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教育基金會「第三屆近現代漢傳佛教論壇」

宗教重返
漢傳佛教教育的現代性

在現今全球「宗教重返」的現象中,
佛教面對不同的社會需求與期待,
必須提出適應現代的因應方式,
佛教人才培育的方向和方式為其中關鍵。
聖嚴教育基金會邀集學者專家,
探討各國佛教教育現狀,並提出建言,
為漢傳佛教教育提供借鏡與省思。


▲在全球「宗教重返」現象中,對於佛教如何回應時代及人心需求,在第三屆近現代漢傳佛教論壇中,展開精彩的探討。(李東陽 攝)

◎釋演化

由聖嚴教育基金會主辦的「第三屆近現代漢傳佛教論壇」,於二○一七年十二月二十二、二十三日,假臺大集思會議中心舉行。除延續第二屆引發熱烈回響的漢傳佛教教育主題,更將視野放寬至日、中、韓、泰等,從共同面臨的課題中,探索可能的開展與契機。

二十二日上午的圓桌論壇,由兩岸三地四校的代表: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院長萬金川、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副教授宣方、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主任果暉法師進行交流對談,並由政大哲學系教授林鎮國主持。

林鎮國首先提出三十年來備受關注的「宗教重返」(Resurgence of Religion)現象,禪修、靈修活動蔚為風潮的同時,宗教也成為問題中心,衝突、恐攻事件頻傳,顯見在全球化中,宗教不只是個人修行問題,宗教教育更是其中關鍵。


▲同樣經歷現代化過程的東亞國家,佛教教育面臨共同的課題,必須相互交流,探索未來的開展與契機。(施純泰 攝)

在深入各國佛教教育之後,佛光大學人文學院院長蕭麗華以「禪宗公案的人文主義精神」為題,反思禪宗公案呈現的精神,引發熱烈討論。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廖肇亨指出,禪宗師徒語錄如「啐啄同時」、「不重久習,不輕未學」隱含的教育哲學,極具啟發性與創造性;聖嚴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楊蓓也表示,禪宗的批判與創造兩項特質相加即是創新,對傳統加以檢視,並經由跨領域的合作創發,才能與時俱進。然而,宣方也提醒佛教中的「默會」(Tacit Knowledge)傳統,是要為師者不斷減法,尊重內在的創造性,因此應思考以啟發性的方式進行教育,在契機之外,義學研究則是不變的根本,本立而道生。

最後的綜合討論中,中華佛研所所長果鏡法師表示:「每個國家的佛教教育都有其各自隱憂,也有共同的問題,但可貴的是能夠如此無私地分享討論。」法國多學科佛教研究中心主任汲喆則提出三個信心:對法鼓山的教育學術定位有信心、對臺灣的宗教環境有信心,並對漢傳佛教有信心。然而,學者們也一致認為漢傳佛教應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因此佛教教育的規畫,須有著眼世界整體需求的未來視野。

承續太虛大師及東初老人,聖嚴師父以「今天不辦教育,佛教就沒有明天」的悲心,致力推展佛教教育,除以恢宏的高度和氣度,延請國內外一流學者打造中華佛研所,培養學術人才外,二○○一年創辦僧伽大學時,更期許培養出「洞悉新時代的要求,足以代表漢傳佛教的精神與內涵,並在國際宗教界和學術界占有一席地位的僧眾人才。」至今回望,這樣的遠見和理念仍是擲地有聲。

公案式的教育省思

◎釋智如

教育是一種介入,是一套植入木馬的過程;方法是溫柔的暴力。」萬金川老師開場的這句話,氣魄萬千卻率直促狹,順著這樣的邏輯,或許可以說,佛陀是最和平的顛覆者、論壇是沒有答案的最佳解答……這麼說,只是想呼應這次論壇中不斷提到的佛教教育的諸多矛盾。

矛盾,才能意識到思想的局限,才會期待打破僵局,聽到不同的聲音,然後歷經一連串的推翻、思惟、建立、再推翻、又思惟、重建立的過程。尤其現場聚集了多位專家學者,聆聽到多面向且厚實的實務經驗及研究,更讓人感受到深刻、殷切的愛護與願景。

其中,屢屢被提及、並試圖平衡的,是佛法的超越性及人間化。超越性是佛法之所以能帶領人們超越自身局限的最佳工具,而人間化試著將佛法教理融入生活與生命的血液中,如何讓它發揮最強作用?

