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屆在家菩薩戒
發菩提心 走上成佛之道
戒期因疫情延宕一年 576位新戒子發願做菩薩大樹 庇蔭一切眾生

▲第二十五屆在家菩薩戒時隔二年舉行,求戒者發願以堅定菩薩道的願心與信心,精進前行。 (李佳純 攝)
【江胤芝/金山報導】歷經二○二○年因疫情延期,第二十五屆「在家菩薩戒戒會,三月四至十四日分兩梯次在法鼓山園區大殿舉辦。為落實防疫,今年受戒人數減半,五百七十六位求戒者分外珍惜殊勝法緣,正授日在莊嚴的梵唄聲中,搭起菩薩衣,成為新戒菩薩。
「汝等已發菩提心否?」「已發菩提心。」求戒者在連日練習唱誦、說戒、拜懺、受幽冥戒等儀軌,正授典禮當天,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首座和尚惠敏法師、副住持果醒法師擔任菩薩法師,求戒者於虔心拜懺後,依次受四不壞信、三聚淨戒、十善戒及十無盡戒,發願效法菩薩悲智廣度眾生。
「當嬰兒菩薩,不怕跌倒,但要練習站起來;不怕犯戒,但一定要慚愧、懺悔。」方丈和尚以聖嚴師父所說的「嬰兒菩薩」為喻,提醒戒子莫忘初發心,勉勵大眾從簡單的戒條做起,逐漸累積福慧資糧,以佛法來莊嚴自己的身心,用清淨的身口意三業來莊嚴淨土、莊嚴眾生,成就無量的福慧莊嚴。
惠敏法師述說佛陀在菩提樹下「降魔成道」,歷練各種感官與名利的欲惑、死亡的威脅,依舊堅定不動搖,以右手觸碰大地的降魔印來證明決心。「回歸日常生活中,走到任何地方皆有大地,要經常用正念、正知來照顧成佛種子,堅定受戒、守戒的決心,成為大樹庇蔭一切眾生。」
果醒法師解釋,犯戒是因心中有能所,創造出主體的我和客體的對象、對外境的合意或不合意,由此而生殺盜淫妄等行為,若能通向「能所雙亡」,便能不再製造流轉生死的因。法師並以「不說四眾過」與「不自讚毀他」二則戒條為例,期勉新戒菩薩多講他人優點,不貶低別人突顯自己,透過持戒讓自己少煩少惱。
「但願寶寶能一同受戒、聽開示,得到佛菩薩的祝福!」首梯戒子關辰玉,懷孕五個月仍堅定受戒願心,如今成為「嬰兒菩薩」,期許回到生活中,以菩薩的言行、規範來自我精進。法青陳婉婷與親妹妹一同受菩薩戒,她表示,年輕人較重娛樂,受戒前也曾猶豫,但為了提昇自己,仍決定來受戒,期許落實「有我在的地方就有佛法」,與親友廣結善緣。
《大法鼓》主持人陳月卿也現身第二梯戒期的行列,並直呼:「太殊勝了!」她指出,聖嚴師父對菩薩戒的法脈緣由給予清晰指引,儀軌攝受令人感動,更具體提出利益眾生的實踐方法,「特別是受幽冥戒的過程,想到能利益先人、怨親債主及累世與我有緣的人,就滿懷感恩。」她也表示,現代科學已驗證萬物皆為能量,只要發虔誠心,諸佛菩薩一定有所感應,為眾生加持與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