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岡道場親子營有感

回家所見 人人是我

如夢亦如幻,美不勝收,妙不可言。
如露亦如電,溫潤入心,驚豔短暫。

◎文/蒙星宇.圖/Yin Ting

親子營的最後一晚,熊熊篝火在小山坡上燃燒,孩子們在草地上奔跑,大人們圍著篝火交談,法師們專心照顧篝火,星空一片深藍,明月掛在寬闊的象岡道場上空。

回家 生平第一次感受到

「那是大熊星座。」費城來的作家Neal夫婦指著天空,對我說:「它正對著的那顆最耀眼的星星,就是北極星。你在野外開車時,只要找到北極星,一直跟著它走,就不會迷路。」

常源法師抱著松樹枝送入火中,來來去去忙碌著,在燃起的火光中,只顯現出沒有眉目的背影。晚會朗誦〈菩提樹下〉中一個句子:「誰能於雪中取火,且鑄火為雪?」在這個夜晚,我看到的答案是:「法師們。」我和女兒像蝴蝶,只等花開了,才飛來嗅一嗅;而法師們,無論春夏秋冬、酷熱嚴寒、陰晴圓缺,時時刻刻安住道場,為我們守住一方淨土,等我們回家團聚。

從來沒有過這麼強烈的「回家」感受。四十三年的人生,無論身在何處,感覺都不是我的家,直到這一刻,眼淚不停地湧出來,像久旱的沙漠下了一場豪雨。退到一棵大樹下的陰影裡,在一塊大石上盤腿而坐,讓此生第一次強烈的回家感,充分地、默默地舒展開來,發散到靜默的、無垠的夜空中。

奇蹟 在女兒身上顯現

我的女兒小安,到達第一天就像回到了家。小安是獨生女,兩代人的掌上明珠,平時生活備受「保護」的約束,其實過得亂七八糟。在象岡,她像一隻破繭而出、無拘無束的小蝴蝶,騰空飛翔,卻過得整整齊齊。

平時,小安在家不敢獨自睡覺,總說「我害怕」。第一晚,她居然自己一個人睡著了。夜裡,我或在圖書館工作,或在辦公室隨師姊們聽法,她竟勇敢地摸黑走到辦公室,對值夜班的演無法師說:「我要找媽媽,這是我媽媽的電話,請您幫我找媽媽。」

平時,小安在家吃飯,聽不進別人說她浪費。第二天,我注意到她打齋時只打一點點,吃完再去打,一共打了三次。最後,她向我展示很乾淨的碗。我說:「好棒!你看到了嗎?法師們吃到最後,把開水倒在碗裡,將油和湯都喝下去,一丁點兒都不浪費。」她一下子明白了。

平時,小安一到家就亂扔鞋子,在象岡,她很快學會出門時,把拖鞋放在鞋架上擺整齊;進門時,把球鞋放在鞋架上擺整齊,而且看見別人的鞋沒擺好,還會幫忙擺整齊。

我什麼也沒說、什麼也沒做。這些都是小安在法鼓山經歷的小小「奇蹟」。

善緣 寫不盡謝不夠

這次親子營,我們和很多友善的人結緣:紐約的素食廚師Latara Edison夫婦開啟我烹調素食的行動、新澤西Catrona Huang每天為小安梳辮子、前輩Li Tao推介各種修行資源、馬里蘭女企業家Amy Gao一路伴行、耶魯大學靜悅師姊處處幫我補位、紐約藝術畫廊策展人Yan Yang鼓勵小安持續對畫畫的愛,鄰居林燕帶著婆婆、女兒、鄰居的媽、我和小安一行六人提前四天來做義工,鄰居王蕾為了運送我們的行李,把自家行李託付他人……

記不全、寫不盡、謝不夠。一如果醒法師所說:「一切都是佛性的化現。」在法鼓山的親子營,沒有他,沒有你,都是我,都是佛性。回家所見,人人是我。

方丈和尚清涼語

如何接引下一代學佛

◎果暉法師

法鼓山「三化」之一的「年輕化」,即是重視年輕菩薩的接引。有不少護法信眾家中的小菩薩,從小在佛化家庭中長大,願意跟著上一代學佛,但到了青少年時期,通常會轉向同儕認同,側重朋友交往或追求個人的興趣,而不一定繼續親近道場。

