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從禪修學起,由定生慧,廣結善緣,改變定業──探討佛法在生活、生命、生死的應用 課程報導5

「我們讀很多書都是為了生活要快樂,讓生活品質很好、很風光;卻很少念一本書是為了生命及生死。到死時再來找葬儀社吹吹打打,把色身燒掉,難道人生就是這樣嗎?我們這期的生命將會決定來生多世的流轉,竟然沒想去投資了解生命的本質。」本身是金融背景出身的許仁壽菩薩,曾任證券交易所總經理、富邦證券董事長等要職,從入世間的角度很現實的引導我們,此期的生命除了掌握生活快樂的要訣,探討並實踐生命的意義,更是最關鍵的任務。

把握每一個可以修行的當下

年輕時許仁壽菩薩忙於工作,當年他聽聖嚴師父說生命的意義在受報與還願,「當時聽了不是很懂,因為在我那個年代,只要誠信專業加上努力,就會有一份還不錯的工作,當初我覺得生命不是那麼消極,不是只有接受果報。」這些年來,許仁壽菩薩反覆思量師父的開示,終於了解如何運用我們這期生命的果報,隨緣消舊業,遠離惑業苦的煩惱,同時廣結善緣,讓定業可轉,正是師父所指受報的積極意義。

「受報本身是事實,如果我們有學一些方法,從苦的地方出離,讓自己在面對苦果時,脫離以往的慣性,而不是從記憶庫(第八意識)調出黑色的種子回應,再種下更多、更大顆黑色種子。受報只是藉著事件讓我們練習觀照自己的身心反應。」許仁壽隨即舉出,下了課等電梯、搭車……生活中每遇到的人事物,無不是練習覺照的機會,隨時把持正念,而不是隨境隨習在八識田種下更多不好的種識,帶著貪嗔癡進入到下一世。

求觀音更要反求自己

由於我們這輩子的功課要定錨在慈悲、智慧的增長,便要向觀世音菩薩學習。我們最常做的是求觀音。

許仁壽菩薩提醒我們,如果宗教信仰只是從苦中求是否能消災免難、重報輕受,「『千處祈求千處應』是觀音菩薩發的大願,這次得到庇護,隔年還願加倍奉還,今年求一隻小烏龜,隔年要還更大隻的烏龜到廟裡。如果我們每次都用交易方式去解決,而沒有念頭及方法從根本解決,這樣是很投機的,也和智慧、慈悲背道而馳。」許仁壽菩薩舉例,得癌症的患者若只求觀音菩薩讓他免於病苦,郤沒有改變飲食、情緒,就算暫時治癒,難免復發;這世躲過,難保下輩子不需付出更多代價。若求觀音僅是求免難,「看似短多,實則長空,因為我們會縱容自己做壞事,那麼宗教給我們的幫忙也很有限。學觀音法門目的是讓我們增長智慧,從生活離苦,進而幫助別人也離苦,這就是慈悲。」所以求觀音,更要求自己有承擔果報的能力和勇氣。

許仁壽菩薩鼓勵同學們閱讀《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時,不妨翻到後記:〈江心月影映千江〉,咀嚼師父在窮苦的童年跟著媽媽參加觀音會,一路把觀音法門融入此期的生命裡,就像《華嚴經》偈頌:「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師父的心清淨且無私,就像明月一樣,可以映照在千千萬萬不同的河流。」

創造善緣,改變定業

禍福由因,改變在緣。如何廣結善緣,讓定業可轉,是修行的下手處,許仁壽菩薩引述《中阿含經》的《鹽喻經》:「兩個同樣做壞事的人,都要受到一樣的處罰——吃鹽,一個人只要在這輩子把鹽吃完,他覺得輕鬆;另一個人卻要在下課前就把這麼多鹽吃掉,壓力是不是很大?這中間的差異就在緣。」為何有的人生了小病,遇到不對的醫生,卻送了加護病房?有人遇到很好的醫生,安然無恙?也是緣的關係。所以廣結善緣是讓我們重報輕受的關鍵。

從禪修學習做自己的主人

要廣結善緣之前,一定要先把自己的心鍛鍊好,確保境界來了,才能做自己的主人。許仁壽菩薩得知安和分院4/12起在下午及晚上各開初級禪訓班,請大家不妨趁著連假或平日練習數息,「只要專注呼吸,從一數到十,連數五分鐘,中間沒有妄念,如果做不到,最好乖乖回來安和分院報名初級禪訓。」六十歲時,許仁壽菩薩給自己的生日禮物便是打坐,他和自己約定「一日不坐,一日不食」,「我們大腦的退化比肌肉退化更可怕,但是我們的心從來沒有『鍊』習過。」有了禪修的功夫,才能時時刻刻覺照自己的身心,眼耳鼻舌身意才不會隨著外境現前,不斷在八識田裡種下更多無明的黑色種子。唯有教理加上修觀,才是開啟禪悅人生的密鑰。

下一堂課許仁壽菩薩也將進一步解析學觀音與260字《心經》之間的關係,讓我們耳熟能詳的這部經典,能夠真實的走進我們的生命,成為實踐無我智慧的操作手冊。

攝影:方麒舜/報導:施心媛

相關圖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