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3/20講座活動報導_善行之道-善的循環

法鼓山安和分院3月每週日下午2點的「善言、善身、善行、善學」系列講座,於20日進行第3場「善行之道: 善的循環」, 現場+線上邀請王宏任、林峻丞二位菩薩分享。

講座上半場王宏任菩薩以自身長期用鏡頭記錄,能夠帶給很多人真、善、美的感動經驗,告訴大家其實隨時隨地舉手之勞,就可以分享周邊小小的美好,而成為大大的好。 

王宏任菩薩開場時提到,接到題目時覺得是個很大的議題,有點惶恐,思考甚麼才叫做善行呢?? 但後來覺得可以先由自己的小小經驗分享開始。小時候有參加童子軍有日行一善,到了長大工作後會思考應該要負有的企業責任,例如當時在88水災時的受災村落,因為自己服務的公司是網路相關,所以決定跟員工一起號召捐款將網路設備帶進去、提供幫忙建構網路設備,而能讓全台灣有土石流潛在危機的地方可以有網路對外求援。因此發現所謂的善行,不是只捐助善款而是可以有更多人一起來做。

來到世界各地走一圈回來後,想起自己曾經生活的山上部落,或許可以協助老村活化,以自己擅長的出發,教小朋友攝影,把自己生活的周遭美的環境拍攝下來,後來經由雜誌公益平台報導募集到五千多台相機,更吸引了全台灣有60幾位的攝影志工一起來教全台灣的小朋友。這也是一次因為小小的好,而成就了更多的好。 

後來又一個轉念,改變拍攝更多的照片分享給更多的朋友,可以利用影像跟世界各地人溝通,利用雲端讓更多人看到美好的事物。在臉書創了一個專頁平台[鏡頭日記],十多年來陸續地分享,收到很多讀者來函,原來透過照片分享可以幫助到不同的人的不同需求,他謙虛的說我也不知道甚麼叫做善行,但是就是默默地透過旅行、透過照片透過雲端分享給大家。美好可以讓別人看到也能夠感受到,美麗就是自然,沒有公式沒有方法。 

在短短一個小時的演講現場,分享了很多精彩的照片,都是用手機隨手拍攝,附近的人行道,路邊的一棵樹、住家旁邊小公園等等,都可以是一張張美麗的照片現場也直接教大家手機設定,把手機照片調到高畫質,開始一起練習隨手記錄下生命瞬間的美好,還特別提醒小撇步,舉手之勞-善用手機、傳送美好,鏡頭擦一下,拍出來的畫面就會像相機拍的一樣。

王宏任菩薩演講最後特別提到,攝影師最重要的責任是和被拍攝者的互動,帶出當下最自然的神韻,如何做到是要練習的功課,但是重點不在手上的武器,不在鏡頭而是用心去拍。所以只要把自己能用心做到小小的事,把小小的好累積起來,就能有最大的成效,就是大好。

下半場「甘樂,轉動社區的力量」-林峻丞菩薩,甘樂文創的創辦人,也是回到三峽的返鄉青年。從社區高關懷孩童的陪伴、淨溪、社區減塑環境教育等,各方面長期耕耘,推廣「共享共好」的理念。

從小在三峽出生長大,24歲之前在台北電視圈工作,24歲回到家鄉要接家裡的事業,回去後竟然發現不知道家鄉的樣貌才驚覺必須要重新開始認識這個地方。十多年前的三峽社區,有很多毒品犯罪、中輟生問題,面對這些狀況,要如何可以改善降低問題的發生,發現到真的要從背後的原因去思考,必須從整體社區營造去著手、必須要打造永續社區支持。

剛開始推動的時候,常入不敷出,因為理想很大,能得到的資源、協助、收入來源卻很少。但一群熱愛土地的返鄉青年還是一步一步從社區出發、從最根本的教育開始,在三峽老街串聯工藝職人、社區夥伴,讓地方傳統產業和孩子們有了新的連結。推廣[職人小學堂],師傅就是最好的老師、社區就是最好的學習場域,刻印章、打鐵舖、製油行,這些傳統產業文化跟可以和學校學科產生趣味的關聯。師傅們也到校園裡面,受到很大的迴響,進而誘發孩子的學習動力,老師傅們更藉此找到自己的價值,現在仍一直持續在學校推廣。

而因為跟地方職人的連結,又發現到「旅行」可以是改變社會的一種方式,遊客來訪、體驗互動也能夠帶動社區的共好,再進一步能幫助地方的孩子獲得照護的資源。 

在地青年用行動關懷三峽河,推動[淨溪撿垃圾]已經11年,找回對土地的認同。從上游開始撿,每個月第二個星期天撿,有的人從讀小學就開始,到現在還在撿。對孩子們來說,這是一個教育的過程,與其等待別人來改變,其實能夠造成改變的是自己,所以教孩子們行動,讓孩子們成為改變的力量。

因為了解到如果真的要改變孩子,必須要每天每天的做,所以成立[小草書屋],針對高關懷學生高風險家庭的孩子們,協助情緒引導生活常規的教育學習輔導多元能力的培養利他精神的養成等,這些內容對中輟中離生而言,就是在做預防的工作,多做一分就是減少未來進監獄的一分可能,只要不放棄的陪伴孩子給他們愛創造機會,孩子一定會有改變。深信只要有人可以好好的灌溉他們,這些小草也有可能長大成為一棵大樹。 

[青草職能學苑],用整個村莊社區的力量一起養育孩子長大,培養更多能力。推動[良食精神],打造對環境與健康有益、能變成善循環的事業,帶動消費過程使社會產生良善的循環。透過聰明的消費,選擇支持地方小農,一起為土地種下一棵希望的種子。

林峻丞菩薩強調,只有教育,地方才能創生,而產業人才更要從教育而來,所以培養孩子有留鄉的能力是很重要的事,幫助孩子認識腳下的這塊土地建立脈絡的連結回饋家鄉回饋台灣這片土地,更是必須長期努力做下去。最後並引用一句話鼓勵大家生命就像一塊麵包吃完就沒了,不吃也會壞掉的」,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利用自身的價值做最大的發揮。林峻丞菩薩持續用很多的善行,堅持推動更多善的循環。 

3月系列講座內容、影片連結均可在安和分院官網查詢,下一場社會與生命關懷系列講座,3/27週日下午【善學之道:迎向光明未來】,歡迎民眾把握機會一起共學、共修、共好

 文:常繐   圖:陳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