如何接引這些年輕的菩薩們繼續修行佛法呢?能夠兼顧科普常識的涉獵,將信仰融入日常生活中,讓青年朋友們感到佛法除了信仰之外,也不離科學的理性層面。所謂「道無術不行」,論典中常提到,菩薩道重視五明的修學。內明指佛學、佛法;但為了分享佛法,要有工巧明、醫方明、聲明和因明等的接引方便法門。

工巧明,即現代科學、技術。比如疫情蔓延的這兩、三年,由於網路科技普及,大家透過線上方式,仍然可以參加各種課程及共修活動。

醫方明,將醫學與佛法結合。人人重視自己的身心健康,分享佛法時,如能結合簡易的醫學常識,有益拉近與佛法的距離。

聲明,包含語言、文字和聲樂、藝術等。透過美學、藝術是很好的接引方便。因明,相當於一般哲學領域所說的理則學、邏輯學,簡而言之,即是因果關係。但佛法的因緣法,才能究竟說明宇宙人生的因果關係。

總結來說,如何接引下一代學佛,除了信仰之外,能夠注意到科普常識的涉獵,結合感性與理性,將佛法融入日常生活中,讓年輕人感到佛法不僅只是一種內心的信仰,同時也能夠與時俱進,用來自利利他。此外,就像西方社會的父母常把子女當朋友,這也是一種眾生平等的精神。家庭倫理當然很重要,但在做法上能以平等心,尊重下一代的想法,便容易跟自己的孩子做朋友。

以佛法的內明為根本,學習、善用科普或五明法門,以平等心尊重下一代的想法,這樣便容易接引自己的孩子繼續學佛修行。

打造人間淨土

花園變園了

◎王果智


(陳亭君 繪)

窗外的廣場,有一位先生在除草,一陣陣草香隨風吹來,壓過除草機「隆、隆」的聲響,也因而不覺得那麼吵。以前除完的草都會清理掉,但好幾天了,一直沒人來清掃。

「沒人做的事,我來吧!」我和看護蜜一起去打掃。掃了不久,下起大雨,心想:才做一下子就停工,太可惜了!於是我們繼續在大雨中工作,雖然淋濕了,但是很開心,我們像老頑童一樣,在雨中玩得不亦樂乎。

廣場上有一片桂花和兩棵棕櫚樹,棕櫚樹的葉子長得太茂盛,樹下的桂花因為缺少雨露,全枯萎了,棕櫚樹下也因此雜草叢生。先將草清除後,我去附近剪扶桑花來插枝,前後剪了三次,可能是技術不佳,只存活了兩棵。

小小的扶桑還開不出花朵,不知哪一天,突然冒出一朵雪白的大蕈菇,本來只有一朵,不久又長出兩朵,最多有十幾朵,原本的花園變菇園了!左鄰右舍紛紛來欣賞這些像大碗公一樣的蕈菇,大家都看得好開心。

廣場上鋪有紅色的磁磚,每塊之間的縫隙都長了雜草,我坐在磁磚上,一根一根地拔除,沒有雜草的廣場,整個亮麗了起來,要清掃上面的落葉比較容易,清潔人員掃起來也比較輕鬆愉快。

我想,「人間淨土」不是用嘴巴喊出來的,而是用行動建設出來的。看到家門前的淨土,愈來愈成形,我繼續努力去做,有一天會變成真正的人間淨土。當別人看到我們在做,也會受影響,在我們的社區裡,已有人開始著手改善環境了。蟬也來唱歌,唱上一整天,很多不知名的小鳥也來合唱。蝴蝶最多了,開心地飛來飛去,風也來了,樹葉跟著婆娑起舞。歡迎大家來我們家玩,炎炎夏日,這兒有舒服的涼風,不必吹冷氣喔。

疫起探索佛法

上半場人生露曙光

◎黎堂雄

世間萬物恆常變化,諸法皆是因緣所生。近來世界充滿紛亂,疫情一波接一波爆發,人民生活無可避免被打亂,加上有些國家戰火連天,物流供應受到影響,以致物價飛漲、民不聊生……我們如何平安自在地回應「苦」、「空」、「無常」的境界?

