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 從聖嚴書院開始

14年來,聖嚴書院開辦佛學班、禪學班,
引領學員有系統地學習佛法,踏上福慧雙修之路,
上了聖嚴書院,如何轉變自我生命?
本期一起分享學員的修學故事。

鬆綁觀念 更懂善解

◎阮煒婷(二○一七佛學班農禪甲班)

對於人生,總有種困惑與空虛,就像腳踩不到地板的感覺,誰來告訴我答案?二○一五年懷孕時,婆婆帶我參加大悲懺法會,引磬一敲,眼淚突然不停落下來。那一敲,敲醒我對正信佛教法義的渴慕,開始參加法會、福田班、經典共修……二○一七年順利進入「報名秒殺」的佛學班。

從佛陀、佛陀弟子的故事入門,到三法印、四聖諦及各種法門次第解說,漸漸進入到認識緣生法流轉不息……我鬆綁很多舊觀念,時常恍悟:「原來生命是如此寬廣啊!」我受了菩薩戒,體會到遵守戒律其實是保護自己,也是保護他人,這是在做利人利己的事,將這方法帶進出坡或與人互動中,在每個當下觀照、攝受自己,也善解、護念他人。

佛學班第二年,承擔了關懷員任務,照顧學員的責任心,讓我加倍認真精進,也特別留意自己的身口意。結業前去採訪學員,剪輯成影片,深感同學們的用功及轉變,例如冷漠不語的同學,後來變得笑容可掬;也有同學回饋因為認真實踐八正道,讓職場人際關係改善很多。我也將課堂所學落實於生活中,誠懇地說「愛語」,和家人因此更親近,也和客人成為好朋友;甚至沐浴時,我會祝福:「當願眾生都能洗淨自己。」

佛學班三年很像小朋友學跆拳道,法師和老師為我們「拆解」每個佛學觀念,讓我們一點一滴熏修與串習。雖然職場與家庭角色兩頭燒,卻是忙碌而歡喜,對於能夠學佛格外珍惜。從前人生充滿種種疑惑和重重困難,如今心靈終於找到依歸,深深地感恩。

(魏子茵/採訪整理)


遇見人生善知識

◎李寶珍(二○一七農禪寺禪學班)

說起學佛,自覺是「笨鳥慢飛」。一九九五年因緣際會,在美國新澤西時,於聖嚴師父座下皈依三寶,卻沒有親近法鼓山、接觸佛法,直到二○一○年才到安和分院參加書法班。二○一五年,由於擔任農禪寺導覽義工,開始積極參加佛學班,一轉眼二十年了,真的太晚飛了。

隨著學佛日深,我發下三個願:一、要精進修學佛法;二、將佛法落實在生活中;三、分享佛法的好。發願後,好像有股力量推動,不僅順利上完佛學班,接著又上禪學班,更體驗到何謂「禪修是法鼓山的寶」,得力於禪修,學會觀照,身心安定外,才明白自己皈依法名「照」的意義,內心無限感恩。

禪學班三年課程中,果興法師教授的《六祖壇經》,讓我更明白禪與佛法的精神,也將經中的幾品當成定課。禪學班要打七,使我進一步體會到禪修的好處,尤其默照禪,體驗過「默」的輕安法喜,也了解「照」是必須清清楚楚知道。禪期的小參是很珍貴的禮物,總是能「恰恰」解除自己精進時的疑惑或停滯,有種「通了」的感覺。

今年一月禪學班結業後,同組學員一起組成讀書會,共讀之外,也彼此分享、討論用功時遇到的問題,修行路上有好多善知識同行,更加感恩禪學班帶來的好處。因為自己受益良多,我也鼓勵一起當義工的師兄姊禪修,勿因腿痛而卻步,入寶山一定要認識與體會禪修的好,不要空手而回。(邱惠敏/採訪整理)


共讀共修 學會關懷

◎郭啟揚(二○一八佛學班雙和班)

從事軟體開發,工作十分繁忙,直到二○一三年轉職後,才有時間參加福田班、助念組、禪坐共修,並擔任兒童營隊輔。我發現佛教面臨「世代斷層」,由於世代差異,年輕人較少,為了接引更多年輕人來學佛,加上想把佛法用在自己身上,便進入佛學班就讀。

佛法的因緣、無常觀,讓我能用更寬廣、理性的角度看世界,遇到不同境界時,就如隨堂考,正好檢視自己能否用上方法,扭轉自己的習氣。現在,每當跟人有衝突時,我就會想這是因緣和合,且都不長久,就不會執著於對方的反應或自己的情緒,或視對方為敵人,慢慢練習培養慈悲心。

課堂中,僧團法師融入修行生活的指導,十分受用。例如今年為慶祝佛誕日,授課的演正法師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法器,邀請現場菩薩當維那,直接帶領大家唱誦〈大悲咒〉,共修氛圍令人難忘。

除了建立佛法知見,善知識也扮演重要的力量!記得初次踏進雙和班就發現,這班有很多「婆婆媽媽」,且相當有凝聚力。課後常在不同分寺院看到同學相約當義工;分會若有活動,大家還會親手製作點心。以往我較以自我為中心,不太擅長關懷別人,從這群婆婆媽媽身上,卻學到主動為他人著想的善良體貼,也發現學佛不見得要滿口經論,重要的是將佛法內化在生活中。

