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和尚美加巡迴關懷

傳遞願行力量

果暉法師接任後首度赴美與教界交流、主持皈依、弘講佛法、關懷北美信眾


▲方丈和尚果暉法師一行人參訪法界大學及萬佛聖城,與恆實法師(中排左四)、法界大學師生合影。(隨行小組 提供)

【釋演禪/北美報導】九月四日,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前往北美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巡迴弘法行程,於各地停留時間內,除關懷北美信眾、主持皈依典禮及演講之外,更代表教團前往拜會當地佛教團體,進行一連串的交流活動。

九月十日,方丈和尚與寺院管理歐美區副都監常悟法師,前往加拿大靈巖山寺拜訪,並祝賀陞座的新任方丈自誠法師,雙方針對漢傳佛教在北美開創與弘化作深入交流,方丈和尚表示,西方眾多以禪修為親近佛教的方法,靈巖山寺卻能以淨土法門弘揚漢傳佛教,深表讚歎。靈巖山寺也即將進行第三期興建工程,方丈和尚除給予祝福,也期望未來雙方能有更多交流,為漢傳佛教在北美弘化共同努力。

九月十六日,方丈和尚、舊金山道場監院常惺法師、榮譽董事會會長黃楚琪等一行人前往萬佛城與法界大學,進行交流訪問。萬佛聖城恆實法師代表僧團、法界大學校長蘇珊.朗思(Susan A. Rounds)則帶領學校師生,至誠歡迎方丈和尚到訪。參訪行程除了參訪萬佛聖城,更在法界大學內舉辦歡迎茶會,進行佛教教育綜合座談。


▲方丈和尚參訪加拿大靈巖山寺,與新任方丈自誠法師(左)交流。(隨行小組 提供)

恆實法師分享,方丈和尚與他延續上一世紀聖嚴師父與宣化上人以教育作為弘化事業的重心,而後雙方教團各自在東西方成立法鼓文理學院與法界大學,別具深刻意義。方丈和尚也提到,過去在文理學院任教時,曾多次邀請恆實法師蒞臨,分享漢傳佛教的教育與弘化在北美發展之現況。這次親自透過該校的參訪行程所見,有許多深刻體會,彼此也都期望未來兩校能有更緊密的合作。

九月十八日,方丈和尚、副住持果醒法師、洛杉磯道場監院果見法師等人前往慈濟美國總會進行拜訪,慈濟美國總會執行長黃漢魁、副執行長陳濟弘,帶領各級悅眾親自接待,向方丈和尚一行分享慈濟佛教基金會在美國發展的現況與服務內容。在醫療、教育、人道援助、監獄關懷、急難救助與出席聯合國相關會議等工作面向上,並做深入報告。方丈和尚盛讚慈濟將佛教慈悲的精神展現無遺,慈濟美國總會的菩薩就如同證嚴法師的千百億化身,替眾生解救苦難。

此外,方丈和尚也於二十三日,在副住持果醒法師一行人陪同下,參訪佛光山西來寺,拜會住持慧東法師,並於二十四日,轉往東岸紐約、波士頓等地,繼續弘法與交流行程。(更多相關內容,請見二版

聖嚴師父圓寂十週年中華佛研所圓桌論壇

聚焦漢傳佛教研究及教育 點燃創新薪火


▲三代佛教學者齊聚論壇,展現漢傳佛教研究的豐沛活力。 (王育發 攝)

【江胤芝/金山報導】九月二十至二十一日,中華佛學研究所舉辦「漢傳佛教研究和教育的實務開展圓桌論壇」,集結兩屆「青年學者論壇」的優秀青年學者、佛研所畢業校友及僧團法師等數十位,聚焦於漢傳佛教教育及學術,共發表十九篇論文及一場主題演講。在聖嚴師父圓寂十週年之際,期許承續師父復興漢傳佛教的薪火,開展學術、教育實務和修行上的新視野。

開幕致詞時,退居方丈果東法師以中華佛研所所訓勉勵青年學者一同奉獻並承擔正法。主題演講中,榮譽所長李志夫教授分享師父推動漢傳佛教教育的悲願及平生重要貢獻,並認為「聖嚴法師是從謙虛學習中,創造出新的視野,並帶著成事的願心。」

此次論壇主題廣博,包括漢傳佛教文化、弘化、義理文獻與修行法門等,及校友分享報告。南華大學宗教所教授黃國清首先梳理漢傳佛教在臺的教育現況;藝術及文學上,多位學者透過佛陀舍利及飛天、詩偈等創作,重塑僧俗樣貌及弘法方式;文獻上,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專案助理教授簡凱廷重探藏外珍稀典籍;法門上,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博士許淑雅透過文本分析,歸納宋代禪師大慧宗杲的話頭禪修行實踐。三代學者齊聚一堂,並交流漢傳佛教研究的新文獻、新史料及新方法,展現豐沛學術活力。

綜合座談中,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廖肇亨與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系主任鄧偉仁,同時指出培育優秀青年學者,及漢傳佛教教育與國際接軌的重要性。臺大哲學系教授蔡耀明期許打造出超越宗派又能延續漢傳禪佛教的品牌,前提是在見地及修行上深入;甫接任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所長的越建東教授則指出,這個時代沒有佛陀、沒有聖嚴師父,然而,營造沃土,可培育下一位高僧大德。

聖嚴師父曾說:「今日不辦教育,佛教就沒有明天。」中華佛研所所長果鏡法師表示,師父不僅要培育法鼓山的人才,更要培養全佛教的人才,送往世界各地,讓廣大眾生得到佛法的利益,也期許未來佛研所延續師父願心,持續在漢傳佛教學術上著力。

