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覺 讓我遇見自己

「我好不容易才把你們都找回來了,現在你們又要離開了,這下子不知道又要在外面流浪多久,才能再回家。」 聖嚴師父曾經對自覺營的同學們如是說。流轉於出家與在家之間,莫忘覺醒的初衷。

◎文/蔡演昱・圖/法鼓山僧大 提供

帶著滿腔的煩惱,還有累生累世流轉於在家與出家的因緣,我在菩提葉上寫下心願,放下煩惱,放下自我,開始了生命自覺之旅。

在自覺營中,心很平靜,很少想起平常煩惱或放不下的事情,不再像平日那個腦子總是不停地思考,憂慮未來,糾結過去的我。

從進入禪堂的那一刻開始,我們用了法名,穿上行者服,放掉平常用來裝飾自己的衣著與執著。我們不停地練習穿脫海青和縵衣、禮佛、長跪……無論之前是否學過,在這裡,任何事物都是新的開始,都要從頭來過。

「善哉解脫服,無上功德衣,我今頂戴受,世世不捨離。」我們大聲地唱著〈搭衣偈〉,同時搭上縵衣。雖然口中唱著「世世不捨離」,但是幾天之後就必須捨戒了,淚水不禁滑下臉龐。那麼,就當作自己的生命只剩下這幾天,而在這段時間內,要好好地當個出家人,好好地修行持戒。

自覺覺他 真正自由自在


▲學習出家人的威儀,練習穿脫海青、搭縵衣、禮佛,一切都是新的開始與學習。(施純泰 攝)
「創辦人的心行與悲願」這堂課,讓我了解到聖嚴師父的悲願,就是要將佛法讓更多人知道,因此,他一心一意為眾生奔波,盡形壽獻生命。那用一生實踐佛法的無盡悲願,就像一顆震撼彈,投入我們的心底,感動不斷地蔓延開來。

營隊中的課程,讓我更了解佛法與我們切身的關係是什麼,對我而言,佛法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學理,而是能夠透過練習來實踐。「生命自覺」,是自覺,也是覺他,而能夠自覺的人,才有辦法自在、自由。我們經由不斷倒空自己,不斷反問自己,不斷在字字句句間感受心靈的撞擊,終於在敲醒夢中人之後,注入新的生命。

守護心燈 照亮別人

晚上的叩鐘擊鼓,那震懾人心的鐘聲和鼓聲,在心裡回響著;天未亮的環山和朝山,從天黑到天亮的那一刻,看見前方踩著無悔步履的每個人,感覺真的好美;我們在法華鐘樓做早課,真是很不一樣的體驗;我會記得在祈願觀音殿外的那片星空,以及名為「紅塵」的夜景,還有在祈願觀音池邊,靜觀著每個倒影,風過,水無痕;佛號聲中,平靜的夜裡,我才終於釋放所有緊抓著不放的東西,任淚水好好洗刷自己;感恩禮拜之後的傳燈,我們守護著心燈,好讓它照亮別人……在這改變生命的十一天,使我發現這一生中要感謝的太多,祈願就帶著這樣的感動,乘願而行吧!

自覺,讓我遇見自己,也是我一生的課題。

香港道場 自覺營分享會

重溫最初的感動

◎周演隨


▲回到家鄉,分享自覺營中的感動與收穫,進一步地影響家人和朋友。(香港道場 提供)
當第十四屆生命自覺營精華影片中,傳來「咚!咚!」板聲的那一刻,大家彷彿都立即回到了法鼓山總本山——生命中的第二個家。第十四屆生命自覺營結束後,香港道場邀請今年參與的學員,以及尚未參加過的青年朋友,分享這十一天的感動與收穫。

大家都毫不吝嗇地分享最深刻的感受,有的人重新審視過去的煩惱,並轉化為經驗智慧;有的人從行住坐臥等生活細節中,覺察自己過往的不良習氣;有的人分享在某一刻體驗到未曾想像過的、未曾面對過的內在自我;更有人從中確知未來的道路。

分享會中不僅充滿回憶,透過立體而深切的分享,令有意參加明年自覺營的青年,為之嚮往。演清法師於結語時,勉勵大眾,維持在生命自覺營裡學到的良好習慣,保持覺察,時刻精進修行,更期望眾人能夠出離三界的家,煩惱的家。

聖嚴師父曾說:「佛法這麼好,知道的人那麼少,誤解的人那麼多。」願將在生命自覺營的體驗和收穫,實踐到生活上,進一步影響身邊的家人和朋友,一起為推動世界淨化,建設人間淨土而努力。

哈佛青年出家記

◎黃果護


▲「千心萬募」海報是法青為社會安定,奉獻一份心力的證明之一。(黃果護 提供)
每年的母親節,法鼓山都會在臺北國父紀念館廣場,舉辦心靈環保SRE與浴佛活動,為臺灣散播美好的心靈正向能量,頗得大家認同與回響。

我兒智偉,今為演生行者,有幸曾參與二○一二年法青會「千心萬募」海報拍攝,我一直珍藏這張海報,它是法青為社會安定,奉獻一份心力的最佳證明之一。

回想演生行者與法青的深厚因緣:他早在大學時參加大專佛學營,即激發出感恩心,不久投入法青活動,是個快樂熱心的義工;曾兩度隨副住持果品法師及僧團,一同至四川安心站,擔任心靈環保體驗營的小隊輔;也曾在德貴學苑的解禪蔬食區服務,還當過法鼓樂團的接賓義工及演奏者,過得相當Relax,Enjoy生活。

