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讀書會帶領人線上培訓

播撒心靈成長種子

普化中心於10月2、3日舉辦「心靈環保讀書會帶領人基礎培訓」首場線上課程,110位星、馬、港、泰、澳洲五個地區新手帶領人在雲端共學,共讀聖嚴師父書中法寶,學佛路上相互扶持。

帶領智慧 處處好用

◎宋姿瑩(泰國)

泰國疫情未見好轉之際,感恩法鼓山精心設計「心靈環保讀書會帶領人培訓課程」,透過網路連結,讓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港、澳洲及泰國,愛讀書愛閱讀的我們,共同結下了一個相互學習及智慧交流的大好因緣。

第一天課程,普化中心副都監果毅法師就聖嚴師父的著作與思想,做了詳盡的解說與導覽,如此貼近師父知識法寶的同時,亦著實地一步步引領學員進入方隆彰老師指導的課程裡。方老師的開場,直接對如何做好一位讀書會帶領人應有的帶領智慧與技巧,以及對參與者全程身心的照顧,做了細膩的指導。

「共學的過程中,每一位參與者都是老師。」稱職的帶領人是催化者、傾聽者、陪伴者、身教者,非指導、非解惑者的角色,並使每位參與者皆能在無壓力且安全開放的環境下,做經驗發表與心得回饋,藉由共學過程,有自願、自主及自助、自律的好修養。

課程最精彩的亮點「四層次提問法」,從「知道、感到、想到、悟到」,循序探索自我對材料的感受、聯結、反思及重整,進而產生新的正向學習,是老師授課的精髓。老師指導同時,亦適時開放學員提問,如此相互交流下,著實獲致前所未有的帶領新知與技巧。

短短兩天的課程,以及線上實務運作,增長了對讀書會帶領人的正確觀念與思維。不僅可運用於日常生活中,在工作及其他活動帶領也非常適用,幫助我適時運用在後疫情時期與員工的溝通方式,太受用了。使我對日後讀書會的推廣更具信心,這顆信念種子如同佛法的弘揚、師父的理念一般,能散播到世間的每一個角落,深植更多人的心中。


▲泰國的讀書會成員參與線上共學,體證「讀懂一句、受用一生」的喜樂。(信眾教育院 提供)


遇見不同的生命經歷

◎伍椸潔(馬來西亞)


▲香港道場學員透過小組討論,彼此交流互動如何閱書也閱人。(信眾教育院 提供)

讀書讀書,說到讀書能聯想到的形容詞是——乏味和沒耐心。

除了應付考試和工作需求,讀書從來不會出現在我的腦海裡。每當我看見別人家的書櫥擺滿了書,這壯觀的景象讓我由衷地佩服。雖然很想培養看書的興趣,可是真的無能為力。直到大學時期,因為讀了有興趣的科系,所以我很認真地看書,希望通過自己對上課內容的理解,把實力發揮到最好,深怕自己錯過任何一個字,而細細品嘗到了閱讀的樂趣。

偶然發現自己遇到困境,能夠透過師父的書得到領悟,那些文字就好比魔術一樣,讀著讀著就好像看到了精華。而且短短的一篇,讀起來一點都不費力,可以每天翻閱。趁著這次帶領人培訓的因緣,想著把讀書的方式和基礎打好,同時也了解讀書會的操作方式。

隨著每個環節的分享,我不自覺將培訓當成了聽故事的狀態。簡單來說,我們開了兩天的讀書會,不過探討的不是師父的書,而是看書的技巧和溝通的知識。除了法師和老師的引領,同學們也分享了許多建議和經驗,讓我們可以透過一些捷徑獲取更多資訊。

更重要的是,讀書會是一個非常適合我們修行和學習溝通的管道。尤其在四個層次的提問中,老師提醒我們,先要以較貼近生活的提問慢慢深入,這樣便能夠讓大家在安心的狀態下融入討論,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我們常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讀書會結合了不同背景的學員,以各自不同的生命經歷分享共學,相互提供方便法門,更透過讀書會的交流建立情誼,在學佛路上互相扶持。

法鼓講堂

讀懂《維摩經》 翻轉人生新思惟

【邱惠敏/臺北報導】法鼓山僧伽大學男眾教務長常啟法師於十月六至二十七日每週三晚上的「法鼓講堂」,弘講「演不思議法——《維摩經》旨略」。透過概說、淨土思想與實踐、不二法門、菩薩行四個主題,引導聽眾認識維摩居士與《維摩經》,打破二元思惟,跳脫相對之法與受限的視野,進而翻轉人生。

