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改變的起點~梁皇寶懺》第五堂~修行者當具菩提心、願心及回向心 三者缺一不可

《改變的起點~梁皇寶懺》第五堂~修行者當具菩提心、願心及回向心 三者缺一不可


法鼓山安和分院《改變的起點~梁皇寶懺》講座第五堂課程精采無比,果慨法師除了透過懺文第一單元的歸依三寶到第六單元的發回向心講解修行的次第外,也叮嚀我們修學佛法當發菩提心、願心及發回向心,三者缺一不可,並以《金剛經》的「一合相」設計一款遊戲,藉此期勉大眾,心勿貪著於幻化無常的外境,要學習做自己的主人,以無住的智慧心,生起利益眾生的慈悲心,觀察、體驗、運用無常的一切現象,來修行解脫道及菩薩道。


有感於當前災難頻仍,人心不安,果慨法師於課程開始前帶著大眾一起發願,「願一切眾生,都能彼此尊重,相互敬愛,沒有怨敵,只有恩人,不再相互摧殘,永遠沒有災難。」菩薩們發了廣大願心,修行路上當以願導行,以行踐願,因此,若想改變當前社會氛圍,不能光聽聞佛法,得實際體驗。法師解釋,所謂的體驗非打坐二、三個小時不動,而是境界現前時,具備覺照力,心不為外境所擾,也就是運用佛法當自己的主人,進而幫助他人當自己的主人。


「弘揚佛法是四眾的事,如果我們多接引一個人來學佛,就少一個人迷惘,世界也會跟著改變。」果慨法師期許我們,跟著師父發願,見到任何一個人,想的是「這個人跟我接觸以後,能夠得到什麼利益?」,每天提醒自己要當一個供養人,常常思考「別人需要什麼?我能做什麼?」這就是報恩,也是供養。


為了讓菩薩們理解行門的重要性,果慨法師以《論語》原憲與子髖的對話說明學了道而不實踐就是病,論語提及:原憲字子思,比孔子小三十六歲,清淨守節,貧而樂道, 孔子去世後,他即隱居。子髖曰:「嘻,先生何病也?」原憲仰而應之曰:「憲聞之無財謂之貧,學而不能行謂之病。憲貧也,非病也。」藉此期勉大眾,修學佛法應於生活中體驗實踐,才能真正獲得法益。


有了法師的諄諄勉勵,課程進入懺文卷一、卷二的講解,此兩卷主要闡述修行的次第。其中,卷一第一單元為歸依三寶,目的是告訴大眾,三寶是一切眾生的歸依處,三皈是進入解脫大城的要門,是發菩提心的所依。皈依三寶的作用,是確立堅定不移的信心和敬意。


在聖嚴師父所寫的〈四眾佛子共勉語〉中,第一句就是「信佛學法敬僧,三寶萬世明燈」,顯見沒有三寶,我們無法修行;沒有三寶,眾生無法得解脫。因此,懺文云:「諸佛菩薩。有無限齊大悲。度脫世閒。有無限齊大慈。安慰世閒.....,常無懈倦。恆作善事。利益一切。誓滅眾生。三毒之火。教化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眾生不得佛。誓不取正覺。以是義故。應須歸依。」清楚說明我們需要歸依的原因。


只是,「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是讓我們的心往外歸依,於此,果慨法師特別介紹《六祖壇經》所講的自性三寶,期許大家以外在的三寶為指導,啟發自性三寶。壇經云:「勸善知識,歸依自性三寶,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自心歸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自心歸依淨,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眾中尊。」經中明確指出,從有相三寶進入無相三寶的修行之鑰。惟《六祖壇經》是六祖惠能大師開悟後所說出來法,是從果上講,一般人修行大都從「有」開始,以有相歸依慢慢薰習,再進入無相歸依。


不過,很多人歸依之後,遇到境界,心中偶有生起「學佛沒用」的念頭,為何呢?果慨法師以俗家親友生病的例子解釋,修學佛法重視此人、此時、此地,學佛之人會不會用佛法才是重點,自己受用,周遭的人一定可以得利;心有辦法轉念,做自己的主人,就不會受外境擾動,即使臥病在床,也會明白目前的病是往昔所造的業,有此知見,自然不會產生學佛沒用的念頭。