演生行者在讀博士班時,參加了法鼓山青年卓越營,猛然發現自己應該不是在電子實驗室做研究工作,而是要從事興趣所在的音樂軟硬體開發,並走入人群,付出心力做更有意義的事,讓別人快樂,才會使自己更快樂,因此毅然決然從臺大博士候選人Stop,轉換跑道創業去了。演生行者當過創業者,也做過上班族,後來又有機會到菲律賓從事公益,規畫輔導受災民眾子女的就業訓練,並圓滿達成任務。因緣不可思議,在菲律賓的一年期間,他研讀《楞嚴經》,對人生有了更深切的體悟。

如今,時時面帶微笑的演生行者,已從快樂的「哈佛生」,提昇至前程光明遠大的「僧大一年級僧」,過著法喜充滿的生活。為人父母的我,無形中也熏染法喜,值此母親節,願演生行者的母親及普天下的母親,都平安喜樂,福慧傳家。

方丈和尚會客室

放手,讓孩子學習獨立

◎果東法師

許多父母面對孩子學習獨立的過程,往往憂喜交集。一方面欣見孩子成長,卻也擔憂孩子獨立不再依賴自己後,生活頓失重心,不知該如何自我調適。

成長中的青少年,正是處於建立自我意識的摸索階段,他們渴望尋求同儕的認可,熱衷探觸外面的世界,此時父母不再是他們眼中唯一的焦點。父母若能理解這些現象,給予尊重,才能減少親子衝突。

其實,多數的孩子並不是不知道父母的愛,只是人生歷練有限,還無法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青少年有時也會察覺自己的情緒已處於緊繃狀態,為了避免父母擔心,貼心的孩子會向父母表達:「心情不佳,需要獨處,請不要理我就好。」

只是天下父母心,一聽到孩子說心情不好,便開始擔憂,不放心讓孩子獨處,反而噓寒問暖更切。一會兒說:「該吃飯了。」一會兒又說:「要不要一起出去走走?」最終還是忍不住說:「有什麼事要說出來,讓我們可以幫上忙。」結果想要獨處的孩子更加心煩,覺得不講還沒事,講了卻換來父母叨念。

面對這種情況,只有請家長多包容、多體諒。為人父母均曾經年少,應當懂得換位思考,從孩子的立場來設想。假使孩子願意分享,很好;若是當下不想說,父母要有耐心,給予時間與空間。對孩子要關心,不必擔心、操心。關心就是知道了,而自己的心,不被現象與情緒拉著跑,自己少煩少惱,對孩子則是理解和尊重。

假使孩子出現叛逆行為,家長切勿硬碰硬、嚴厲責備,試著以柔和的態度與孩子溝通。即使孩子當下無法了解這份用心,等他們經歷了這段成長歲月,終有一天會回首感恩父母的付出。而放手讓孩子學習獨立,則是每個家長必修的一堂課。

與孩子共成長

◎孫亞楠

每年的母親節,法鼓山都會在臺北國父紀念館廣場,舉辦心靈環保SRE與浴佛活動,為臺灣散播美好的心靈正向能量,頗得大家認同與回響。

我兒智偉,今為演生行者,有幸曾參與二○一二年法青會「千心萬募」海報拍攝,我一直珍藏這張海報,它是法青為社會安定,奉獻一份心力的最佳證明之一。

回想演生行者與法青的深厚因緣:他早在大學時參加大專佛學營,即激發出感恩心,不久投入法青活動,是個快樂熱心的義工;曾兩度隨副住持果品法師及僧團,一同至四川安心站,擔任向來對兒童教育感興趣的我,得知雪梨分會定期到中華文化學校,舉辦文化講堂活動時,便自告奮勇加入義工行列。由於我曾教過一年小學,便被委以課程設計的重任,當時我很緊張,因為對澳洲的孩子不很了解,不知道如何選擇、設計適合的主題與活動。正當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在聖嚴師父的書中看到:「會的就承擔,不會的就學習。」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鼓勵,我不再逃避,勇敢地承擔下來。慢慢地,我們終於摸索出了一些方法。

感恩聖嚴教育基金會出版《自在神童》3D動畫,這些動畫非常精簡扼要,卻能把師父的〈一○八自在語〉巧妙地融合在小故事裡,大受孩子們的歡迎。我們以此為教材,針對不同的主題設計遊戲,讓孩子體驗和領會其中的道理。

例如我們曾以「感恩」為主題,讓孩子在卡片上,寫下對老師和父母的感恩,同時也請老師寫下對孩子和家長的感恩。孩子們有的寫英文、有的用筆作畫,還有請義工幫忙寫出不會的字,再臨摹到卡片上,一筆一畫都流露出對父母、老師的愛。老師們平時看似很嚴肅,但是當他們去想「感恩學生」這件事時,有的老師甚至眼眶泛著淚水,許多感動溢於言表。當老師在付出的同時,孩子們也為他們帶來了很多的快樂。

藉由舉辦兒童生活教育寫畫創作活動,更能鼓勵孩子踴躍參與。其實繪畫是了解孩子情緒的好方法。有一次,一個孩子畫了一位生氣的人。我問他這個人為什麼生氣?他說外婆把他做的手工作品當成垃圾丟了。事後,跟孩子的媽媽聊,媽媽才恍然大悟,孩子前一天跟外婆鬧彆扭,原來是因為這樣才生氣的,而媽媽卻錯怪了孩子,外婆也不知道丟掉的是孩子的作品。

當我們放下大人的姿態,蹲下來,傾聽孩子的聲音,不僅能夠發現孩子的純潔與真誠,還能因此教會我們如何去做老師,做父母。感恩有這個機會,能如此與孩子一起成長。

自覺
讓我遇見自己
【香港道場】
自覺營分享會
重溫最初的感動
哈佛青年出家記
【方丈和尚會客室】
放手,讓孩子學習獨立
寫畫創作
與孩子共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