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隔離日記

心安 通往平安健康的橋

打電話告訴媽媽:「我確診了!」
因擔心將病毒傳染給爸媽,不由自主地哭了出來。
語塞時,媽媽回一句:「確診又沒什麼大不了的!」
真是一記棒喝……

◎文.圖/鄧博仁


(李賜民 繪圖)

從臺南的一場攝影活動回臺北後,老天便送我一個功課,讓我每天好好地面對窗外的關渡大橋,思考、反省,希望可以「悟道」,抵達平安、幸福、健康、快樂的彼岸。

沒錯,我確診了!而且迅速地有反應。曾經咳到半夜,身體痛到睡不著,第二天還昏睡到下午,當窗外太陽照進房內,才驚醒。讓我想起小時候,阿嬤叫我起床都是說:「博仁啊,太陽都曬到屁股了。」這個下午的陽光照進房內,或許是剛捨報不久的阿嬤來看我了。

確診隔離 轉念閉關禪修

回臺北前,繞去探望在臺南休養的爸媽,回來第二天,昏睡醒來後,發現自己確診,擔心他們身體受影響,趕緊打電話告訴媽媽:「我確診了!」因擔心將病毒傳染給爸媽,不由自主哭了出來。語塞時,媽媽回一句:「確診又沒什麼大不了的!」真是一記棒喝,這應該是《金剛經》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表徵吧。

第四天早上起床,摺好被子,就沒再睡回籠覺了,這表示身體康復許多。適逢假日,看著窗外的關渡橋,遊艇、立式划槳SUP(Stand Up Paddle)在橋下來回,想像著自己正在渡假,坐在房間看書,觀淡水河景,好愜意啊!一早,閱讀《法鼓》雜誌上聖嚴師父的開示:「禪宗六祖惠能在《壇經》中這樣告訴我們:煩惱就是菩提,生死就是涅槃,意思是說,不計較斷煩惱,就是智慧;不害怕生死,就能從生死解脫。」文章的標題是〈禪在日常生活中〉,這次的隔離,就當成閉關禪修,期許自己能在禪的修行中,身心平安,少煩少惱。

身體病苦 念佛心安平安

第五天,過得非常充實,讀了《金剛經》、莊子的〈逍遙遊〉,也上網聽了蔣勳老師的演講。特別的是,許久未聯絡的朋友,因關心我的現況,拾回了許多過去的記憶,並且展開對話。那些過去,也許是對的,也許走了冤枉路,畢竟是初生之犢不畏虎,曾經走過的,或許有一點點「拙」,但就因這份「拙」,才不至使自己落於匠氣啊!

第八天,快篩轉陰了!感謝法師及家人、師長、學生、親朋好友,透過各種形式的關懷,讓我倍感溫馨,心情愉快。另外,同修帶回來的最佳精神食糧《人生》雜誌,十一月這期的主題正好是「跟著禪師學休息」。細細品讀,讓我慢慢地體會休息的藝術,在汲汲營營的生活中,如何放鬆身心。

對了,當身體痛苦時,我最常做的就是心中默念「南無阿彌陀佛」,這讓我的心安定許多,也體會到師父所說「心安平安」的箇中意義。

方丈和尚清涼語

發菩提心──照亮自己,也照耀他人

◎果暉法師

我們每個人每天的生活,每分、每秒,甚至每一口呼吸、都不是單獨的存在,而是彼此互為因緣,相互支持。因為有眾多因緣相互支持,我們才得以生存,因此以同情心、同理心、大悲心來看待我們所處的環境是很重要的。

現代社會,由於科技與醫藥發達,已使我們的生活舒適、便利許多,多數身體的疾病皆可獲得妥善的治療,唯獨心理的疾病愈來愈複雜、患者愈來愈多。從治療方法而言,尋求醫療體系的支持很重要,但從佛法的觀點看,心理疾病的癥結是心無所寄,或是寄於自我中心的種種追求,故煩惱重重,無法得到究竟的平安與喜樂。

佛法提供的處方,便是我們見到任何人的出發點,都是想到如何幫助對方、如何利益他人,如此,我們自己也能得到好處;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我們沒有時間煩惱自己的事,所以是非常划算的,這就是菩提心助人,而能夠「行善的人快樂」的道理。

如何發菩提心?《六祖壇經》中,神秀禪師云:「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此為漸進的修法,我們可以效法,漸進地幫助自己,也漸進地幫助他人,先用佛法感化自己,再以行為感動他人。另一種是頓法,即六祖惠能大師所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頓法如《金剛經》所說的我相、人相等的四相,當然更沒有自與他的區隔,因此可練習觀想,我們幫助人時,並沒有所謂真正讓我們幫助的人、事、物。因為無常,所以無我;因為無我,所以空、無相。