不同面向的討論在論壇中來回穿梭:強調入世化俗的出家人,如何保持正見及僧格不被模糊;當傳統的佛學研究無法對當前社會問題,進行深入且細膩的描述、解釋時,如何補足;面對人們所渴望的心靈提昇及安定,如何回應……

在反覆地探討中,看似不斷地挖掘現代佛教教育的矛盾及難題,同時也刺激我們的反思。論壇最後,焦點也回到了「漢傳佛教的主體性」。印度佛教進入中國後所形成的漢傳佛教,歷經了種種演化及適應過程,但依舊保存佛教最根本的精神。

聖嚴師父說:「它在任何一點上,都可以四通八達,絕對不會在講這個部分時,與其他部分產生矛盾、衝突,這就是漢傳佛教的智慧。」愈珍貴的價值,愈會在深刻討論中,益發彰顯。

東亞各國佛教教育現況

◎文/釋演化、釋演真.圖/李東陽、施純泰

日本 三一一震後宗教需求與期待


▲山口弘江分享禪修課程受日本大學生歡迎的現象。

日本駒澤大學佛學系副教授山口弘江分析,日本可說是實踐佛教教育最興盛的國家之一,有學者指出「佛教教育是日本教育的主體」,至今從幼稚園到大學,有許多是由佛教宗教法人營運。由於日本《憲法》第二十條規定「信教的自由」及「國家及其機構,不得從事宗教教育及其他所有的宗教性活動」,加上多數日本人沒有特定信仰,因此,基於經營需求,這些佛教教育機構並不以弘法、培養佛教徒為目的。

然而,日本三一一大地震發生後,宗教及臨床宗教師——在醫療機構或福利設施等場所從事公共服務的宗教人員——開始被正視及討論。與這個現象相關的是,山口副教授提到任教的駒澤大學,原本以培養曹洞宗僧侶為主,在現代化潮流中,已成為有七個學院、二十餘個系所,一般生人數超過一萬六千人的大型教育機構,其中,以僧侶培養為主的佛教學院,人數僅約八百人。近年來,禪修課程廣受非佛教學院學生歡迎,校方為此還增加開課。

泰國 僧侶的社會參與及女性議題


▲劉宇光探討泰國佛教教育,如何培養僧侶的公民意識。

上海復旦大學教授劉宇光指出,大部分上座部佛教國家都是佛教社會,公共領域所有環節都與佛教相關,當社會發生重大轉折,不論社會或僧團,都期待佛教扮演重要角色,這是異於漢傳佛教之處。另一個相異處,在泰國的傳統社會中,僧團教育即等同國民教育,出家是去受教育,還俗則表示學習告一段落、回歸社會,而被普遍接受。

以摩訶朱拉隆功僧伽大學為例,學生除了以佛學及佛教研究為共同基礎外,另有自己的主修科目,如社會學、人類學、政治學、經濟學等,內學與現代教育做了相當程度的整合。這是因為泰國僧團理解到現代僧人在從事服務時,更需要現代人文與社會科學的相關知識,這樣的取向也培養了僧侶的公民意識。

一九七○年代初,摩訶朱拉隆功僧伽大學爆發兩萬人的大型學僧運動,導火線是學僧下鄉服務時發現國家農業政策偏差,導致農民生活困境,因此在主張僧團教育改革、僧團權利結構改革之餘,要求制定更為公平的國家農業政策,以維護農民權益,這樣的主張終獲政府及僧團總部所接受。劉宇光分析,泰國僧侶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為農民子弟,因此泰國農民問題,與其切身相關。

然而,劉宇光也疾呼關注泰國僧團嚴拒女眾出家的態度,在農村自足經濟被現代經濟衝垮的現代化處境下,這意味著斷絕農村年輕女性受教育的機會,使得她們無從改變命運,並加劇了泰國的社會問題。

