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10209安和福田班》第二堂~心靈環保 福慧人生導航儀

《10209安和福田班》第二堂~心靈環保 福慧人生導航儀

什麼是心靈環保? 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具體可行的生活方式。它是每個人心中的良善,你在哪裡,美好世界就在那裡。2013年10月5日,法鼓山安和分院10209福田班進入第二次課程,從法鼓山文化中心常培法師、班導師常嘉法師、常弘法師、資深義工陳宜志菩薩的講授中,引領菩薩們了解聖嚴師父留給我們的珍貴禮物「心靈環保」及「四眾佛子共勉語」,師父的智慧法寶引導我們從觀念的進化與淨化中調伏自心,透過修練、調整、轉化內在質地的契機,讓自我內心得到提昇、安頓。


心靈環保 帶著好心 開創好世界
面對日新月異的多變世界,我們需要可以隨時安心的方法,心靈環保能夠讓心發揮出力量,讓世界充滿希望。第一堂課由常培法師講授師父提出的心靈環保。「心靈環保」一詞迄今已二十一年,從一個概念,漸次推展為具體的行動指標。常培法師認為,現代人已開始注重環境的污染,但大家卻沒有注意到心靈的汙染,因此造成很多的災難。貧窮有兩種,但一般人通常看到會使人生活困苦的「物質貧窮」,而忽略了「心靈貧窮」,舉凡「只未一己的私利,不顧他人」、「只管一個族群的利益,默視倫理」、以及「永無止盡追求財富權勢強大自我」都是,師父說過,當心靈貧窮時,要用心靈環保來對治。


事實上,二千五百年前佛陀所講的佛法,已無一不與心靈環保有關,例如《維摩經》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敬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華嚴經》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而師父則用現代人語言做教化工作,讓我們有方法、步驟,將心靈環保實踐在日常生活當中,有了智慧心,便能使自己的身心,經常處於健康、快樂、平安的狀態;有了慈悲心,便能使他人獲得健康、快樂、平安身心。


開啟心靈環保「心視野」
心靈環保是法鼓山的核心理念,在師父談心靈環保影片中說到,「想到花想到香味,我們產生歡喜心,但如果花謝發爛臭掉了,我們心裡感覺一定不好,這時應該要轉念,觀想這花曾經美過,從正向思維,就像畫家畫枯萎的花還是很美很有意境,從美的角度去看不美的東西,心靈自然是清淨,只要心清淨,就不會受外在環境影響,不會感到痛苦」,便是在教導我們從觀念改變做起,達到心靈的清淨。


佛法主張因果定律,且必須配上因緣定律,過分的樂觀,過分的悲觀,都不是成熟健康的心態。常培法師指出,心靈環保要從觀念的調整做起,首先凡事應作正面解讀,所有的安排就是最好的、正向光明的態度;第二,凡事宜作逆向思考,便可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失敗也有可取之處;第三,凡事進退有度,隨緣盡分,長遠未來著眼,個人成長著手;以及少欲知足,無貪無求常懷感恩心。同時要從平常「身」「語」「意」上去實踐,人身常微笑、禮讓、恭敬;說話上常安慰語、勉勵語、讚嘆語;心意上要感恩慚愧、心平氣和、體諒包容,在日常生活中去力行,並且透過念佛、拜佛、課誦、拜懺、禪修等方法攝心,以智慧心斷除煩惱,慈悲心利益眾生。

吃飯禪 養生養心不可不知的飲食觀
佛法不離世間,透過禪修讓我們的行住坐臥皆處於修行狀態,都能與法相應。常弘法師特別前來教大家如何以禪心吃飯,帶著大家體驗吃飯禪的滋味,透過三顆小小的葡萄乾,讓大家嘗試三種不同吃法,先從平常吃法,第二次慢慢的吃、最後細細的吃,於咀嚼中,隨著心安住在當下,吃出食物真味道。吃飯的方法很簡單,掌握「動口不動手,動手不動口」的原則,全身放鬆,以歡喜感恩的心情,清楚挾菜、咀嚼、吞嚥的每一個動作和感覺。唯有放鬆、清楚、專注地吃,才能吃得健康,也吃出食材的原味。


近代著名教育家夏丏尊有次去拜訪弘一大師,看見他吃飯時只配一道鹹菜,便問:「這樣不會太鹹嗎?」,法師回答:「鹹有鹹的味道」,常弘法師以此勉勵學員們,平常就把方法用上,學習弘一大師的吃飯禪,不會因喜歡飲食而起分別心,用身口心享受禪悅佛食。從飲食觀心,練習不貪愛不放逸,也是調伏自己的心。而隨緣飲食,沒有分別執著,吃飯時專心吃飯、心無二用,每一口飯菜就是歡歡喜喜的禪食,每一餐飯都是滋養色身、養心悟道的契機。