有鑑於一般人學佛過程難免心存疑惑,故懺文第二單元「斷疑」,果慨法師說,修學佛法需要疑情,所謂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佛陀也鼓勵眾生對他所說的法起疑,無非是希望讓大眾在修學佛法過程更為得力。但,懺文所指的「疑」是根本煩惱。起疑會讓修行在原地打轉,會降低信心,故當斷疑。疑能障信,由疑而生不信,由不信而出諸口。或撥無因果,或詆訾大乘,而招三途劇苦之報,故疑不可不截斷。


如何斷疑?得從三世因果的釋疑斷惑下手,果慨法師解釋,我們遇到的人事物,並無好壞,好與壞都是心念所致,現前的果報則是往昔造的業所致,故所謂因果必須就因緣果報予以解釋,不能端看這一生。有了正確的見解,遇到挫折要開心,表示過去所播的種子開花,果報現前,可以消業障。若往昔所造的業沒有現前,未來可能會滾雪球般,這就是師父提點我們要隨緣消舊業的原因。


接著,法師以例子說明,有位商人在磅秤加了水銀,賣東西給客人時,將重量調高;購物時,將重量調降,如此累積財富,生活富饒,兒子則深明因果,接下家業時,遂將磅秤折斷,不久,兩名孫子竟逐一往生,探究其因,原來孫子並非善緣,早夭其實是截斷一樁惡緣。這個故事的啟示在於我們過去種了惡因,只要心起善念,惡因加上好緣,不見得造成惡果,廣結善緣之重要不言可喻。所以,果慨法師期勉我們,消業障不能侷限於佛堂,而是努力利益眾生,結善緣,最後其實是成就自己。


由於「疑」容易造口業,善護口業對於修行者甚為重要,尤其時下網路通訊軟體發達,無論是post訊息或轉發訊息,即使非自己所書寫,所造成的後果都得自行承擔。因而,果慨法師以聖嚴師父的開示慈悲提醒,避免口業的方法就是「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這是做人的美德。少批評、多讚美、「話到口邊想一想,講話之前慢半拍」等等惜言慎語的妙招,都是避免口業的好方法。法師還分享一則「說話的藝術」與大眾共勉,期許大家「急事,慢慢的說.....,傷害的人事,不能說...」。


斷疑之後,接下來第三單元是「懺悔」,果慨法師說明,我們會起疑,是因為過去造了業障、報障、煩惱障等三障罪,以致修學佛法進進退退,應當懺悔,令罪花凋謝,不造新殃。懺悔之力不可思議,阿闍世王,犯了大逆罪,因慚愧悔責,重苦輕受,故此一懺法,令諸行人,得安隱樂。


不過,懺文也指出「罪從因緣生。亦從因緣滅…」,若如實觀照世間一切都是因緣和合,即明白「空」的真諦,明瞭罪業乃妄心所造,妄心不起,當下即無罪業可言,懺悔也就從事懺進入理懺,於此,果慨法師以《六祖壇經》無相懺悔向菩薩們說明,壇經云:「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銷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憍誑染。從前所有惡業憍誑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銷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嫉妒染。 從前所有惡業嫉妒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銷滅。永不復起。善知識。已上是為無相懺悔。」


倘若拜懺時,念頭來來去去怎麼辦?果慨法師告訴大家,修行不可能沒有念頭,念頭生起,是潛意識種子現行,正是檢視方法用得好不好的良機,無論念頭是快樂或痛苦,重點是清楚自己的身心狀況,不被念頭牽引,繼續用功禮懺。法師以聖嚴師父曾問達賴喇嘛看到美女心動否?達賴喇嘛答以心動一秒鐘,師父則說三秒鐘,藉兩位高僧的對話說明,修學佛法的重點不是沒有外境,而是心與境接觸時,能夠用最快速度脫離,這就是無住。


懺悔完了,如同清空杯子裡的汙垢,接著才能放進美善的東西,所以,懺文第四單元是「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佛心,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也就是利益眾生的心。菩提心,是成佛的關鍵點,大乘佛法修的就是菩提心,而不是煩惱斷盡。果慨法師分享,自己備這堂課最大的收穫,就是以前總以為要好好用功,去掉煩惱,後來才知道不能沒有煩惱,煩惱斷了就無法與眾生一起,無法行菩薩道,就不能成佛道,只要謹記,煩惱不能違背五戒十善,而是善用難得的人身,許多祖師大德都謙稱自己是凡夫,聖嚴師父也常告訴我們,有煩惱不用緊張,原因在此。


