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以心經實踐生命意義,從楞嚴追求自性真心:探討佛法在生活、生命、生死的應用 課程報導 8

禪悅人生的課程進入到第八堂課,許仁壽菩薩依舊花了些時間講述前面幾堂課的摘要,讓新進的學員能夠接軌進度、舊學員再次薰習。許仁壽菩薩強調《心經》裡「諸法空相、究竟涅槃」的觀念,若我們能隨時觀照這八個字的妙義,可以讓此生有具體學習的方向,「雖然境界來了不一定做得到,至少道理可以先知道,未來才有操作的空間。」

今天開始進入《楞嚴經》的分享,這部末法時代的寶典,號稱學佛的GPS,虛雲老和尚鼓勵眾生應該好好請一部《楞嚴經》,安住修學。許仁壽菩薩深有同感:「出門時若只能帶一本經,我亳無懸念帶《楞嚴經》。」這部聖嚴師父生前未能完整講述的經典,許仁壽菩薩經多年學習,謙虛的說:「《楞嚴經》我個人覺得很受用,講經不是我做得到的事,只是盡可能分享小學版的《楞嚴經》,讓大家聽得懂。」

《心經》諸法空相、起大悲心落實生命的意義

260字的《心經》,引導眾生從時間、空間的維度出離。二乘人便是能夠體解諸法空相的智慧,修證到無無明、無老死,在十二因緣的時間流中出離,所以此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皆辦,不受後有。不再輪迴生死,得偏真涅槃。但這並不是《心經》及聖嚴師父教導我們的,在師父的教導中,發菩提心、大悲願心,才是實踐無我的智慧與平等的慈悲,依此修行,經三大阿僧祇劫,便可像三世諸佛一樣,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究竟涅槃。

許仁壽菩薩解釋,大菩薩發的大悲願心,體現在「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二乘人解脫生死,已經不再輪迴,但我們這些眾生,誰來火場救拔我們?大菩薩是發了大願心來的,雖然他們早出離三界,唯不捨眾生,只好留惑潤生,故意留一些煩惱未斷,才能再來輪迴,讓眾生得到滋潤,大菩薩不斷在火場中出生入死,連命都可以不要,是不是大悲?」許仁壽菩薩再次串接到《心經》開宗明義告訴我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意即凡學會觀五蘊皆空這個法門時,便是行深般若,也就是觀自在菩薩了。以「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為願的地藏菩薩當然也是觀自在菩薩之一,許仁壽菩薩鼓勵台下所有學員,只要依《心經》的教導聞思修證,人人皆可成為觀自在菩薩。

此生不能錯過的《楞嚴經》

古德常云:「成佛法華,開悟楞嚴。」當年聖嚴師父在農禪寺講《楞嚴經》時,許仁壽菩薩未能親炙風采,他帶點遺憾的說:「當年可能覺得爬山打球比聽師父講經有趣。」近年來他透過留存影片,看到當年師父講《楞嚴經》時,台下常有帶孩子前來聽聞佛法的信眾,現場時不時有孩子的哭鬧聲,慈悲的師父每次開講,前面也要花大半時間提示先前內容,以致於《楞嚴經》師父講了二十年,並沒有講完。許仁壽菩薩參考了聖嚴師父著作《觀音妙智: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講要》、果醒法師的《楞嚴禪心》、華梵大學李治華教授的《楞嚴經心詮》,「這部經講的是心性,所以十個人講,可能都不同,因為不增不減的心性,如人飲水。我只能用我所體會的和你分享,但不是標準答案。」

從阿難的故事開展尋找真心的過程

佛陀曾說,末法時期第一部被滅的經典是《楞嚴經》(即《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簡稱,「末法就是法弱魔強,願意修法、講法的人愈來愈少。」許仁壽菩薩以阿難遇到摩登伽女,被其母以幻術攝入淫席,將毀戒體。還好被佛陀神通感知,馬上持楞嚴咒,並命文殊菩薩將阿難及摩登伽提回。懺悔痛哭的阿難,向佛陀請法,如何像大菩薩們可以成就無上菩提?如何修妙奢摩他(止,定)、三摩地(觀,慧)、禪那(止觀等持)?佛陀問阿難,當時為什麼出家。阿難回佛陀,因為看到佛陀三十二相絕妙莊嚴,心生愛樂。

由此,佛陀開始問阿難,心在那裡?於焉展開精彩的「七處徵心」,緊接著佛陀以十番顯見說明真心的特質。許仁壽菩薩解釋:「我們眾生自始以來有兩種顛倒。一以攀緣心為自性、為我們的心。二不知道攀緣心是真心的妄用。如果我們修行的方向是錯的,即使一輩子用心修行,就像要把沙煮成佳饌,是不可能的。意思是凡夫錯把攀緣心當真心,要修三藐三菩提,也是不可能的。」許仁壽菩薩提醒大家,唯有找到真心,才能起修行的作用,也才能體會《無量壽經》的第八觀:「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如此便得生死自在了。

相關圖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