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法鼓山上的金山環保生命園區,
今年邁入啟用十週年,
不僅象徵法鼓山「四環」理念的實踐,
也讓人看見聖嚴師父倡導多年的生死教育,
有了新的發展契機,朝向生生不息的究竟圓滿。


▲金山環保生命園區啟用第十年,聖嚴師父永續大地資源、推廣環保自然葬、轉化生死教育的願心,逐漸獲得社會大眾響應。(本刊資料)

◎陳玫娟

二十一世紀的人類文明,應該配合環保的理念,改善傳統的殯葬方式。」十多年前,創辦人聖嚴師父對於地狹人稠的臺灣,提出推行環保自然葬的迫切性,希望人們能改變衝擊生存空間的生死觀念,讓所有的活人及亡者,都能永續享用大好的自然環境。

爾後,法鼓山率風氣之先,成立全臺第一處植存專區「金山環保生命園區」,於二○○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正式啟用。「山上的環保生命園區是開創臺灣殯葬史新的一頁,但盼骨灰植存的觀念,能獲更多地方響應支持。」啟用當天,住院中的聖嚴師父不克出席,特地在《美好的晚年》書中,口述對生命園區啟用的欣慰。

啟用十年
師父身教帶動植存

今年,金山環保生命園區邁入啟用第十年,回想當年師父永續大地資源、推廣環保自然葬的願心,有如初始的一滴水,十年間,隨著法鼓山持續倡導心靈、禮儀、生活、自然四種環保,以及國人環保意識提昇、傳統生死觀念漸次轉變,逐步泛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漣漪。前副總統李元簇先生伉儷、中央研究院院士李亦園先生、法鼓文理學院前副校長杜正民教授、作家曹又方女士等各界人士,身後都選擇植存於生命園區,引發社會大眾的關注與響應。

這當中影響最大的,是二○○九年,聖嚴師父以身為教,捨報後植存於生命園區,親自示範了一堂放下色身執著、回歸自然的生命教育課,更直接帶動人們響應環保自然葬。那年,生命園區的植存人數從前一年(二○○八)的二百多人,增長了三倍以上,此後申請植存的民眾,年年成長,截至今年十月中旬,已有五千五百七十人申請植存;影響所及,臺灣各地成立環保自然葬的地區,也逐漸增加。

讓色身化為春泥,是每位植存者以行動實踐守護大地、永續資源的智慧與慈悲;而園區內不建塔、不立碑、不記名,沒有宗教儀式,也讓活著的人們直接感受生命存在的精神和價值。八年前,媒體工作者陳珮琦的父親植存在生命園區,每逢父親往生日、清明節,乃至任何想念的時候,她便到生命園區走一走。雖然沒有香燭、供品,沒有祭拜儀式,對父親的感恩和思念「滿滿在心中,不會局限在表面形式」。

生命園區主任鄭文烈表示,早年,許多民眾前來緬懷親友,仍不免俗地帶著鮮花或往生者喜愛的物品。透過園區義工的引導和分享,近年來,大眾逐漸轉化觀念,藉由參訪法鼓山園區、禮佛、祈願,在清淨莊嚴的時空環境中,將內心的思念和情感沉澱下來,將有形的紀念,化為無限的祝福。

生死教育
轉化傳統死亡觀念


▲許多參與親人植存的民眾,明白死亡只是無盡生命中的一段過程,坦然面對生命的本質。(本刊資料)

有如生命教育的自然教室,生命園區讓許多參與親人植存的民眾,明白死亡只是無盡生命中的一段過程,進而走出對死亡的恐懼,甚至生前便做好植存的決定。

學佛多年的臺中信眾陳澐琪,早在生命園區啟用之初,母親即遷葬植存。四年前,她的父親罹患重病,把握父女倆相處的每個時光,她與父親分享聖嚴師父的故事,以及佛教的生死觀。出身農家的父親深有所感,在生命最後三個月,不僅到寶雲寺皈依三寶、精勤念佛,還交代要植存。「父親告訴我,他先去西方等我,臨終時會來拉我一把。」陳澐琪笑著說,自己和同修黃演達已經和孩子說好,「未來身後,我們也同樣要植存在生命園區。」

簡約莊嚴、不落形式、回歸本來面目的生命園區,讓人們不再懼怕死亡,而能勇於認識死亡,坦然面對生命的本質。也因此,生命園區成立十年來的歷程,象徵的不僅是法鼓山「四環」理念的實踐,也讓人看見千百年來對生死教育的觀念,正如同師父當年的期許,朝著永續美好的方向提昇。

時隔十年,
法鼓山禪堂再度舉辦默照禪四十九,
這場持續而深入漢傳禪法的修行,
為禪眾帶來什麼樣的體驗?
本期分享禪眾這趟四十九天的鍊心之旅。

深入體驗的藝術

◎陳惠芬(香港)

在機艙內,回想四十九天的默照禪修,深感佛法和禪修對現實人生的利益。單一的禪修生活期間,漸漸體會進入修行前,須具備兩件事:先經由身的放鬆而慢慢帶入心的放鬆。雖然悅耳的音樂也能帶來片刻放鬆,但畢竟只是一種外緣相,心的放鬆則是經由內在的放鬆和放捨,進而生起的心內緣境。

