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課程報導】安和法鼓長青班第五堂~心存感恩常行善 時時都在平安裡

安和法鼓長青班第五堂~心存感恩常行善 時時都在平安裡

當您邁入退休年紀,除了含飴弄孫、享受天倫之外,還有什麼方式讓自己的樂齡生活更豐富?安和分院禮請法鼓山人文基金會董事鍾明秋菩薩與長者菩薩們分享開心度過「下半場人生」的妙方,鼓勵老菩薩抱著感恩心、常行善,以豐富的人生智慧奉獻服務他人,不僅能創造出精彩的下半場人生,也能讓自己時時處在平安裡!


時光匆匆流逝,轉眼間,安和法鼓長青班的課程已過了一大半,長者菩薩們毅力卓絕,在清冷的冬日早晨依舊不畏辛勞前來聽課,冰涼的手腳藉由八式動禪,漸漸暖和起來,外加法師及義工菩薩們的關懷,身心都溫暖了,12月7日當天的課程也正式開始。首先由安和分院常傑法師帶領菩薩們唱誦《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和雅的誦經聲傳遞著觀世音菩薩普應群機、普門示現的慈悲心行,如同聖嚴師父之前的開示--「觀世音菩薩就像我們的保母,他是眾生的救濟者、護持者,以及平安的守護者,是我們一生都需要的。」


由於觀世音菩薩與娑婆世界的眾生因緣甚深,故師父常勉勵我們要「念觀音、求觀音」,還要進一步「學觀音、做觀音」,從希望獲得觀音菩薩護佑的自利,到視人人都是觀音,最後自己能當別人的觀音,行菩薩道,這才是大乘佛教觀音信仰的精神。對長者菩薩而言,當身負的責任告一段落之際,豐富的經歷正是分享人生智慧的最佳時刻,加上自行運用的時間多了,此時,除了自我進修之外,更是學習觀音菩薩,努力行善的好時機。

因此,為了讓長者菩薩們的樂齡生活更光明,安和分院邀請了法鼓山人文基金會董事鍾明秋菩薩以「下半場的人生」為題,分享營造精彩黃金歲月的妙寶。鍾菩薩以陳雷的歌為開場,帶著菩薩們一起歡唱「歡喜就好」,雖不是時下流行的曲目,歌詞內容卻充滿了人生智慧,藉著描繪世間的無常與人心的貪瞋癡,鼓勵人人開心過日子。不過,該怎麼做,才能愉快地度過每一天呢?鍾明秋菩薩鼓勵長者們調整生活步調,維持規律生活,降低健康因素對生活的干擾,並放慢腳步享受眼前的每一個當下,那麼,無論是學習年輕未完成的夢想,或者洗衣煮飯,都能從中獲得幸福的感動。


除此,對長年擔負家庭責任的長者們,鍾明秋菩薩也希望老人家秉持「放手、信任、不干預」及「放心、關心、不擔心」的態度,對待家人或朋友,凡事盡心盡力之後,不內疚、不自責,心量必然會漸漸開闊,晚輩們也可以得到學習的機會。不僅如此,面對晚年生活,長者菩薩一定要懂得自我肯定,肯定自己的人生經歷是智慧的累積,是瑰寶,即使退休了,即使年紀長了,也要保持光明心念,心存感恩,感恩自己,感恩一切;有因緣時,多多行善,盡可能給人方便,盡可能關懷別人,讓下半場的人生更臻圓滿。

其實,若能活在當下,把握眼前種善因結好緣的機會,當下就是生命的圓滿。只是,我們的心習慣隨外境流轉,總是懊悔過去,擔心未來,忘記體驗當下的美好,若能透過禪法的學習將心安住於當下,則無論是行住坐臥,都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妙。為了讓禪法融入生活,法鼓山始終不遺餘力,除了八式動禪之外,還有走路禪、吃飯禪…等等,無非是希望大家能將禪修的觀念與日常生活互相結合,安頓身心。近期更極力推動手語動禪,將聖嚴師父的法語結合手語傳遞給社會大眾,也將聖嚴師父所教導的禪法帶入手語當中,接引大眾體驗禪法的妙用,本次安和長青班非常榮幸禮請到法鼓山人文基金會兩位董事鄭玫玲菩薩及許薰瑩菩薩教授手語動禪。


鄭玫玲菩薩先是解說了手語動禪的意涵,手語如同佛菩薩的手印,目的是傳遞訊息,希望每個人以莊嚴的身、心來比手語,當一位身口意清淨的莊嚴長者。講解之後,老菩薩們專心的學著師父所譜曲的「在平安裡」的手語動作,菩薩們的手是那樣的輕巧柔軟,彷彿將師父的叮嚀捧在手心上,隨著歌聲緩緩流洩,師父的勉勵彷彿就在耳際徘徊,期勉我們能以無我的智慧及無盡的感謝來安心、安身,以平等的慈悲及無盡的奉獻來安家安業,若我們能透過四安的實踐,必定能讓自己時時都在平安裡!

文.陳麗珠/圖.吳佩憶.張愛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