四眾佛子共勉語 自利利他的菩薩行
生命之中總不免遭逢危機、困境,也會出現無奈、無助、焦慮等負面情緒,乃至種種身心躁動的煩惱,10209福田班邀請資深義工陳宜志菩薩,解讀分享「四眾佛子共勉語」,這是師父在1990 年所提出,作為法鼓山信眾學佛與修行的指南。透過二十句短短的偈語,提供日用中隨處可自我提醒、觀照的觀念,也指出福田在哪裡,讓我們得以發願耕耘。開頭二句:「信佛學法敬僧,三寶萬世明燈。」與最後二句:「處處觀音菩薩,聲聲阿彌陀佛。」是重要的核心理念。師父勉勵大眾,熟讀背誦這二十句,並了解其中的涵義,廣為傳播,便是自利利他的菩薩行。


廣種福田 做個自度度人的萬行菩薩
而如同四眾佛子共勉語所言「忙人時間最多,勤勞健康最好,為了廣種福田,哪怕任怨任勞,佈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樂」,法鼓山的義工菩薩就是萬行菩薩。班導師常嘉法師分享一則三個工人「疊磚塊、砌牆壁、蓋寺廟」的故事,雖然三人所做的事相同,但所抱持的心態及責任卻大不同,當然結果也會有差異。因此,擔任義工得先具備正確的心態,才能在人群互動中保持自在,要有使命感,才不因逆境而起退心,為此,法師勉勵大家,希望菩薩們擔任義工抱持「會就做,不會就學」的態度,盡心、盡力、盡可能學習。無論是承擔哪一個工作,修學佛法、護持佛法、弘揚佛法都是義工的使命。常嘉法師期許學員把握當義工的因緣,秉持「急需要做,正需要人做的事,我來吧!」的願心,歡喜承擔,培福修慧。

今天下午的點心「滷味豆干」,讓學員吃的讚不絕口,是由明華菩薩親手滷製,她擔任大寮義工短短七個月,從一樣菜都不會煮,到現在已是負責福田班三百多人午齋的大主廚,她做的豆干特別「入味好吃」,秘訣在於用比別人更長的時間來燉煮,讓醬汁入味,果旭法師以滷豆乾的道理勉勵萬行菩薩們,作義工要花時間投入道場團體中,讓佛法融入生活,才能入味成為正港的萬行菩薩。


轉念 境轉的生命故事
課程當天,也邀請陳宜志菩薩分享生命故事。陳師兄長期擔任福田班的主持人和講師,穩健的臺風、活潑風趣的談吐,是許多學員再熟悉不過的印象。但這堂課他侃侃和大家分享鮮少對外談起「家中有個自閉兒」的生命故事,曾經因為小菩薩的成長、教養而常起煩惱無明的他,透過正信的佛教知見及精進的實修經驗,「該改變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的心」的一轉念,開始以感恩的態度面對家中的小菩薩,無論孩子行為如何,都能抱持「孩子是來報恩的」、「是成就我們修行的菩薩」。而陳宜志菩薩的生命故事也正是師父於108自在語中「感謝給我們機會,順境、逆境,皆是恩人」的生命實證,一切煩惱的轉化取決於我們的心態的。


一整天課程,就在菩薩們熱烈參與,以及感人分享中度過。常嘉法師勉勵大家,念頭力量很大,可以改變我們,來上福田班後,由轉化自己做起,進而感動別人;提升自己的品質,進而提昇人的品質。心靈環保是師父行腳弘化世間八十載,送給世人的珍貴禮物,今天所有拿到這份禮物的菩薩們,一起按圖索驥,將清淨指南實際應用在每一個需要觀照、檢視、省思與調伏的心念上,邁向通往福慧人生的道路。

第二堂課 福田筆記

  • 心靈環保是師父行腳弘化世間八十載,送給世人的珍貴禮物。
  • 引導我們透過觀念的進化與淨化,透過修練、調整、轉化內在質地的契機,讓自我內心得到提昇、安頓。
  • 何謂心靈貧窮? 「只未一己的私利,不顧他人」、「只管一個族群的利益,默視倫理」、以及「永無止盡追求財富權勢強大自我」都是,師父說過,當心靈貧窮時,要用心靈環保來對治。
  • 有了智慧心,便能使自己的身心,經常處於健康、快樂、平安的狀態;有了慈悲心,便能使他人獲得健康、快樂、平安身心。
  • 吃飯的方法很簡單,掌握「動口不動手,動手不動口」的原則,全身放鬆,以歡喜感恩的心情,清楚挾菜、咀嚼、吞嚥的每一個動作和感覺。唯有放鬆、清楚、專注地吃,才能吃得健康,也吃出食材的原味。
  • 從飲食觀心,練習不貪愛不放逸,也是調伏自己的心。而隨緣飲食,沒有分別執著,吃飯時專心吃飯、心無二用,每一口飯菜就是歡歡喜喜的禪食,每一餐飯都是滋養色身、養心悟道的契機。
  • 菩薩們擔任義工抱持「會就做,不會就學」的態度,盡心、盡力、盡可能學習。

相關圖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