感恩溫哥華道場的法師們,在疫情下,慈悲體恤大家長時間待在家中,特別為北美三地開辦了為期一年的「佛法探索」線上課程,由常惠法師主講,約一百五十位溫哥華、多倫多、西雅圖、歐洲等地的同學,一同參與這門深入淺出、鑑古知今的課程。

法師一路帶領我們穿越時空,從印度哲學、佛教興起,歷經釋尊教化與入滅、部派佛教、聖典結集等過程,還有四悉檀、唯識、如來藏、大乘經典等,內容包羅萬有,並將《心經》、《金剛經》、《中論》、《大智度論》等經論,言簡意賅地進行重點整理。法師更鉅細靡遺地教導大家,如何快速修學經典的各種方便法門,讓我們能夠一起探索空性的思想。

五月十四日是課程圓滿的日子,同學們彷彿得到了一本佛法探索的秘笈,加上《大智度論》的思考問題一百條,比恆河沙數的七寶更珍貴。課程震撼了我們慣性「有我」的煩惱,自我中心的習性受到衝擊,人生出現了巨大的突破與變化,喚醒我們從「無明」的生命中,知道究竟的實相是「空」。久存陰霾的上半場人生,開始漸露曙光。

法師循循善誘地教導,培養了我們閱讀經律論的能力,提振了我們學習佛陀清淨身口意的動力,讓佛法成為生命中的真正依靠,如《雜阿含經》所說:「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異洲不異依。」

有了堅定的信心,再發菩提願,精進學習,發揮自覺覺他的精神,實踐福慧兼備的修行。這樣,即使置身於危機處處的時代,仍能依靠佛法的啟發,觀照實相般若,了解緣起性空,降伏恐懼障礙,不再消極或逃避,開啟智慧心,踏上「出世間」平安自在的境界。

後四十人生必修課

我是為你好的背後

◎邱于真

後四十的人生必修課」第四次工作坊的主題是「我是為你好」,我們依指示在紙上造句,一個是:聽到這句「我是為你好」會想到誰?另一個是:聽到「我是為你好」,感覺是什麼?

授課講師果旭法師帶大家瀏覽多數人的句子,幾乎各種人際關係都出現:親子、情人、手足、朋友、職場……接著,法師帶出「情緒勒索」的概念,情緒勒索不是單方面的行為,而是一段關係的互動模式。當被勒索者自我價值感被貶低,引發罪惡感、剝奪安全感時,就容易構成情緒勒索。

小組及大堂分享時,大家不約而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情緒勒索,以常見的親子關係來說,如果沒有彼此的關心和愛,就不會有情緒勒索,有句話說:「愛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冷漠沒有溫度、毫無關係,是不相往來的。

情緒勒索都是負面的嗎?有時也沒那麼絕對。我們可以反思:是否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是不是只以自己的方式愛對方,卻沒有考慮對方的需要?或是要求對方配合時,是不是也渴望對方的愛與關心?能否用其他方式表達愛的需求呢?

《梁皇寶懺》有云:「六親一切眷屬,皆是我等三世怨根,一切怨懟皆從親起。若無有親,亦無有怨;若能離親,即是離怨。」人生路上,彼此能相遇、互動,都是有理不清的因緣,卻也因為相親,而產生怨懟;如果沒有親眷關係,就無從產生怨仇情緒。

「正面解讀,逆向思考」是工作坊對我最大的提醒,面對人際關係的互動,改變自己的心態,正面解讀對方的行為,欣賞對方,練習以平等心與平常心看待。這不是容易的事,但值得時時自我提醒,讓自己成長。

【象岡道場親子營有感】
回家所見 人人是我

【一生‧一日】方丈和尚清涼語
如何接引下一代學佛

【打造人間淨土】
花園變菇園了

【疫起探索佛法】
上半場人生露曙光

【後四十人生必修課】
我是為你好的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