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迎接美好晚年生命講座】正面迎向人生後半場(二)

安和分院「正面迎向人生後半場講座」(二),於8月5日(六)請楊琢琪醫師、黃揚名副教授、蘇心怡治療師、柯凱婷醫師及許華倚執行長,分別從心理與生理的角度切入,與近三百位聽眾與義工分享「晚美人生,如何作主?」

解開身體禁錮,超越疼痛困境

如何解開身體禁錮,超越疼痛困境?楊琢琪醫師比喻,「自我與身體的關係」就像交朋友,與身體建立尊重、合作的關係,最容易從疼痛中解脫出來。不要批判身體的感覺(如覺得疼痛是來找碴的、身體在和自己作對等),把步調放慢,別急著一定要做出什麼成果。要認可、支持自己的身體,就像和新朋友建立熟悉感一樣,先想想自己可以為身體做些什麼,比如說,緊繃的話,伸展一下會不會好些?也要循序漸進,舉例而言,若想為自己定下30分鐘的走路時間,就先從10分鐘開始走起。楊醫師也提及與柯凱婷醫師合作的《疼痛教我們的事》有聲書,提供給想進一步瞭解的大眾參考。

怕老,還是怕失智、失能?

人們對於日益變老,心中難免有些憂懼。對於「為什麼怕變老?」,黃揚名副教授直指問題的核心:我們怕的究竟是老,還是失智、失能?其實多數人至少是亞健康,功能並非完全退化,而且醫療科技發展有助於延緩老化,不用太悲觀。「老」與負面概念的連結是刻板印象,人可以做什麼事情與年齡無關,自身的想法比較重要。若是擔心成為別人的負擔,比較理想的做法是維持健康的心態與習慣,擁有完善的社會支持、財務自由,並預做各種安排。

吞嚥力決定長壽力

蘇心怡治療師進一步藉由揚生慈善基金會的「強化自癒力3(飲食、運動、習慣)+1(人際)」,帶出長者要「吃得下、吃得夠、吃得對、吃得巧」的觀念,「吞嚥力決定長壽力」。在這次講座中,蘇治療師除了和與會者分享長者進食吞嚥困難的常見原因之外,也提供了降低進食風險的方式,像是清醒的時候吃、保持口腔清潔、進食時盡量專心、採取正確的姿勢、適當的一口分量和速度,以及食物要調理成安全吞嚥的形式,並舉例說明食物質地的風險辨識。

自我覺察與自癒力

對於情緒依附與情緒勒索的自我覺察與接納,柯凱婷醫師解釋,情緒勒索者不一定知道或企圖情緒勒索,通常是受制於內在的需求。「適度要求」與「情緒勒索」的目的不同,表達方式也不同。情緒勒索把拒絕看做是威脅與危機,自我認知在做正確的事。有要求、期待並不是個錯誤,但若有人說不,就要尊重對方,將對方提出的折衷方案列入考慮。

揚生慈善基金會許華倚執行長最後分享:「自癒力」為與生俱來自我療癒的能力,而強化自癒力3(飲食、運動、習慣)+1(人際)中的「人際」,也包含和自己的關係,她也推廣揚生旺來隨選隨聽Podcast,以更多樣的方式提供晚美人生的相關資訊。

攝影:蔡全、邱振榮  報導:李佳蓉

相關圖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