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法總會方丈和尚地區巡迴關懷

中永和鼓手 發菩薩悲願

千歲團 中生代 小菩薩 三代鼓手承先啟後 互勉「雙修福慧,和敬四眾」


▲方丈和尚與雙和分會三代鼓手相聚,感恩三十多年護法弘法歷程。(雙和分會 提供)

【本刊訊】二○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護法總會雙和分會一早喜氣洋洋,傳承三代的悅眾團隊以雀躍及感恩心迎接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及護法總會常賡法師、總會長張昌邦一行人。從千歲團、中生代到小菩薩的熱情參與,展現分會承先啟後學佛護法、弘法利生的信願行。

小菩薩活潑逗趣又認真的舞獅表演,為活動揭開序幕;接著在千歲樂團大小提琴樂聲中,大眾齊唱〈我要發菩薩悲願〉:「菩薩的誓願有多深,我也要發多深,菩薩的慈也深,菩薩的悲也深,我要發菩薩誓願……」這首佛曲由方丈和尚填詞,大眾和合的歌聲道出佛子心聲,引起張昌邦總會長共鳴,表示一進場就感受眾人的用心與熱情,勉勵悅眾多參與總會舉辦的課程,更要實際去做,精進自己,成就他人。

方丈和尚感謝張總會長、正副轄召、召委、捐贈道場的黃秋良賢伉儷及黃幼菩薩,與歷年所有悅眾的護持與奉獻,並開示在家菩薩在大乘佛法中非常重要,觀音、文殊、普賢菩薩都是現在家相,維摩詰居士也是在家身。「任何身都可以接引眾生學佛,只要心與佛菩薩在一起,就是和佛菩薩的慈悲與智慧在一起。」

大眾也一同回顧分會三十多年來的發展歷程。一九九○年起,中永和即有信眾推廣法鼓山的理念、護持道場,但未有固定共修場所;九二年成立信眾組織,輪流於各信眾家中討論佛法。爾後陳水田、王倫德、蕭元丁菩薩先後出借場地供大眾使用;九七年發動聽經專車,帶大眾到農禪寺聽師父講經。直至一九九八年黃秋良菩薩提供中正路房舍,嗣後辦理捐贈,自此才有了固定場地,即分會現址。

「雙和是『雙修福慧,和敬四眾』;分會是『分享佛法,與法相會』。」聆聽資深悅眾魏玉全、陳燕玉、林沛涵分享追隨師父學佛護法的心路歷程,以及黃秋良捐贈道場的因緣,眾人彷彿回到人力物力維艱的學佛時代。從夜半鐘聲到路燈下的會後會,篳路藍縷的開創過程,令在場人士動容,方丈和尚也擦了好幾次眼淚。現任召委盧宛平分享各小組運作現況與創新作為,並帶領團隊發願:生生世世學佛護法,發菩提心,廣度眾生。從淨化自心開始,一步一處人間淨土。

分會場地不敷需求,大眾期望購買新會址,方丈和尚以「直心是道場」,勉勵大眾心時時和佛法在一起,任何地方都是道場,要先評估現有分會是否充分利用,至於有無新道場則隨順因緣。

面對疫情,方丈和尚勉勵用佛法的力量來影響世道人心,最好的方式是做定課,細水長流不間斷,就能體會修行的好處,並以甘露法水御守為結緣禮,祝福大眾「平安自在」。


▲法青鼓手演出當年的熱血學佛青年,回首雙和地區篳 路藍縷的護法歷程。(雙和分會 提供)

歲末關懷

全臺送暖 凝聚善願


▲歲末關懷凝聚各界善心,透過義工將溫暖與祝福送給關懷戶。(紫雲寺 提供)

【本刊訊】寒冬送暖,法鼓山慈善基金會「歲末關懷」自二○二○年十二月起陸續於全臺各地舉行。十二月下旬至今年二月初,中、南、東部區域接力關懷,傳遞溫暖。除了凝聚社會各界的善心願力,致贈物資與慰問關懷;並舉辦祈福法會、手作活動等,讓受關懷戶提前感受年節溫馨,學習安心之道。

