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者之師 緬懷陳伯璋教授

從一九九三年親近聖嚴師父修學佛法,陳伯璋教授一路護持興學大願至今,
今年獲頒法鼓文理學院榮譽教授聘書時,更發願未來繼續奉獻,
詎料竟因病驟逝,令後人緬懷不已。

◎釋惠敏


▲1998年7月28日,法鼓人文社會學院正式成立創校董事會,董事們合影紀念這歷史性的一刻。前排左起:太子建設公司副董事長莊南田、時任花蓮師院校長陳伯璋、中研院院士吳京、中研院院士楊國樞、聖嚴師父、中研院院士李亦園、時任政治大學校長鄭丁旺、時任中華佛研所副所長惠敏法師。(本刊資料)


▲陳伯璋教授獲頒榮譽教授聘書, 與方丈和尚合影。(李東陽 攝)

法鼓文理學院前學群長陳伯璋(一九四八~二○一八)榮譽教授五月十三日凌晨因為心肌梗塞送醫院急救,上午二時三十分往生。老師與法鼓山創辦人聖嚴師父之大學院教育因緣甚深,其學問與德行令人緬懷,我們虔祝他早日乘願再來。

今年四月八日,法鼓文理學院校慶,承蒙老師慈允,讓我們有榮幸舉行榮譽教授頒贈典禮。伯璋老師之獲頒感言:「跟法鼓山的因緣,要感謝在座的臺灣大學陳宏宇教授,一九九一年我們從英國倫敦大學回來,由他引薦會見師父,所以跟師父開始結緣,接著要籌設法鼓人文社會學院,這十多年來陸陸續續參與籌設工作,提供意見,這段因緣感謝師父,一九九二年在我擔任花蓮師院校長期間,親自至花蓮瑞穗為我皈依,此殊勝感念在心,與師父結的緣,能夠不斷地繼續,不斷地護持。」

從一九九三年開始,老師擔任學院籌備與規畫委員,篳路藍縷,功不可沒。一九九八年開始擔任人文社會學院董事,除了提供教育專業指導之外,也參與護持法鼓大學義賣活動,以及二○○一年陪同聖嚴師父訪問桃芝颱風南投災區,撫慰災民,深入基層。

老師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博士、美國密蘇里大學與英國倫敦大學博士後研究。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校長、淡江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主任及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講座教授。老師著作等身,具備多元與創新思維,首開國內「潛在課程」研究之風,倡導「課程美學」,重視引領師生產生深刻的體驗;引進英國之「理念學校」的概念,邀集另類學校、特色學校和創擬學校的教育工作者,分享理念與實務,突破升學導向的教育型態,是教育政策的實踐家,被尊稱為「寧靜致遠:教育者之師」。

至二○一四年,法鼓人文社會學院與法鼓佛教學院合併為法鼓文理學院。老師願意鼎助敝人擔任校長,自己擔任人文社會學群學群長,帶領生命教育、社區再造、社會企業與創新、環境與發展等四個碩士學位學程的開展,深受師生愛戴。

老師很認同本校所提倡「博雅教育」校園文化:「博」學多聞(終身學習),「雅」健生活(身心健康),他常謙稱自己的健康學分沒有修好,因此不得不於二○一七年夏天辭學群長職務,專心調養身體。

師母盧美貴是幼兒教育界知名的學者,伉儷情深,獨子陳子軒是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新聞與大眾傳播博士,也在大學任教,可說是教育世家,薪火相傳。如今,陳伯璋老師雖然示現無常迅速之教,但其無私奉獻的無盡願力,引導我們追隨與學習,或許就是無量化身再來。

如夢如戲 法住法位

◎果東法師

近年常有世界各地的佛教團體來訪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即使來訪者的傳承系統有別,大家所關注的議題則相當一致。我們經常談起的,一個是關於佛教道場的現代化,一個是道場修行的傳承。至於團體負責人的產生制度,以及當任者的心路歷程,也見於訪客備感興致的話題之列。

就有一位韓國比丘問我:「擔任方丈,最困難的是什麼?」我說:「沒有困難。」此非狂妄自大,而是分享方丈執事心境。我並沒有個人想做的私事,唯有應團體與社會大眾需要之事全力以赴,從中學習扮演好「方丈」角色,不自以為是,不獨斷而行。

「方丈」是僧團交付的執事任務,只是現階段由果東領執。法鼓山是眾緣和合、眾願成就、眾人凝聚的團體,行菩薩道是我們共同的承諾。只要僧俗四眾凝聚向心力,同心同願,即使遇到逆境,也能冷靜沉著,以耐心毅力去克服處理,因此我說沒有困難。

方丈的職責,是依循創辦人聖嚴師父的教導,與僧俗四眾共同推動理念。對於各界建言及社會大眾關注的議題,則從教團整體能力資源考量,適時回應。我們必須感恩社會各界對法鼓山的愛護及指教,實含有對師父「愛屋及烏」的感念。至於指教,有針對我個人的建議,有對團體發展的寶貴意見。針對我個人的指教,我願虛心接受,有則改之,無則避免。若就團體指正,且為重要建議方案,則由方丈召集教團決策機制列案討論,建立共識。

法鼓山是以理念領導,而非個人領導的團體。方丈的「接位」,不是接受權位,乃是法住法位,只有服務與奉獻的義務,絕無權力或權勢之爭。而我個人於此階段性任務,只有盡心盡力,隨緣努力;轉化壓力,成為助力。當任期屆滿,退位方丈即是清眾,由僧團另外賦予新的任務;執事不同,服務與奉獻的本分則是一致。

面對一切順逆因緣,謹慎積極地妥善處理,進而改善、跨越困境,是我多年累積的心得。正如人生如夢如戲,而如夢如戲的人事物,卻都是成就我們發菩提心、行菩薩道,邁向成佛的資糧。

