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沐如來 感念佛恩與母恩

民眾至各分院參與浴佛暨母親節活動
清淨三業 發願善用人身修行報恩


▲蘭陽分院在母親節當天舉辦地藏法會暨浴佛法會,帶領大眾恭誦《地藏經》感念母恩,更感恩佛陀誕生來救度眾生。(呂慧嬪 攝)

【本刊訊】「我今灌沐諸如來,淨智莊嚴功德聚,五濁眾生令離垢,同證如來淨法身。」迎接一年一度的浴佛節暨母親節,法鼓山各分支道場舉辦浴佛及孝親感恩活動,不僅感恩佛陀誕生,為人間帶來佛法,給予法身、啟發慧命,也感恩佛母及普天下母親,賜予我們修習佛法、奉獻助人的生命。信眾藉由香湯浴佛,憶念佛恩,也以佛法洗滌自心,祈願佛光普照世間,世界和平安樂,疫情早日消弭。


▲民眾闔家至紫雲寺浴佛,站在浴佛台前,一起先合掌虔敬恭誦〈浴佛偈〉。 (紫雲寺 提供)

孝親浴佛 上報四重恩

安和分院五月一日率先舉辦孝親浴佛感恩活動,近六百位信眾以獻供、浴佛、禪悅帶動唱等活動歡喜共度。擔任主法的文化中心副都監果賢法師開示,佛陀和眾生同樣身在人道,不同之處在於「佛是已覺的眾生,眾生是未覺的佛」,期勉大眾以戒、定、慧提昇人品,「透過學習佛法,消除自身煩惱,同時利益他人,這便是報三寶恩、父母恩、眾生恩、師長恩和國家恩。」

因應疫情,齋明寺改採戶外浴佛。五月二日,近百位義工及信眾以家庭為單位,以寺院為景拍攝全家福,並為長輩奉茶、戴佛珠、獻上康乃馨。在場近五十位銀髮長者,多為第一次參加孝親感恩,當會場播放子女為父母鈔經、串珠的祈福畫面時,都格外感動。


▲齋明寺於戶外草坪布置繽紛的花藝,讓參訪民眾圓滿浴佛祈福的心願。(齋明寺 提供)

信行寺以一系列活動慶祝佛誕,五月四日首先深入社區關懷,到各家各戶分送壽桃。六、七日,在一雙雙好奇及躍躍欲試的眼光中,鄰近五所幼兒園的幼童首次體驗浴佛活動。八日的浴佛法會,大眾於莊嚴梵唄中共同唱誦〈佛寶讚〉,主法果舟法師以近日發生的災難與無常,期勉大眾遵循佛陀的智慧與慈悲,用功修持戒定慧,心安才能平安。


▲鄰近信行寺的幼兒園學童前來參與浴佛活動,法師分送壽桃與小朋友結緣。 (信行寺 提供)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紫雲寺、寶雲寺、蘭陽、臺南分院等均於五月九日舉辦浴佛法會,大眾以成佛的願心,將善念化為祝福,回報佛恩與親恩。寶雲寺當天同步舉行「觀音祝福,媽媽幸福」活動,義工為長輩貼上代表觀音祝福的紙胸章,「感恩母親、家中寶」、「媽媽,謝謝您!我愛您!」許多民眾拿著祝福語,與Q版觀音像歡喜合照。

退居方丈果東法師於臺南分院關懷時,勉勵大眾「隨緣消舊業,莫更造新殃」,學習佛陀成為福業、慧業「兩足尊」。主法果明法師以「佛陀的一生」影片,勸勉大眾感恩佛陀於娑婆世界示現八相成道,藉浴佛法會憶佛、念佛,並要認真學習佛法正知正見,念念覺照,開啟內心的光明,得清淨自在。

蘭陽分院則帶領大眾恭誦《地藏經》感念母親及佛陀的恩德。監院常法法師指出「大孝則喻親於道」,提醒信眾知恩報恩,護持父母修學佛法,拜佛時也應抱持感恩父母和三寶的心。第一次參加法會的張可芹,聽聞《地藏經》是佛門孝經,特地帶女兒共讀,親子一同親近佛法。

