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心祈福 迴向人間平安
僧團法師領眾雲端修習四種法門、三時繫念法會 分處、線上共修串聯無量悲心

▲法鼓山「大悲心祈福法會」以三時繫念作為佛事圓滿,祈願因疫病及災難而往生者,仰仗阿彌陀佛願力往生淨土,並將所有信眾精進共修的功德,迴向全世界。(江思賢 攝)
【邱惠敏/臺北報導】回顧二○二一年,新冠疫情蔓延,國際戰事、天災人禍頻傳,法鼓山將一年一度的水陸法會改為「大悲心祈福法會」,於十一月二十日啟建,因防疫考量,全程改為線上,由僧團法師領眾共修《梁皇寶懺》、觀音法門、地藏法門、念誦《法華經》。二十七日於法鼓山園區大殿舉行三時繫念法會,祈願所有因新冠疫情、各種災難往生的亡靈,仰仗阿彌陀佛慈悲願力往生淨土,也將大悲心祈福法會共修的功德迴向全世界。
每日透過雲端共修四種法門者約有近三萬人次。方丈和尚在三時繫念法會上開示:「透過多日來法會的精進共修,往生者能聽聞佛法,心開意解;三時繫念法會上誦持阿彌陀佛聖號與《阿彌陀經》,既是迴向往生者依願往生淨土或天國,也是超度自己與他人的貪欲、瞋恚、愚癡,讓人從苦難中得到快樂,從危險中獲得安全,最重要的是從束縛煩惱中解脫。」
海內外多處分支道場、護法分會也選擇一種法門與總本山連線,舉行分處共修。齋明寺、紫雲寺、信行寺、花蓮精舍進行《梁皇寶懺》共修,信行寺監院常覺法師表示,信行寺不曾辦過《梁皇寶懺》法會,這次因緣難得殊勝,讓居處偏遠、年事已高的信眾能就近參加。寶雲寺、臺南分院、齋明別苑參與《法華經》共修;雲來別苑則修持觀音法門,每日都有近百人參與共修。
美國紐約東初禪寺、洛杉磯道場、波士頓普賢講堂、新州分會,因時差關係,由弘化院提供當日法會錄影,讓當地運用;亞洲的香港道場、新加坡分會則與臺灣連線同步精進。
特別請假參加香港道場共修的林蓓,從拜《梁皇寶懺》中了解業障是自己行為造成的,連病痛也是自己沒好好照顧身體的結果,共修時每當稍有懈怠,看到比自己年長的師兄姊如此精進,就又能提起心力。陪同老菩薩到東初禪寺參與《梁皇寶懺》共修的史敏,一改以往對法會的刻板印象,最大的收穫是掌握拜懺的方法,也能得力。
往年都上總本山參加水陸法會的花子瓊,今年到苗栗分會禮拜《梁皇寶懺》,並擔任助理監香,營造安定、自在與莊嚴的氛圍,讓大眾攝心專注精進。學佛新手蔡芳志首次參與線上《法華經》共修,跟著木魚聲一字一字慢慢念誦經文,因速度跟得上心也平穩,心繫在當下的那一個字,更能入心。在家線上修持觀音法門的白玉滿,隨著螢幕跪拜禮懺,整天下來身體雖然疲憊,但內心法喜充滿。不論身在何處,大眾藉由相應的法門精進共修,莊嚴自己的身心,也串聯起無量悲心,迴向人間平安。 (更多內容請見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