(摘錄自《福慧好當家》)

生命自覺營心得

得到自己的答案

◎莊常純
▲(李東陽 攝)

上山之前,對於「一生一次的出家」,戒慎恐懼。就像新手爸媽翻遍育兒手冊那樣,爬梳所有心得,深怕有所疏漏,畢竟只有一次,要做足準備才好。但後來放棄了,拜讀他人參加心得,除了對活動走向有大略認識外,很多人口中或深或淺的體會,反倒成了蔓開的枝葉,遮去了看見天空的視野。

回過頭來,又有何能分享給正在閱讀的您呢?這讓我思忖:希望分享自己最深刻的經驗,讓這分生命感受的力量,回饋給有緣人。

對於出家,一直存在著似有若無的幽微情感,清楚自己情執難斷,但仍會不時問自己:「出家對我的意義是什麼?」營期過了幾天,身心漸上作息軌道,開始恢復拜佛的習慣。以往拜佛是因為喜歡過程,無論懺悔也好、感恩也罷,或只是想跟佛菩薩說說話,體驗心「安」下來的過程。這次,營主任常寬法師說了一句「行者要多拜佛」,所以想體會以「行者」身分沉浸在佛法中的感覺。後來的日子,內心踏實不少。

座談會上,法師們分享出家因緣,談到了出家前的感情,令我非常意外。原以為應該無罣無礙才能出家當法師,然而就像聖嚴師父早齋開示中所提到,出家修行的第一步就是修「梵行」,修梵行要有出離情網的心。對於之前的誤解,一方面好慚愧,一方面又好像解開內心的結,原來面對人的通性時,出家是「從地面決心飛起」的過程,那份「決心」與「出離心」的鳥跡路徑,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本著想探究生命的答案而來生命自覺營,十一天中,得到自己的答案:「生命裡的自『覺』,是出離心的力度。」自覺營就像是「多面鏡」,不同的人踏進去,所見也有所不同。只要將自己全心投入,就能在鏡中看見屬於自己的答案。

送彼此一份禮物

◎黃演光

參加生命自覺營需要福報,等了七年,今年終於可以參加,心裡很感恩。

記得朝山前一晚,法師說:「大家很有福報,明天朝山會有雨。」順境、逆境,在法師眼裡,都是好環境。隔天一早,外面很冷,天色還黑,我們穿著透明雨衣出發。空氣很清新,雨很細密,山道兩邊,有義工冒雨隨行守護,一起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聽著清脆的法器聲,在寂靜的山上響起,我們虔敬拜下。當身體彎下、手貼地上的那一刻,感覺到大地的氣息。手觸著冰冷雨水,額頭貼著冰涼地面,那一刻,心裡很溫暖。

感恩之夜前,法師帶小組圍坐分享,「你們能聚在一起真的很有緣,要送彼此一份禮物。」法師讓我們先說一個自己的優點,其他人再說一個優點。過程中,發現原來大家都能找出彼此的優點。人與人相處,一開始就不需要貼標籤,真誠相待、體諒對方、發現優點,就會看見每個人的好。分享完彼此優點,再看對方的時候,感覺每個人都閃閃發光,彼此能在一起,感覺特別幸福和幸運。

生命自覺營不同於大學時的軍訓課程,軍訓是鍛鍊身體,要求服從命令與指示。自覺營則有足夠的時間,安靜地與自己相處、反省思考,有精神食糧、有方法,讓我們了解改變自己的好處,認識佛法及修行的好。記得上課聽到一個例子,有個小孩弄傷了手,懂得找藥水膠布貼傷口,因為家長教了孩子怎麼保護身體。然而當心靈受傷了,卻沒人教我們怎麼護理,在這裡,我們可以找到答案和方法、找到需要修改的地方,找到定課和方向,對自己的未來,更堅定有信心。

「萬丈紅塵心不染,空谷無人水自流。」這是營主任對大家的勉勵。真正的改變需要每天不斷地練習,也許做了不一定馬上看到效果,但不做肯定沒效果。

不將我放進去

◎王果智

幾個月前家中的「老大人」說:「我睡的木板床太小太硬,一夜都不能翻身,全身痠痛。」孩子請師傅替他的臥室整修,也放置了有名的「高廣大床」。

不久他說:「彈簧床睡得臀部很痛。」孩子馬上替他再加一塊海綿墊。過了幾天他又有話說:「床太軟了,睡得我全身又痠又痛。」孩子又撤走了高廣大床,放上木板大床。

為著一張床折騰了老半天,怎不讓人生氣,我忍不住怪他無理取鬧。後來看了聖嚴師父《完全證悟》這本書,師父說:「除了我們自己之外,真的不能埋怨任何人或任何事。」給了我當頭棒喝。

一直以來我總是埋怨、怪罪家中的「老大人」,看到他為著一張床翻來覆去,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如意,我真是生氣,然而師父說:「障礙其實只是心中的問題。」「只要有『自我』意識就會有障礙。」原來我把「我」放進這件事了。

書中又說:「如果沒有一個『我』去製造和體會障礙,障礙是不存在的。這就是最高境界的無分別。」以前我會很生氣,但生氣一點好處也沒有,我知道「我」錯了,要記住把「我」抽出來,就會少煩少惱,日子也會好過得多、快樂得多。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感恩「老大人」給我磨練和成長的機會,也很感恩聖嚴師父的教誨,他留下的法身舍利無窮無盡,仍然繼續教導我們、勉勵我們。

教育者之師
緬懷陳伯璋教授
【福慧好當家】
如夢如戲 法住法位
【生命自覺營心得】
得到自己的答案

送彼此一份禮物
不將我放進去
教師心靈環保自我成長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