圓桌論壇後,二十二日並舉行新書暨數位成果發表會,將近年來中華佛研所獲獎連連並備受好評的論文期刊、書系,以及重要數位化專案如「中國佛寺志」、「中國佛教史人物關係網絡化專案」、「中國佛教寫本資料庫」、「唯識典籍數位資料庫」等,向大眾推介。

退居方丈受邀分享禪心看世界


▲退居方丈果東法師分享法鼓山推動的心靈環保,以及禪法的安心之道。(王育發 攝)

【邱惠敏/臺北報導】八月三十一日,退居方丈果東法師受邀參與「與佛同行」公益座談會。這是中華佛教青年會成立三十週年的慶祝活動,於慈濟新店靜思堂國議廳舉辦。退居方丈與教授洪蘭、音樂家李哲藝,從禪法、大腦科學、藝術等不同角度,分享生命美學,現場五百位聽眾親聆體驗禪的智慧。

退居方丈以「禪心看世界」為題,談及在驟變的時代如何將禪法運用在生活與生命中,指出現代人緊張、壓力與日俱增,禪即是要教人們以安定的身心面對外在環境。「聽就是聽,看就是看,凡事不要急著下判斷。」退居方丈點出人際溝通的心法,最重要的是,能用我們的心,去體驗我們的身心以及整體環境,這即是是禪法所說的止觀、默照。

法鼓山推動的心靈環保,就是要人們擁有健康、正向的心態,當外境變動,能馬上回到禪法的安心之道,所謂心安就有平安。退居方丈妙語如珠的說法、生活化的開示,引來熱烈迴響。

主持人靳秀麗提問:「禪對現代人情緒困擾有何幫助?」退居方丈表示當覺察自己情緒產生波動時,可以觀呼吸,如此呼吸將漸趨平順,情緒也會更平穩。「如果真的很生氣時,也可以念『阿彌陀佛』,要將瞋怒轉化成善念的祝福,也有助情緒的穩定。」座談最後,退居方丈與現場聽眾分享:「人生須要管理,互動須要倫理。做人須要情理,做事須要條理。問題須要處理,溝通須要明理。壓力須要清理,情緒須要疏理。心態須要同理,處世須要達理。」祝福大家在「理」中營造幸福人生。

水月禪心練 從寺院到校園


▲於農禪寺練習禪跑,隨時去感受身體重心的變化,練習將禪修落實在現代生活中。(李東陽 攝)

【楊雅穎/臺北報導】九月十五日上午七點半,一百七十多位禪跑跑者齊聚農禪寺,靜默專注地練習禪跑。第三屆「水月禪跑」將於十一月九日舉辦,參與人數一年比一年踴躍,此為第一場團練。「這樣的禪跑就像古老禪宗裡的經行,強調的不是技巧,而是覺知身體的感受。」普化中心副都監暨農禪寺監院果毅法師指出,如何讓禪修體現在現代生活中,禪跑是很好的練習。

「利用身體重心自然前頃,帶動身體往前跑,隨時去感受重心的變化……」默記著跑步教練的提醒,已參加兩次水月禪跑的顏惠芬,用心體會身體每一部位變化,她說:「再度報名參加,就是想記住這種身心同在的感受。」參加過柏林、芝加哥、東京等各大馬拉松賽事的張立群,也從禪跑中得到前所未有的反思:「以往跑馬拉松,比較心很重,感覺是為別人而跑,我覺得不是很健康。」果毅法師強調:「身心人人都有,只要覺照力一提起,就是在用禪修了,禪跑用意在此。」

除了水月禪跑外,體育大學與政治大學、臺北大學、臺北科技大學、龍華科技大學等五所院校,也將在十月二十七日於桃園國立體育大學舉辦「五校聯合大學禪跑」,讓這種安住身心的方法,隨著禪跑,為大眾帶來好心情、好健康、好成績、好生活,歡迎有心體驗的各界人士踴躍報名!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8llK2j

法鼓山園區祈福皈依大典

六百信眾歡喜皈依

【楊雅穎/金山報導】九月一日,法鼓山園區大殿舉辦皈依大典,近六百位來自海內外、年齡從百歲到六歲的信眾,在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座下皈依三寶,正式成為佛弟子。還有果字輩爸爸和常字輩媽媽帶著孩子前來皈依,歡喜加入佛法大家庭。

方丈和尚開示指出,人生如茫茫大海中行駛的一艘船,佛法猶如人生的羅盤,若能依循佛法如實生活,生命將會獲得平安與幸福。方丈和尚也勉勵大家,學習菩薩道精神,善盡三寶弟子責任,為社會與世界帶來幸福。

帶家中百歲長輩范漢章前來皈依的施慶隆受訪表示,長輩年事漸高,更需要佛法來安助身心,對未來的生命才能有方向感。七歲的林子喻由六十歲阿嬤邱欣欣帶來皈依,她說:「小孩就像一張白紙,趁早為他播下菩提種子,會長得很好。」小菩薩也點說道:「我喜歡幫助人,同學沒來上學,我會幫他當值日生。」

來自中國的蘇里,因同修高宏瑞接引,也成為法鼓山皈依弟子,同修與她的法名分別為「果霖」和「常悅」,兩人帶著十一歲的兒子高墨盦和八歲女兒高墨紅,一同前來皈依,兄妹倆開心說道:「我們來皈依,就是想當小菩薩!」

下載>>法鼓雜誌第358期PDF電子報

若無法安裝Acrobat請先下載安裝

【方丈和尚美加巡迴關懷】
傳遞願行力量

【聖嚴師父圓寂十週年中華佛研所圓桌論壇】
聚焦漢傳佛教研究及教育點燃創新薪火
退居方丈受邀分享禪心看世界
水月禪心練跑 從寺院到校園
【法鼓山園區祈福皈依大典】
六百信眾歡喜皈依
下載法鼓雜誌第358期PDF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