與佛相應 莊嚴功德聚

法青會與護法總會林口、內湖、城中等八個分會,則舉辦「悟寶兒童營——兒童浴佛與插花」,藉由香花、淨水灌沐太子像,帶領小菩薩認識佛陀,了解供花象徵「修好因,結好緣,做好事」的意義,也啟發小朋友「謝謝爸媽給我生命,謝謝佛陀給我法身慧命」的感恩心。

海外方面,東初禪寺於五月二日舉行線上「初心浴佛」法會,監院常華法師以《法華經》:「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表明佛陀出現於世,為眾生揭示「苦、空、無常、無我」的事實;也勉勵善用人身努力修行,證得清淨法身,運用與佛無別的「真心」救度眾生。

溫哥華、舊金山、洛杉磯道場五月二十二日聯合舉辦線上浴佛法會與線上浴佛,方丈和尚果暉法師也透過網路關懷開示,大眾藉浴佛因緣清淨自心,願與佛的莊嚴功德相應。


▲東初禪寺舉行線上「初心浴佛」活動,監院常華法師勉勵大眾善用難得的人身,努力修行。(東初禪寺 提供)


▲寶雲寺舉辦浴佛暨「觀音祝福,媽媽幸福」活動,信眾闔家與法師及Q版觀音畫像合影。 (寶雲寺 提供)

溫哥華道場

楞嚴智慧 破解真實虛妄

李世娟教授分享守護六根的方法 承擔責任不起煩惱

【溫哥華訊】五月一日,溫哥華道場邀請美國新澤西學院社會學系教授李世娟(Rebecca Li),探討如何運用《楞嚴經》的智慧,破解一般人相信「六根觸及的世界是真實」這個虛妄認知,全球八十多位來自不同時區的聽眾,透過視訊會議平台、臉書直播一同參與。

李世娟首先對於「真實」一詞的涵義提出釐清,她依據聖嚴師父英文著作Until We Reach Buddhahood (直到成佛)中的詮釋,說明一般人認為六根所覺受到的世界,是由一個實在的「我」去感知,這種認知阻礙了我們體證世間的真實相。《楞嚴經》中提到佛陀善巧地教導阿難尊者看破這些,讓眾生意識到六根覺受的虛妄。她以眼根為例,分析我們能看到東西是由光線、視覺器官、大腦神經和空間等各種因緣和合而成,少了任何一個條件便無法成像,「這也是師父在書裡用『空性』來定義六根對境的真實義。」

李世娟對修行者易入的誤區做分類,一類是認為苦行是很好的修行方式,壓抑六根的功能。一類是對六根覺受有既定的認知,和他人互動時,經常把自己對外境的感受強加給對方卻不自知,「這其實是自我中心的表現,也是對『空性』的理解不夠通透所致。」她進一步以師父的身教為例,說明修行者該有的正知見,鼓勵眾人在生活中不妨養成師父所說「能有,很好;沒有,也沒關係」的想法,便能轉苦為樂、較為自在了。

日常生活中,如何守護好我們六根?李世娟分享一些實用的方法,首先是學會選擇六根對應的外境,以免影響到「心」的品質。她以眼根做說明,看到有偏見的新聞,會挑起我們的憤怒和仇恨;商業廣告的宣傳,會挑起我們的貪欲和對現況不滿足,這些都是可選擇不去對應的外境。其次,對於我們所看到或聽到的不要太當真,因為我們大多用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去解讀,並沒有完整去了解。她引用師父書中的一段話,期勉眾人學會「假戲真做」,這樣便能夠盡心盡力履行義務,在承擔責任的同時,也不會起煩惱。


▲李世娟教授透過視訊平台,為全球聽眾解析「真實」的虛妄性。 (溫哥華道場 提供)

安和分院

觀自在大悲行 共學觀音法門


▲果慨法師引導大眾開展念觀音、求觀音、學觀音、做觀音的修學之旅。 (周麗鳳 攝)

【施心媛/臺北報導】循著聖嚴師父的修行軌跡,建立觀音法門的修行地圖,四月四日至五月二日週日下午,弘化發展專案召集人果慨法師於安和分院講授「觀自在、大悲行」,五場講座同步網路直播,引導大眾開展念觀音、求觀音、學觀音、做觀音的修學之旅。