法師再度以杯子為喻,說明留惑潤生的道理,每個人就像是一個杯子,缺角沒關係,但首先必須以五戒十善形塑杯子的模樣,形塑的過程,或有可能產生缺角,無妨杯子的用途,甚至因為缺角,眾生感覺較為親近,願意使用,一旦用久了,缺角自然會慢慢磨平。所以,修行人有習氣沒有關係,就像有缺角的杯子一樣,重點在於菩提心,師父也說自己是凡夫,有煩惱,如果師父與我們有什麼不同,就是希望眾生離苦得樂的悲心很強,所謂大智從大悲來,我們若沒有在煩惱群中,悲心起不來,唯有悲心,看到苦難眾生才會希望做點事,讓眾生離苦得樂,這是行菩薩道很重要的知見。


「修學佛法為何一門通,門門通?因為佛陀說法所蘊含的悲願是一致的,目的是讓眾生離苦得樂,《法華經》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又說:「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無非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果慨法師援引經典說明,諸佛出世就是希望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成就佛道,要成佛道當行菩薩道,行菩薩道得在眾中,故不可能生死斷盡,有此知見,自然也會珍惜人身可貴,精進修行。


但,菩提心會進進退退,就像舍利弗尊者一樣,初發菩提心時,天人變成青年考驗舍利弗,要他挖眼睛給生病的母親治病,第一次挖錯眼,又挖另一顆眼睛,捨了二個眼睛,天人卻嫌棄舍利弗眼睛臭又腥,丟在地上踩,舍利弗在此考驗中起了退心,深覺菩薩道難行,眾生難度,法師以舍利弗因地修行的故事鼓勵大家要發願,「願」可以支撐菩提心。


果慨法師進一步分享,高僧與凡夫最大不同就是發願,凡夫發願會先想一想做得到或做不到,決定要發願與否,高僧發願則不一樣,取決於眾生需要,順著因緣前進,法鼓山的成就,就是願力所致。


「願,要時常發,一直發,最後則須將菩提心及願心都放下,所以懺文第六單元期勉大眾發回向心,回向就是無住,不要執著。我們所修的善法,要從人天善法轉到成佛之道,其轉折點就是無住,無住是智慧,生心就是慈悲。」法師再度殷切叮嚀大眾,無住生心是菩薩道的修行指南,修行人當發菩提心、發願、發迴向心,三者缺一不可。

課程最後,果慨法師以《金剛經》的一合相帶領大眾玩遊戲,分組之後,以剪刀石頭布取得一致後,再與其他取得一致的組別進行猜拳,依此類推,一時之間,剪刀..石頭..布..的猜拳聲此起彼落,歡笑聲不斷,很快地,大家有了默契,以出「布」為共識,短短六分鐘內,數百位菩薩竟達成一合相。


菩薩們紛紛分享心得,有說,原本依照自己想法出拳後,發現與組員不同,便捨下個人意見,一心只想快快取得一致的手勢;有的菩薩則覺得無法依照自已的意見出拳,退出遊戲;甚至,有人看出為了盡速達成出拳的一致性,部分菩薩被忽略,大家心中所認知的一合相似乎成了「假象」。


果慨法師解釋,其實,第一圈的猜拳大都隨著自己想法,最能反映生命的真實面,慢慢地,發現有人出拳不一樣時,覺照力生起,開始觀察周邊的人,會考慮配合他人,放下自己的想法;又或者,發現自己不想出與他人一樣的手勢,卻因大環境所逼,不得不出....,這就是台灣人很快可以達成一合相的原因,即使吃虧、難過,還是配合他人,即使明明不喜歡出「布」,最後還是放下自我,配合大家,心中卻不快樂,因此,這個「放下」蘊含很多心情。


法師以自覺營的狀況分享,當時來自中國的兩位菩薩堅持以自己的想法出拳,以致未能達成一合相,過程中,即使有指責聲,卻始終動搖不了兩人的意志,兩人還覺得為何不是其他人來配合他們倆,推究其因,除了大環境影響外,個人心力也令人折服。

最後,果慨法師依據佛陀在《金剛經》所稱的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以此提點我們,不要被變化無常的外相所欺矇,其實真正的一合相,不可言說。


藉著這個遊戲,果慨法師叮嚀大眾,剪刀、石頭、布如同我們的生命,我們的心有沒有力量跟人家不一樣?又或者,發現別人跟我們不一樣時,我們能不能馬上轉念,而不是指責對方我執?凡此種種,都是覺照力及包容心的練習,也是菩提心的檢視,希望大家讓此遊戲所產生力量在心中持續醞釀,覺照力就會越來越高,心會更開闊,包容力更為深廣!

文.陳麗珠/攝影.陳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