發菩提心很重要,因為發心,能讓我們的信心、願力源源不絕,經常可以利益他人。就如煙火、火炬、燈泡及太陽都有光明的功能,然而照耀的程度有別。發菩提心助人是菩薩行,無相助人是一種智慧。期許人人像太陽一樣,處處普照,這就是菩提心的意義與功能。

運用華嚴六相

同理再溝通 好輕鬆

◎陳鈺臻

上紫雲寺「華嚴六相與自我成長」課,聽演一法師講到「總、別、同、異、成、壞」六相時,眼睛為之一亮,以為在實際應用上,應該不難。課堂練習時,由於未能清楚自己的想法、價值觀是什麼,經法師說明,才逐漸了解,並明白其重要性。然而,帶著不同的思維模式,要在生活中套入「精神、身分、價值觀」等六層次溝通模式,剛開始並不容易。

回家後,試著將學到的溝通模式用在兒子身上。兒子整理房間時,將清出的箱子堆放在客廳,空間因而變得雜亂。以前的我,總會先罵他一頓,或乾脆自己動手整理。想到上課時,法師所教的六層次溝通,於是先讚歎他:「把房間整理得很整齊乾淨。」

隔天用早餐時,再跟兒子說:「很希望家裡整齊,客廳也乾乾淨淨。」過一會兒,他便去整理箱子了。這時體會到:先同理對方的立場,進一步再溝通,更容易有共識。原來溝通可以這麼輕鬆、和諧融洽。

當上最後一堂課時,母親身體不好,我看到了自己的擔憂。當法師帶領「虛空無限」的練習時,感覺煩惱淡了,此時發現:當循規蹈矩跟著練習、照著做,便可感受自己「變薄了」,煩惱不是沒有,而是「變淡了」。想起有一次帶領助念,祈求聖嚴師父和佛菩薩護佑,在這次練習中,清楚感受到隨著師父的願心前行,可以克服諸多困難,也讓我堅持先禪修,把自己照顧好,再接引人來學習禪法,體會禪修的好處,進而分享出去。

由於一同打球的夥伴有人確診,自己也受影響。得知確診後,因平日有練習「四它」,接受它之後就不會擔心恐懼,面對身體不舒服、喉嚨痛,用藥處理後,繼續打坐、做定課,感受心很輕鬆,空間是大的,並未局限在隔離的房間裡。在最後一堂課,更感受到虛空很大、心量很大,尤其是願力無限,加上有因緣在家中練習,從「虛空無盡」中,更加明白「虛空有盡,我願無窮」的真義。

筆墨之間安身心

在心中修籬種菊

◎周麗玉

工作忙碌了一週,在週末夜晚,來到文山分會上書法課。同學中有小朋友,也有老菩薩,年齡落差雖大,學習的用心卻無差別。課程開始之前,先靜坐放鬆,做法鼓八式動禪安定身心,接著聆聽聖嚴師父《大法鼓》影片開示,奇妙的是,每回影片都像靈丹妙藥,切中我心裡的疑惑。

每期十五堂課中,銘輝老師總是耐心教導,親切地鼓勵:「很不錯,再多練習就更穩了!」同學們互相切磋,藉由練習、欣賞交流、鼓勵,愈寫愈有成就感,愈能找到安定身心的方法。

疫情期間,開始練習寫《心經》,淑娟班長找來精美的鈔經紙。大家實在沒把握寫好,老師和班長說:「沒問題,有時間的,好好寫,寫一幅傳家寶!」受到鼓舞,同學們無不卯足勁練習。只是疫情攪局,老師示範的落款時間,從「初春」、「小暑」來到「立秋」,如同班長說的:「先是疫情,後是颱風,墨汁由濕而乾,由乾而濕,在乾濕之間,有我們彼此的寒暄,也有不停流逝的時光……每一筆的撇捺都有我們生命的痕跡,每一筆挑鉤都有我們人生的感悟……」生活中的無常皆是平常,這樣的經驗,也是老天給我們的功課,隨順因緣,把握因緣。

第一次用毛筆寫《心經》,花了四個多小時。老師說:「不錯啊,多練幾次就更穩定了!」老師還看出我寫到何處有停頓休息,原來從作品真的可看出人的心性。尤其欣賞國森師兄病榻中寫的《心經》書法遺作,俊秀穩定的字跡,令人由衷讚歎。

從第一期書法班開始,總是看到國森師兄專注微笑寫書法,同修玉雪師姊說:「我樂意當師兄的書僮。」即使後來病了,仍態度從容,坦然面對。夫妻同心互相勉勵,作品與背後的點滴回憶,真是師兄留下的傳家寶。

「真正的平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寫書法也是一種禪修,讓呼吸沉穩、心無雜念,在在都是工夫。祈願持續老實練習,找到自己的天寬地闊。

【COVID-19隔離日記】
心安 通往平安健康的橋

【一生‧一日】方丈和尚清涼語
發菩提心──照亮自己,也照耀他人

【運用華嚴六相】
同理再溝通 好輕鬆

【筆墨之間安身心】
在心中修籬種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