十二月二十日,東勢共修處以〈我為你祝福〉佛曲帶動唱揭開序幕,義工菩薩帶領受關懷戶一起舞動、暖和身體;長期參與「兒童故事花園」的小菩薩獻上音樂演奏;鋁線手作老師王秀英、多肉植物達人鄭麗蓉,帶領大家在手作中體驗靜心。豐富精彩的活動結束後,演瑞法師期勉大家:「生活中起煩惱時,隨時回到呼吸,或默念佛號,幫助自己安心,定能迎向平安自在的一年。」

「讓我們一同為二○二一年許個好願。」二十七日,新竹精舍舉辦點燈祈福、「心靈彩環」手作,副寺常湛法師鼓勵受關懷戶一同發願與祝福,期許用光亮溫暖人間,讓眾生離苦得樂。慈基會會長柯瑤碧也親臨現場,除了感謝地區義工的奉獻,更與大眾共勉:「用慈悲待人,用智慧安心。」帶著女兒一同參與活動的黃淑慧,雖罹患癌症,仍正面期許自己有能力抵抗疾病,也鼓勵將從護專畢業的女兒,以法鼓山義工為榜樣,未來以護理專業為社會大眾奉獻心力。

南臺灣的弘法重鎮高雄紫雲寺,法師與義工提前布置場地、整理物資,於元月九日,迎接高雄各區二百多戶受關懷家庭,並分享「平安自在」春聯。「每個月最盼望師兄、師姊的探訪,有人關心在乎的感覺,真好。」來自旗山的受關懷戶溫馨地說,藉著歲末活動,換他來向師兄、師姊祝褔和感恩。紫雲寺表示,每人發揮一份小小力量,就能成就冬令送暖的善願,邀請大眾隨喜參與護持。

與偏鄉學童攜手成長

法青義工關懷三峽區的偏鄉小學 陪伴孩子學習心靈環保


▲法青隊輔帶領成福國小學童製作防疫酒精,守護自己和他人的健康。(羅尤娟 攝)

【本刊訊】讓心靈環保的種子,在偏鄉孩子的心中發芽!元月十六日,法鼓山世界青年會二十多位隊輔及義工,前往新北市三峽區的偏鄉小學,帶領二十多位幼稚園至國小高年級的學童製作防疫酒精、學習處理情緒、培養團隊合作與專注力,不僅啟發了小朋友的善心,關懷活動中,法青們也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正值疫情期間,活動一開始,法青隊輔便教導學童製作防疫酒精,守護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至於心靈的健康如何守護?法青們合力演出繪本話劇《暴跳牛的心情罐子》,引導小朋友們:當生活中遇到一連串不如意的事,以致心情不佳、脾氣煩躁時,先把心靜下來,讓不好的情緒沉澱。接著帶領小朋友製作心情罐子,將代表繽紛、光明的彩粉亮片加入罐子裡,學習保存每天的好心情。

午齋後,法青帶著小朋友進行闖關活動,考驗學童們的合作精神,並培養專注能力,活動圓滿後,並帶著小朋友一同收坡善後。

第二次參加關懷偏鄉校園活動的吳宙益分享,與學童互動中,讓他想起自己小學時頑皮好動,帶給老師不少麻煩,幸好有輔導老師及愛心姊姊的關懷,讓他感受到愛與溫暖,也因此他在國小六年級時便發願:「以後也要像愛心姊姊一樣溫柔照顧他人。」他表示,關懷陪伴小朋友是一個善緣的啟動,照亮他人也點亮自己,讓小朋友的善心種子慢慢發芽,自己的慈悲心也在當中慢慢增長。

李孟恒則在參與話劇的演出中,看見了自己。他說在戲裡,自己演出安撫他人的長者,戲外卻有著揮之不去的煩惱,「戲裡教人平靜,戲外卻不能安撫自己,實在演得很心虛。」他感受到生活中,自己有心口不一的矛盾,卻也從中覺察:「怎麼還在讓自己的心受苦?」從不同角度的省思,讓他開始帶著平常心去看待、寬容自己,並藉著矛盾的對照,給自己反省與成長的機會。

