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不顛倒的人生:增長慈悲與智慧 探討佛法在生活、生命、生死的應用 課程報導3

「大家千萬不要問我佛經,我會說我不懂,但我們可以一起google學習。對我的課程期望不用太高,就像義工煮飯,只會煮熟,但不一定好吃。」許仁壽菩薩 《探討佛法在生活、生命、生死的應用》課程,前兩堂課深入淺出,舉例生活化,聽者無不歡喜,分享給更多的朋友,所以第三堂課台下又來了許多「新」同學。許仁壽菩薩一上課便重申自己只是想與大家分享佛法如何教導我們面對生命、生死的議題,如何從煩惱中解脫。「若覺得我上得不好,也鼓勵大家從我的不圓滿中更為精進。」許菩薩學養豐富,謙沖自牧,展現了修行者的胸懷。

為了讓新同學更了解學習方向,許仁壽菩薩以終為始。「佛教有很好的生死觀,但是社會、學校都沒有教這個。人死了不是找葬儀社吹吹打打而已,如果你願意相信佛法,至少生命走向老病死,都能有所依附。」佛法存在的目的是要改善生命品質,臨終時所求如願。有人想要往生西方,許仁壽菩薩說:「不是說去就能去,沒那麼容易。要心不顛倒才能生極樂國。但是我們人的顛倒不是今天才有,我們一直活在顛倒中。」

許菩薩舉例,我們常常面對外在環境、關係、現象時,想要自己做主,偏偏這些全是緣生緣滅,不斷變化,無法操控。所以認清自己做不了主,反而可以減少煩惱。「就連我們自己都做不了自己的主人。我們今天長成這樣,也是因緣所生,做不了主。如果做得了主,我們就不會讓自己一天比一天老。」既然什麼都做不了主,還需要下功夫嗎?許仁壽菩薩進一步積極解釋:「我們的生活要快樂很不容易,因為六塵、六根、六識都做不了主。所以我們才要學佛,掌握一部分的因素,才是學佛的目的。」聖嚴師父曾說:「夕陽無限好,不是近黃昏,前程美似錦,旭日又東昇。」不管我們幾歲,每個當下都是練習,練習自己不要落入習氣、不要被外境牽引、不要再掉入惑業苦的輪迴。我們此生的努力都是為了來生舖陳,更是為了往智慧、慈悲、福德圓滿的成佛之道推進。

「我們的功課就是讓智慧及慈悲增加,其餘都是考題。」許仁壽菩薩直指核心。面對人生變化無窮的考題,如何不產生煩惱,滅苦之道便要依三十七道品的七個階段(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修行。佛陀滅度前,阿難尊者憂心未來沒有佛陀的身教、言教可依循,如何安住修行?佛陀指示眾弟子皆要「依四念處而住」,即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我們要學會觀身不淨,並不是身體不乾淨,而是指色身是煩惱根源,我們常為了滿足它好吃好玩忙碌。色身是修行的工具,借假修真,把假的照顧那麼好,有用嗎?這不是顛倒嗎?」許仁壽菩薩殷切引導的同時,也不斷將生命的意義回扣核心,「因為人生陷阱太多,加上我們顛倒,搞不清楚活著目的是什麼。活多久沒關係,一定要知道為何而活。」

當我們要滅生命的苦,一定要從持戒練習起,才能生定、發慧,長養智慧,進而避免落入舊的習氣。許仁壽菩薩勸勉大家練習「星期四上課這天吃一天素」,因為不殺生是長養慈悲最好的練習,「為了口欲,殺雞宰羊,這不是顛倒嗎?如果我們日常就活在顛倒中,如何往生時不顛倒?」許菩薩不斷鼓勵大家,從一週吃一天素食開始。平日吃葷,可以先以三淨肉(眼不見殺、耳不聞殺、不為己所殺)為過渡階段。要往慈悲的路上前進,吃素是持戒,更是累積自己與眾生的善緣。

許仁壽菩薩推薦大家在法鼓山學習,一定要去報名禪修。如此才能觀照自己,同時不被外境牽著走,專注每個刹那,才有機會修正自己習氣,擺脫惑業苦的輪迴。學佛有了理論基礎為學習地圖,更需要有一點願力,在生活嘗試一些改變,「否則教法再好,也起不了做用。」許仁壽菩薩也希望大家能利用時間,將《佛法綱要》、《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這幾本書好好閱讀,才能在聞、思、修、證的學習道路上,走得更踏實。


攝影:韓菊妹/報導:施心媛

相關圖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