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心得分享﹞敦煌寫經的歷史密碼:十七_楊雪梅教授主講

雲遊敦煌 喜見佛教經卷

日麗天青的四月天,安和分院大教室裡高朋滿座,菩薩們在楊雪梅教授的巧妙引導下,雲遊了敦煌藏經洞,那一頁頁經卷或已殘破,卻仍透著一縷幽遠的馨香,一筆一畫展現的是古德聖賢那顆虔敬弘傳佛法的悲心;那一幅幅佛菩薩塑像繪畫,無論是華嚴經的七處九會,抑或釋迦牟尼佛的淨土,不僅是藝術成就,更讓觀者有如置身淨土般的清涼。

安和分院監院果旭法師也表示,參予這場講座有如獲至寶之感,讓菩薩們從抄經共修中,除了以禪修方法體驗佛經不可思議的力量之外,也進入文化藝術之美,增廣視野。同時,果旭法師也勉勵菩薩們,抄寫經典貴在恭敬心,不需著急,如此,抄寫經典的字跡就會一致。

楊雪梅教授也說,從欣賞古德所抄寫的經典中,常不知哪裡是起筆,哪行又是終點,彷彿是一氣呵成,所顯露的無非是定靜一如的功夫,是恭敬心,亦是真相信。的確如此,或許敦煌所留存的佛教經典、文物在歷史長河中留下印跡,又或許至今仍完好如初,都沒能減損古代大德們那份弘傳佛法的悲心願力,誠如師父色身雖已遠離,其道風德香依舊深深影響著我們。

短短二小時,楊雪梅菩薩講授的「敦煌寫經的歷史密碼-十七」,不只是一場文化饗宴,更像是度人涼風。尤其,演講末了,楊雪梅菩薩分享了一幅彌勒佛立姿圖像,有種飄然而至的感覺,一時之間,一邊欣賞數個世紀前的敦煌文物,又凝望著即將下生來到娑婆世界教化眾生的彌勒佛,菩薩們的心是處在過去?現在?未來?若能體悟三心了不可得,就能把握「當下即是」。

文/麗珠菩薩

抄經好修行

您是否常常有種感覺:雖然已經在進行這件事了,但,總是不知所以,不知所為何來,不知如何而去,但,還是繼續下去,希望有天,能夠找到意義。一如工作是如此,我們隨緣盡份的努力付出,在一開始時,身心滿滿的活力,漸漸的,被過程中有形無形的困難障礙了,我們挫折又爬起來,爬起來又倒下去,反反覆覆,有時,甚至開始懷疑當初的願力,懷疑自己是否能夠繼續下去。

好像,世上許多事都是這樣子在進行,抄經也是。

手抄經的當下,定心了,漸漸地,心散了,提念,心漸漸再定,又再散,手底流洩出的文字,清清楚楚呈現心的狀態,明明白白,這就是所處的當下,是不定的當下。

如果,能夠知道恆常定心的境界是什麼狀態,對我們應該是種鼓舞,禪法中的心心相印,終究是極少數人的境界,但是書法中的字字相印,或許,有心人自有領會。

清明佛七時節,數十人齊聚安和分院,聽著楊教授娓娓道來從巴黎初識自家寶-敦煌第十七窟藏經洞。

身為佛弟子,一直利用讀經聽經在了解佛法,演講過後,才明白,原來祖師大德一幅幅壁畫,一卷卷絹本彩墨,都是佛法視覺的呈現,也恍然大悟,原來,敦煌石窟的壁畫和巴黎聖母院的彩繪玻璃都是大悲心,都是不捨眾生苦,都是為了救渡一切眾生。

透過楊教授的講演,心底生起深深慚愧心,她向我示現何為真佛弟子,她認真研究佛法,實踐佛法,也不斷問佛法對生命的意義為何?她問自己,也問了我。

經文抄本投影片一張張切換,時空千年相隔,僧人如如不動,示現何謂定心。充滿靈氣的隸書,說我雜念太多,工作的本身是沒有意義的,工作只是一個修行的場域,把散亂去除,把懷疑去除,把清楚提起來,把願力提起來,這就是修行,又說,不要以為任何讀得到的文字都是可以理解的道理,知道和做到之間的距離多遠妳應該明白,修行即容易又困難,值得投入盡未來際的生命持續不斷努力。

文/佳樺菩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