人基會2021年「家長陪伴成長課程」

翻轉代代相傳的親子互動


▲學員在「家庭雕塑」體驗中進行角色扮演,模擬親子問題發生時的情境,觸動了學員的心。(人基會 提供)

【臺北訊】父母與小孩互動溝通時,是否還存在原生家庭的影子?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新年度「家長陪伴成長課程」,元月十日於臺北中山精舍舉行,邀請專業心理師許麗月以「翻轉代代相傳的親子互動模式」為題,帶領二十八位家長、十六位小朋友,一起拉近新世代的親子關係。

「改變是可能的,必須先從認識自己、整合自己開始;而改變的契機,就是從培養自我覺察開始。」許麗月以「薩提爾模式」的溝通理念,鼓勵學員每天找一段自我沉靜的時間,讓情緒安定下來,放緩對事情的反應速度。尤其是面對孩子情緒失控時,身為父母更應該冷靜下來,優先處理孩子的情緒,而不是孩子的失序行為。

許多父母深受坊間教養書籍影響,認為應尊重孩子,與孩子建立像朋友的關係,以致「家長」角色趨於模糊。許麗月表示,父母具有教養責任,必須先做好「家長」這個角色,讓孩子有依循的安全感,再學習跟孩子做朋友。

課堂還安排「家庭雕塑」體驗,針對學員的提問進行情境模擬,由提問的學員扮演自己,其他學員扮演家庭成員,模擬問題發生時的情境。當模擬過程靜止時,逐一詢問扮演學員內心的感受,從中理解當下內在的想法、反應在外的行為,以及對待子女的方式,其實都深受原生家庭的影響。

「家庭雕塑」深深觸動了學員的心,許多家長因感同身受而流下眼淚。許麗月期盼藉由體驗活動,引導家長認識自己的成長經歷,試著去理解家人行為背後的意義,以同理心接納彼此的差異,進而覺察、改變自己,才有機會改善與下一代溝通互動的模式。

齋明別苑心光講堂

陳月卿分享健康從心開始

【江欣怡/桃園報導】元月十日下午,齋明別苑舉辦今年首場「心光講堂」,邀請知名主持人暨養生達人陳月卿,以「從心開始:每天清除心靈癌細胞」為題,分享飲食與修行對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陳月卿為《大法鼓》節目主持人,在節目中與聖嚴師父一問一答,不僅為初學佛法的人解惑,也帶給她遭逢困難時的轉機。曾是媒體人的她,不諱言工作壓力及內心習性引發身心問題,師父一句「眾生顛倒,集苦以為樂」,激發她對佛法的好奇,開始思考人生常以為的樂,其實本質是苦。

三十年前,陳月卿的先生罹癌,面對另一半生病,她體會到一般人入口為樂的大魚大肉,或許就是苦的來源,這讓她體會到佛法對心靈的轉化,並深究健康的飲食習慣。她慶幸能在生命轉彎處認識佛法,得以安定身心,也力行新飲食法協助先生成功抗癌。

「修行不只在禪堂內,吃飯、走路,都要活在當下。」陳月卿說吃飯也是修行,每一口進入體內的食物都很重要,因此她推廣許多健康的飲食觀念,包括:吃食物不吃食品、改變烹調方式、多吃蔬食、每口食物細細咀嚼等,影響許多讀者與觀眾。擔任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長後,她希望傳達正確的飲食觀念,減輕癌友痛苦,「這也是我在師父捨報後所發的願。」

陳月卿請眾人時時不忘將佛法用在生活上,微笑呼吸、正面思考、學習利他,再加上正確的飲食觀,日日都會是好日。

【護法總會方丈和尚地區巡迴關懷】
中永和鼓手 發菩薩悲願

【歲末關懷】
全臺送暖 凝聚善願

與偏鄉學童攜手成長

【人基會2021年「家長陪伴成長課程」】
翻轉代代相傳的親子互動

【齋明別苑心光講堂】
陳月卿分享健康從心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