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課程分享】梁皇寶懺第六講卷五~慚愧懺悔斷除怨對 三世六道共證菩提

梁皇寶懺第六講卷五~慚愧懺悔斷除怨對 三世六道共證菩提

從無始劫以來,我們因無明貪愛,造無量惡、結無量怨,所以流轉六道,長夜受苦。如何做,才能斷除煩惱,邁向解脫?安和分院監院果旭法師親自講授《梁皇寶懺》卷五懺文,勉勵我們人人發大懺悔、起慚愧心,與三世六道眾生解冤釋結、除滅無量怨對,便可永離八難及四趣苦,進一步同發善願,菩提道上與一切眾生永結法親,同證無上菩提。


安和分院所舉辦《梁皇寶懺》講要經過多位法師詳實的解說後,菩薩們對眾生為何造罪及懺悔應有的心態已清楚明白,對於果報及地獄眾生受苦的景況也生起警惕之心。懺文進入第六卷第九品〈解冤釋結〉,主要目的在於引導眾生透過懺悔將三世以來所結的無量怨對,悉數斷除。本次課程由安和分院監院果旭法師親授,搭配經文、高僧故事及個人學佛心得,分享解冤釋結的重要性。


首先,果旭法師以唐朝悟達國師所寫的《慈悲三昧水懺》之起源及華嚴初祖杜順禪師生平事蹟為例,說明因果業報朗朗分明的道理,提醒我們,若沒有傷害眾生,則眾生亦不會刁難我們,所以當生命中遭遇不如意,宜本著受報的態度,不與眾生再結新的怨仇,至於已結的怨對,則應心懷懺悔,如此做才能夠得到真正的快樂。

只是,我們常因現世生活順遂,以為沒有懺悔慚愧之必要。果旭法師說,其實根據經文所述,一切眾生若無怨對,就無惡道,而今惡道不休,故知一切眾生皆有怨對,若怨對沒有解開,累世糾結,將導致無邊痛苦。若想離苦、斷眾怨,唯有與眾生解冤釋結,才能消災增福慧。


不過,我們若想真正的斷除怨對,得先瞭解怨對從何而來,才能從根本處下手,究竟解決問題。對此,果旭法師解釋,六根與六親就是怨結的根本來源,又因無明覆心,造三毒根,而起十惡業,結無量無邊怨仇。也就是,眾生所有的怨結都來自於無明與貪愛,以致心起種種煩惱,造作殺盜淫妄等惡業,與父母師長、六親眷屬、六道眾生等結了無數怨結,其究竟滅苦之道,就是作大懺悔,起慚心與愧心。因為慚者可懺悔、滅怨對、作眾善;愧者,能教他人解怨縛、隨喜功德,以此二心,便可斷除無量怨對,永離八難及四趣苦。

菩薩們明白了無始劫以來,我們因三業不清淨而與三世六道眾生結下無量怨結之後,一旦遇到境界考驗,不應僅從現世或當下因緣斷定是非,此時,最好的方式就是反觀自己,檢視自己,不責難他人,唯有調整自己,勉勵自己找適合的方法精進修行,以此讓心沉澱,藉此解冤釋結,同時增長慈悲智慧。這就是果旭法師面臨境界時,安住身心的妙方,令前來聽法的菩薩受惠匪淺。


果旭法師期許我們謹記,每個人的身心都是過去世行為造作所留下的結果,佛教稱為苦因、苦果,如果不即時終中止,因果循環,了無止期。當我們流轉於苦因苦果中,將因無常而有生老病死苦、求不得苦、愛別離、怨憎會等苦相現前,所以師父曾在〈學佛群疑〉一書中教導我們,「眾生為了逃避劫數,必須修學佛法。修五戒十善能免除三塗之苦,即刀兵、水火和地獄諸苦;修禪定能暫時免除內心煩惱之苦;若能開悟而得智慧,即可出離三界的生死之苦。…….其實,最好的辦法是即時去惡向善,廣種福田,修學佛法,發菩提心,求成佛道,如此即可
免遭受未來的劫數之難。」


聖嚴師父的話如醍醐灌頂,讓我們有了修行方向,知道離苦得樂的方法,所以果旭法師鼓勵菩薩們,於生活中不妨以聖嚴師父所寫〈四眾佛子共勉語〉作為日常修行的指南,依循師父的教導,逐步落實,慢慢地就可體會出箇中深意,獲無量法喜。

文.麗珠/圖.清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