為我的心,已不再無處安放。


▲常源法師導讀《美好的晚年》,讓剛接觸法鼓山學員獲益匪淺。(施志銘 攝)

學習成長看板

聖嚴書院佛學班

【開課日期】
9/2起,全臺各地第一學期開學,每學期16週,為期三學年,分上下學期制
【上網報名】6/3起開始報名,額滿為止
請上各分寺院網站,或信眾教育院https://dbs.ddm.org.tw/

【課外心一章】
人生下半場充實又快樂

誦經持咒好法喜

上課當義工好好

【自覺工作坊】
生命轉彎處遇見佛法
【初級禪訓班學長培訓】
輕鬆面對變化球
【佛學班第一堂課】
學師父用心看世界

【學習成長看板】
聖嚴書院佛學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