「這是一部可窮盡一生受持的經典。」法師採用鳩摩羅什譯本,說明此經又名《不可思議解脫經》,而玄奘法師譯為《說無垢稱經》,又名《淨名經》。法師提醒修學此經須了解四大前提:凸顯菩薩乘與聲聞乘的差異、背後隱含初期大乘對聲聞乘強力抨擊的佛教時代運動、不能因此輕視出家人、經中所舉的弟子與菩薩只是對照組。

天災人禍不斷的人間如何是淨土?常啟法師指出《維摩經》的淨土觀是將淨土與穢土視為不二,太虛大師提出的人間淨土思想,即源自此經。人們對淨土的想望是因比對現實的缺陷而來,可歸結於身心、自他、物我關係的不圓滿,涵蓋自我、自然環境與社會關係等三種苦,所以離苦便是淨土的根源,在人間就可以建設淨土。

不二法門是《維摩經》不可思議的法門,法師表示,要了解「不二」,須先從「二」入手,二是指有相對之法相,如黑白、垢淨、明暗等,透過中觀的「真俗不二」悟得現象有而畢竟空的性空,即是以「緣起的正觀」達到平等不二之理;此時從不二回到二,即明白法相有但相空。

而貫穿《維摩經》的中心思想——菩薩行,據印順長老的科判,從第二品〈方便品〉至第十二品〈見阿閦佛品〉,皆透過維摩居士示疾助揚菩薩道,「明了眾生心之所趣,又能分別諸根利鈍」,凸顯此經抨擊聲聞只求自身解脫,離生死得涅槃,與大乘菩薩道大相逕庭,法師總結淨土、不二與菩薩道是環環相扣的修行方法,也是目的。

法鼓文理學院第三位博士

陳那、窺基、新唯識

◎陳宗元


▲中華佛學研究所校友陳宗元(右),七月底通過法鼓文理學院博士論文口試,成為創校後第三位博士。(法鼓文理學院 提供)

陳那在《集量論》所揭示的唯識立場,依我的理解是:「(在內心中)具有主客兩種顯現的自我認識,就是認識的結果」;「此自我的認識是真實的認識結果」;「此自我的認識是具有主客模式的認識型態」;「真實的認識必須是無分別」等等。這套認知模式的理論,從傳統的唯識系統來說,並不是高遠的哲理,尤其是置於他的因明學大作之中,這小小的唯識說明,真看不出有任何讓人震撼的唯識理論。因此,相對於陳那因明的成就,他的唯識新說就這樣無聲無息埋沒在歷史潮流中。

然而相隔約一百五十年後的窺基也看得懂陳那的唯識密碼,提出了「佛說法」論,認為佛有大悲,一定有強烈說法度眾的意願,有說法必然在佛智中,具有主客說法的模式,因此此主客的相對關係必然是真實存在,結論是此模式是凡人具有,而佛也是具有的。因此,從窺基的理解,陳那的唯識新說,確實讓傳統的唯識學走出「獨我論」或是「唯心論」的困局,讓這個「識」不再是一個封閉系統,而重新詮釋出具有更多元連結的「識」。如此的唯識學,可應用於現代各領域,比如時下流行的VR(虛擬實境)或是Metaverse(元宇宙),都有許多發揮空間。個人覺得陳那對於唯識的這個命題,可以媲美西洋知識論的轉向,是開啟新唯識論述的神乎「一技」。

且說,從陳那的認識論走到窺基大師的宗教救濟論,已過了三十五年歲月。如果這個論文是有靈性的善知識,它一定是來讓我看破放下的。曾經抱著這個善知識三十五年,騎著鐵馬穿梭於各圖書館之中,幻想著美好未來的種種,結果是人去樓空,只剩一些虛名。但即使如此,今日之所以能跌跌撞撞走完這三十五年,是諸佛菩薩的護佑,恩賜我許多不可思議的靈感。在閱讀各種經書中,也經歷過與祖師大德神遊的法喜,在我的學佛生涯中都是很寶貴的經驗。

此外,母校法鼓文理學院提供的一切資源,指導教授蔡伯郎博士熱心的指導,惠敏校長慈悲的指點,都是我的善因緣、大善知識。以及每當想起「逃避不是可恥」,要放棄寫作時,就有貴人出現,又把我抓回寫作的道路上,是我的良師或益友,在此深表謝意。當然,也感謝我的「三嫂」日籍同修(注:用少、睡少、買少),能夠在生活不是很寬裕的情況下,鼓勵我繼續完成博士論文的寫作。

