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清淨心建設淨土
2018大悲心水陸法會圓滿 全球信眾同心發願分享佛法 實踐環保 淨化社會

▲送聖時,方丈和尚果暉法師(中)帶領大眾發願弘揚漢傳佛教,邁向菩薩道。(李東陽 攝)
【釋演化/綜合報導】「我發願:盡形壽修學佛法、護持佛法、弘揚佛法、廣度眾生,為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成就人間淨土而努力。」法鼓山第十二屆大悲心水陸法會,於去年(二○一八)十二月二日送聖圓滿,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帶領全體僧眾,與現場近七千名信眾、義工共同發願,鏗鏘有力的誓願,在莊嚴的壇場中共鳴迴盪,展現四眾佛子建設淨土的願心。
「人間的淨土,應該是在每一個人的家庭裡面,每一個人的生活環境裡面。人間淨土,一定是從人的內心開始。」送聖影片中,聖嚴師父的開示,揭示人間淨土的起點,乃是每個人的內心;壇場,不只在法會裡,更在生活的每個角落:「你我心清淨,處處是淨土。」
法會於十一月二十五日啟建,首次於總壇說法的首座和尚惠敏法師,即以「儀軌深廣化,生活儀軌化」勉勵大眾,若能以壇場中迎請法師的恭敬心,對待生活中的每一個人,將儀軌、佛法延伸運用至日常生活,時時恭敬、感恩,並與無常、無我、涅槃寂靜三法印相應,即能擁有清淨法喜,並以此培養大悲心。

▲水陸法會最後一天,四眾弟子齊整邁步至聖壇送聖。(廖順得 攝)
走過大環境令人憂心不安、紛爭不斷的一年,水陸法會現場的清淨安定,是許多人共同的心之所嚮,除了臺灣各地之外,每年皆有信眾專程從海外回來,如香港、新加坡分別組團回山參與;全程精進與會者的年齡,從十一歲橫跨至一百歲。八天七夜的法會,親至壇場或參與全球四十六個分處連線共修者約三十五萬人次,雲端祈福約有七十五萬筆。超過一萬五千人次的義工,使萬行壇成為法會中人數最多、遍布最廣、最早啟壇、最後圓滿的壇場,更是經典中菩薩精神的人身示現,帶給共修者最真實溫暖的觸動。
從二○一六年第十屆水陸法會至今,青年院第三年帶領法青參與送聖行列,各個壇場也不乏青年參與的身影。許多人為親人祈福、超薦而來,卻得到佛法意外的受用,王得丞表示:「送聖時看著動畫,想到在這紛紛擾擾的紅塵,還有個地方、還有方法,可以讓我們離苦,就覺得很感動,佛法確確實實是用來修持的。」
本屆水陸法會在歷來難得的溫暖冬陽中圓滿,卻是地球提出的警訊,方丈和尚呼籲:「這時候更需要實踐聖嚴師父提出的『四種環保』――自然環保、生活環保、禮儀環保,以及最重要的心靈環保。若有更多人運用佛法、修行佛法,世界將會不一樣。雖然參加法會約有三十五萬人次,但全世界有七十億人口,如此懸殊的比例,顯示更需要我們共同發願,推廣佛法、利益人間。」這即是二○一九法鼓山的年度主題「好願在人間」的意涵。
「法鼓山二○○五年落成,二○○九年聖嚴師父即捨報圓寂,所以法鼓山是為誰創建的?」方丈和尚指出,師父為成就眾生而創建法鼓山,因此,「身為弟子的責任,便是將師父念茲在茲的漢傳禪佛教發揚光大,傳播到全世界每一個角落」。(更多內容請見二、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