首場講座中,果慨法師述說童年時,曾與十位同學被捲入海中的經歷,險遭滅頂的他,心中祈求觀音菩薩救度同學,沒想到大浪奇蹟似地將所有人捲回岸上。出家後,法師在《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讀到「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從而確立自己修行的方向就是觀音法門。法師表示,觀音菩薩聞聲救苦的大悲心深植人心,聖嚴師父將法鼓山定為「觀音道場」,不僅本身常向觀音懺悔、發願,更期勉弟子都能成為眾生的觀音,成就人間淨土。

接下來的第二場講座,法師講述師父「念觀音、拜觀音,心中恆常有觀音」的方法,進而用生命實踐學觀音、做觀音;第三場帶領聽眾深入〈普門品〉,說明如何用「一心三觀」的方法持誦觀音聖號。

第四場來到《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的世界,從經典中溯源觀音菩薩持〈大悲咒〉的方法。「持咒是為了眾生!」法師表示,持咒前要先起慈悲心、先發願;持咒時要掌握「十心」:大慈悲心、平等心、無為心、無染著心、空觀心、恭敬心、卑下心、無雜亂心、無見取心、無上菩提心。法師舉例說明當持咒時,看到路上有需要幫忙的人,便隨分隨力去協助,這便是從義理上持〈大悲咒〉,而不只是讀咒、誦咒。

「有淨化,才能進化!」第五場進入大悲懺法門,法師強調懺悔才能擁有真正的清淨。「『懺』為觀察過去、悔過;『悔』為永不再犯、發願未來。」法師表示懺悔不是跪在佛前說「我錯了」,而是「我願意承擔」,並分享自己透過懺悔產生光明力量的經驗,勉勵大眾將「知識變常識,常識變習慣」,讓所遭遇的每個境,都成為「覺」的轉捩點。

齋明別苑

「佛陀心藥鋪」講座 化解人生難題

【江欣怡、張淑文/桃園報導】服用佛陀心藥方,解決困境、化解煩惱!四月二十、二十七日,齋明別苑舉行「佛陀心藥鋪」講座,由蘭陽分院監院常法法師主講,以「四它」及「因緣與因果」二帖心藥,帶領學員認識煩惱,運用佛法來化解人生的難題。

第一場「解決困境的法寶──四它的實踐」,常法法師從聖嚴師父說的「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切入,表示在「面對困境」時,我們先從觀念的轉換開始,知道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非人所能全部掌控。在「接受困境」的階段,若能認知萬事萬物都有其因果,學習正面解讀、逆向思考,就能將心中的「怨」轉換為「願」。

困境不外關乎人與事,法師指出「處理困境」時,若能時時提起師父所說「以智慧處理事,以慈悲待人」,檢核是否做到「自己不起煩惱,別人也不起煩惱」,才有消弭問題的機會。最後「放下困境」,以「隨緣盡分、盡分隨緣」來改變自我觀念,練習放下個人得失,進而奉獻社會大眾。

第二場「智慧UP── 因果與因緣」,法師開出「隨緣盡分、盡分隨緣」的藥方。佛教說「前世因,今世果;今世果,未來因」,法師表示,什麼樣的因不一定結出什麼樣的果,因果中還加入了緣,從而造就不同的果。「想要好果,唯有多結善緣;凝聚善緣,而成善果。」法師提醒眾人,生活中遇到困難阻礙,如果不面對、不接受,反而心生抱怨或報復,只會造出更多惡因;當我們接受它,隨順因緣,發好願、向上向善,便能跨越挫折,「隨緣消舊業,莫更造新殃」。

「隨緣,就是隨順當下的因緣;盡分就是在各種主客觀條件下,盡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法師說明,「四它」與因果因緣相對應,「深信因果,接受它;善觀因緣,面對它;隨緣盡分,處理它;盡分隨緣,放下它」,這也契合了成功三部曲:「隨順因緣,把握因緣,創造因緣」。

灌沐如來 感念佛恩與母恩

【溫哥華道場】
楞嚴智慧 破解真實虛妄

【安和分院】
觀自在大悲行 共學觀音法門

【齋明別苑】
「佛陀心藥鋪」講座 化解人生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