常感自己就像一根木頭,是被木筏「架著走」,共修的力量,讓我回到生活、職場中,更能穩穩安住。期盼自己持續精進佛法、禪修,成為一個發光的人,帶給旁人溫暖與安定。

(江胤芝/採訪整理)

法鼓講堂

從量子力學透視《圓覺經》

◎江胤芝

「佛法不反科學,甚至超越科學,透過當代量子物理的研究,能幫助我們堅定成佛的信心!」五月五日至二十六日每週三晚間,法鼓講堂邀請僧大講師法源法師以「《圓覺經》與量子科學」為題,透過現代人接受的科學解釋,帶領大眾理解「離幻即圓覺」所描繪的感官與時空的虛幻,進而修習正覺、遠離諸邪。

不同的經典中,常見諸佛有「放光說法」、「神足通」等能力,被視為不可思議。法師指出,借助「量子糾纏」的物理現象,已證實我們身上每一個微小粒子,都帶有巨大的能量,且具備超越時空的能力。「由此可見,人人皆有如來藏。」

那麼,何以凡夫無法體現諸佛的能力?從科學角度來看,色蘊是由「粒子」組成,受、想、行、識等四蘊則為「波動」的能量。法源法師表示,因粒子不純淨、波動不穩定造成的「量子紊態」,正如眾生因煩惱執著而覆蓋如來藏,若能以「清淨心」讓粒子純淨,以「平等心」讓波動穩定,便能通向諸佛的涅槃寂靜。

《圓覺經》的「圓覺」,即為「圓滿的覺悟」,是由佛陀向文殊、普賢等十二位菩薩宣說的成佛之道與觀行方法。佛陀雖指出「離幻即覺,亦無漸次」,意謂有覺悟可得,依舊是虛妄,但仍鼓勵眾生「以幻修幻」,並提供三種淨觀(奢摩他、三摩缽提、禪那)修習正覺,學習「止觀雙運」、「定慧等持」。

藉由現代科學,可知大腦的五感幻覺、「安慰劑效應」等對身心帶來的實際影響;「時間反演對稱」提出時間的假象;「共形循環宇宙」則近似佛教「成住壞空」循環相續的宇宙觀。法師指出,量子科學可協助我們了解感官、時空的局限,增進「離幻即圓覺」的修行心態。

法師更勉勵大眾:「凡夫與諸佛同樣有見聞覺知的能力!重要的是,我們不運用它來妄想與煩惱,而能清楚覺知世間一切實相,邁向成佛之道。」

知客讀書會紀實

學師父,願力提起來


(廖順得 攝)

◎陳演啓(舊金山)

讀《美好的晚年》像是跟在聖嚴師父身邊,聽師父分享見了哪些可愛的人、經歷哪些可愛的事。師父晚年重病,行程還是滿檔,從書中卻可看見師父盡形壽,獻生命的身教與身影,教化世人未曾停歇。

讀書會裡,大家就師父在序文中提到自己「沒有體力時就用意志力,沒有意志力時則用願力」,進行討論分享。常惺法師說,平時我們的心力和體力平行,一起往上或往下,例如疲累時讀書,吸收能力就比較差。禪修或念佛經過一整天,也許身體很累,但充滿法喜,心力很強,此即「沒有體力,可以用心力」的實例。

法師還分享,師父晚年生病時,經常在週末開示,有時一講就是一個多小時。依師父的身體狀況,理論上無法進行這樣的開示,但師父心繫眾生,用願力完成一般人體力、心力無法做到的事。我們也許無法像師父那樣,但可以學習這樣的精神,把願力提起來:除了自己求生淨土,同時希望有緣的人,未來都有機會往生淨土。

法師也提到我們是否常想著:「生命中的有緣人,過去生都是自己的父母或兄弟姊妹,希望所有的修行都能幫助他人。」能夠如此想,就能提起願力。

讀書會結束的日子,反覆思考著「願力」究竟是什麼?發現了人們也許窮盡一生,都不知道自己有願。其實每個人的生命,已然悄悄地訴說自己的願——那驅動自己的最大動能:平生所有言行、努力留下的足跡,正是願力的樣貌啊!願與大家分享師父常說的一段話:「我自己的法鼓山已經建好,你們大家的法鼓山,還要不要繼續建呢?」

聖嚴書院「佛學班」招生

【開課日期】110年各地開班招生訊息,請上網瀏覽
【上課方式】為期三學年,上、下學期制,每期十六週第一學期為8/30~12/31
【報名對象】一般學佛大眾
【報名日期】6/1起,額滿為止
【上網報名】http://dbs.ddm.org.tw
【洽詢電話】各地開班分寺院知客處

◎課程會因疫情變化而作調整,建議於報名及開課前來電確認

學佛 從聖嚴書院開始

鬆綁觀念 更懂善解

遇見人生善知識

共讀共修 學會關懷

【法鼓講堂】
從量子力學透視《圓覺經》

【知客讀書會紀實】
學師父,願力提起來

聖嚴書院「佛學班」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