剛開始前兩、三天打坐時,以為心想著「只管打坐」就可以達到心境專一,當法師在晚上總結提示時,方領會須在全然放鬆的身心狀態中,才會自然感受「只管打坐」的專注,於是往後打坐時,便先放下「只管打坐」的念頭,經由一路放鬆的過程,漸次進入覺知全身只在打坐的實況。「只管打坐」其實不是一塊硬念頭,而是一種不受限於時間與空間的覺照力。

人人本具意識功能,可惜諸相諸境出現時,往往不知不覺地捲入當前事相,久而久之,形成一個盲目妄動的意識,不斷地在生死業中輪迴。四十九天的禪修生活,讓心的覺知力大大增長,體會到不論身處多元或單一的生活,都必須隨時提起覺知,才能生起正念正知,形成辨識善惡的正見。

默照方法令我意識到,有「念」是正常的,重要的是培養「放捨諸相」的心,才能以一個開放心應對諸相,這也才是正確的面對人生的方法。其次,還體會到「起心和動念」之間的瞬間時刻,原來我們能夠向善向惡,是自由意志的體現。

「能所相忘」是禪堂堂主果醒法師在圓滿禪期前一晚的開示,「無能無所」便能入默照。當諸相現前,心有反應是常情,但經過鍊心的過程,就不會那麼快速地作出回應。對我來說,默照方法是一趟「體驗藝術」的歷程,不急於求成,而是細水長流的體會和學習。

老實恆常勤修行

◎詹場

參加法鼓山的默照禪四十九,朝朝暮暮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聽聞佛法,依法修行,日日體驗佛法的好、默照的妙,是此生最踏實、最安定、最幸福的時光。

透過聖嚴師父的影片開示,果醒法師、常乘法師契機契理的引導,以及諸佛菩薩的護念、全體禪眾共修力量的加被,自己幾乎每天早上、下午都能安穩地連續坐兩支香,身心常處於安定、清楚明朗的狀態,下坐時也是如此。平日不常打坐,禪期中卻能經常保持身心安定、動靜自如,深刻體驗師父所說的「共修力量大」。

此次禪修最大的收穫,就是學會老實、緩慢、一而再再而三地練習默照禪程序:清楚端坐、頭部運動、深呼吸、七支坐法、放鬆身心、只管打坐、放下身心。體解「放鬆身心」是「只管打坐」的基礎,「放捨諸相」是「只管打坐」和「放下自我」的根本。此外,也體會到「放鬆身心」是非常好的睡覺前方便,能讓自己快速入睡,睡得安穩。也發現以打坐姿勢進行早課、晚課、聆聽開示,並都當作是一支香,更能讓身體放鬆、頭腦清楚、心生法喜。

禪期中,常覺得自己得到的太多,付出的太少,因而常生慚愧心、懺悔心及感恩心。看到禪堂下雨時漏水,聽到禪堂公園因大雨受損,需要人力物力投入修繕,內心更是慚愧。默照禪四十九圓滿後,發願盡形壽、獻身命報三寶恩,更要精進學習佛法、實踐佛法、護持佛法、弘揚佛法。

跳脫慣性除染心

◎陳常念

打坐時,覺察到自己的念頭,才發現原來平日有這麼多雜念妄想,常常被拉著跑。時時會出現相似的念頭,似乎是重複播放的電影,讓我訝異的是,連內在的思維也會落入慣性。從某個角度來看,這不就是一種輪迴?

有一晚,身心非常安定時,清楚觀照生起的念頭被另一個念頭蓋過去。念頭不是接續的嗎?怎麼會重疊呢?小參法師回答,佛經說彈指一剎那有六十個念頭起滅,快到一般人很難辨清,所以才有重疊的錯覺,「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當你看見了念頭,「可以選擇」不跟著跑,念頭自然而然就會消失,這完全取決於自己。

曾經遇到境界來臨時,整個人被煩惱包圍,陷入漩渦裡難以跳脫,當時法師一記棒喝:「真是業障重,法不染心!」當時無法理解,直到聖嚴師父在影片中開示,「法不染心」是指一個人懂得佛法,知道很多佛學名詞,但面對境界時,一樣起貪瞋癡,沒有「依教奉行」,將佛法實踐在身語意中。回想當時,自己被無明習氣障住,沒有用佛法觀念來轉化,幫助自己跳脫煩惱,不正是法師提點的「法不染心」?

每天洗衣服時,看見白色上衣被深色褲子染色了,於是想辦法一次又一次地洗淨,過程中,體會到染色的白上衣如同內心的汙穢,需要用柔軟清淨的水耐心洗滌,才有辦法徹底洗淨,下次再沾染時,就再次清除,一如詩偈所言「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有天晚上師父影片開示叮嚀:「護持定力,如護嬰兒。」隔天早課時,心好像是漂泊的遊子,回到諸佛菩薩的慈悲懷抱,聽到梵唄聲,眼淚一直掉下來。看到禪T背後的一句話:「照顧好自己的心,保持內心的平穩與安定。」讓我逐漸地安定下來。祈願眾人能將禪修的這份安定,帶回各自的家庭與生活,安定好每個人的心,讓社會產生安定的力量。

【金山環保生命園區10週年】
回歸大地 生生不息
【默照禪四十九心得】
覺照的心 相續不斷
深入體驗的藝術
老實恆常勤修行
跳脫慣性除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