祝福在這條道路上,曾經給予後學順、逆增上緣的一切有緣眾生,吉祥如意,智慧增上。願與此有緣眾生,發願求生淨土,成就佛道。(編輯室)

教育文化短波

法鼓校友論壇 線上論文發表

為鼓勵畢業校友持續從事佛學研究,法鼓學校校友會於九月二十八日舉辦第六屆校友論文發表論壇,首度採網路直播方式進行,由修優法師、蘇原裕、陳陶三位校友發表論文,並邀請校長惠敏法師、中華佛學研究所所長果鏡法師、陳清香三位師長回應評論,四十位師生於線上共同交流佛法學思。

中華佛研所校友、目前就讀西來大學博士班的修優法師發表《蕅益大師念佛法門的現代意義》;於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博士班攻讀的蘇原裕以《試論道教斗姆與佛教摩利支天支因緣》為論題;佛教學系碩士班肄業、正就讀博士班的陳陶則發表《聖嚴法師的如來藏觀點——以陳英善〈聖嚴思想與如來藏說〉一文為基礎》,三篇論文面向多元豐富。

校長惠敏法師表示,在疫情的影響下,舉辦線上活動逐漸成為趨勢,校友會善用網路平台,持續主辦論文發表論壇,讓大家能有終生學習、終生研究的習慣,提供互相切磋分享的機會,值得讚許。(編輯室)

【法鼓書齋】

■《人生》雜誌459期11月號

開箱!觀音菩薩的禮物

觀音菩薩送禮物來了!拆開老病、困厄、苦難的層層包裝,裡面是順著因緣客製化的珍貴寶物。觀音菩薩具足大慈大悲大智慧,是眾生的救濟者、護持者和平安守護者。創辦人聖嚴師父一生受到觀音菩薩護佑,創建法鼓山也以觀音菩薩為精神象徵,名為「觀音道場」。

如何獲得觀音菩薩的禮物寶盒?修持稱名、持咒、誦經、耳根圓通等九種觀音法門,成就慈悲、智慧、清淨、平等、無畏施等觀音妙智力,是最受歡迎的禮物清單。法鼓山青年院監院演柱法師、退休教師周秀玲、節目主持人楊月娥、安寧病房主任陳慰信分享從觀音菩薩領受到的禮物,進而發願當觀音的手眼。

「人生講堂」由催生《病人自主權利法》的陳秀丹醫師講「圓滿生命的自主權」,希望確保病人在人生最後一哩路保有尊嚴,讓給愛的人沒有煩惱,被愛的人沒有痛苦,不要再上演「殘酷的仁慈」。為什麼耶穌、菩薩沒保佑我?「與生命相遇」探討當信仰遇到病來磨,怎麼轉信仰危機為轉機。「書香人生」介紹聖嚴師父法子吉伯.古帝亞茲新書《以心觀心──默照禪要領》,期望大眾從開示中發現修行的盲點,從而建立正知見並調整修行。

(每本180元,訂閱一年1680元,另有特惠專案,請見心靈網路書店)

◎歡迎加入《人生》雜誌facebook

◎洽詢電話:(02)2896-1600

◎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 www.ddc.com.tw

■《訂閱《人生》電子雜誌

◎法鼓文化電子書城:http://www.ddc.com.tw/pub/

◎udn讀書吧:https://goo.gl/kO9b2l

◎HyRead ebook電子書店:https://goo.gl/ZfD8Iv


法鼓山播客

■聖嚴法師的有聲書
新上架:《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
已上架:
放下的幸福》、《工作好修行》、《人行道》、《智慧100》、《是非要溫柔》、《真正的快樂》、《學佛群疑》、《公案100

■聖嚴法師經典學院
新上架:《佛說阿彌陀經》
已上架:
《心經》生活系列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金剛經》生活系列
《維摩經》生活
妙法蓮華經
《心經》觀自在

■心裡有軌
已上架:吾聊有聊、聖嚴法師自在語、禪,不纏

■聖嚴法師答客問
聖嚴法師的主題對談

■下載播客APP,搜尋:【聖嚴法師的有聲書】,【聖嚴法師經典學院】
【立即線上試聽】

【東南亞讀書會帶領人線上培訓】
播撒心靈成長種子

帶領智慧 處處好用

遇見不同的生命經歷

【法鼓講堂】
讀懂《維摩經》 翻轉人生新思惟

【 法鼓文理學院第三位博士】
陳那、窺基、新唯識

【教育文化短波】
法鼓校友論壇 線上論文發表

【法鼓書齋】

《人生》雜誌459期11月號
開箱!觀音菩薩的禮物

法鼓山播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