韓國 佛教與佛教教育需與時俱進


▲朴永煥指出,韓國的佛教教育亟需走入年輕族群。

東國大學教授朴永煥談到,韓國佛教最大宗派曹溪宗的僧伽基本教育機構,主要有三個體系:東國大學佛教學院、中央僧伽大學,以及僧伽大學,包括:叢林或大寺院裡的講院、禪院。前兩者為教育部承認的正規教育課程。

朴教授說明東國大學為因應時代需求,除了紮實的佛學與佛教相關科目,另開設「冥想音樂的理解」、「冥想與兒童青少年發展」、「現代瑜伽」等課程,並為學生的未來出路提供五套主修科目,包括「學問繼承」、「布教活動」、「宗教行政」、「冥想心理」及「瑜伽指導」,另設立「社會福利學系」;而中央僧伽大學開設的「文化財學專業課程」,如「文化財保存科學」、「佛教無形文化」、「佛教工藝」等,成為該校最具特色的學科,這是因為韓國主要的文物,幾乎都是佛教界所有或與其相關,這些科目將在韓國佛教文化保存和繼承上,發揮相當大的作用。

然而,韓國三百三十三所大學中,佛教創辦的大學僅九所,顯示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此外,二○○五年至二○一五年十年間,韓國佛教人口從一千萬降至七百萬;對大學生所做的佛教形象調查,反映出大學生普遍認為佛教是反科學、反未來、保守落後的。因此,如何讓佛教及佛教教育與時俱進,走入年輕族群,成為當前韓國佛教重要課題。

中國 宗教急速復興的隱憂


▲宣方觀察大陸佛教教育的發展,提出具體建言。

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副教授宣方,以深入的政、學、教交流經驗及視野,觀察了文革以後大陸佛學院教育的發展,特別是大陸佛教整體發展對於佛學院教育的制約,以及頗具大陸特色的政、教、學協同作業。整體而言,急遽的社會轉型,提高了社會各階層的宗教需求,然而文革後佛教仍處於恢復階段,僧眾人數相對不足,使得佛教界對於僧教育的要求為速成、大量,以解佛教復興之急,因此,僧人素質參差不齊;應用型、速成型的導向,也使得教育理念難以貫徹。

針對以上問題,宣方向政府提出了許多具體的政策建言,如統一規畫、一綱多本、引進教材、統編教材、師資培訓等;但殷切期盼的,還是佛法最重要的根——僧團自身由內而外的壯實:僧格穩固、聞思圓滿、正見確立。

臺灣 佛教研修學院的轉型與契機


▲鄧偉仁就學術與宗教實踐,思考臺灣佛教教育的方向。

法鼓文理學院副教授鄧偉仁從西方佛學研究的學術史脈絡,以及佛教義學傳統,對應臺灣「佛教研修學院」的發展,並就學術與宗教實踐兩個面向,思考臺灣「佛教研修學院」的轉型與契機。

以「歷史文獻學」為主的研究範式,影響日本及臺灣的佛教學術風格,但其中潛在的問題包括:以印度為中心,忽視其他地區的佛教傳統;忽視佛教元素的研究,如銘文、考古、藝術、儀式、社會實踐等;將豐富多元的宗教化約為經典;佛教文獻學獨樹一格的學風與專業,與其他學科對話困難。

鄧偉仁指出,以培養宗教師為目標,理想而完整的佛教教育,應該具備學術與修行兩個層面,包含:一、教理:佛教宗教師的根本基礎;二、跨宗教、跨宗派的認識:了解佛教殊勝處,並能與其他宗教對話、合作;三、宗教實踐專業:自利利他的修行與生命關懷;四、佛教的社會介入:宗教團體作為公民社會的一分子,不自外於社會,而能以佛法智慧,提出改善社會制度之對策,並在重大社會議題上,提出智慧闡述。

如此規畫將使佛教學院不僅是大學的一個佛教學系,更能兼具佛教學術專業,體現宗教社會責任,甚至與國際佛教接軌合作,貢獻國際社會。

【聖嚴教育基金會「第三屆近現代漢傳佛教論壇」】
宗教重返 漢傳佛教教育的現代性

公案式的教育省思
【東亞各國佛教教育現況】

日本 三一一震後宗教需求與期待


泰國 僧侶的社會參與及女性議題

韓國 佛教與佛教教育需與時俱進

中國 宗教急速復興的隱憂

臺灣 佛教研修學院的轉型與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