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版236期 2009.08.05 出刊
 

要聞  護法關懷   各地報導  教育文化  特別報導 生活佛法 樂在修行 焦點報導

原來,編輯也是一門修行課

除了教導禪修、講經弘法,您知道,聖嚴師父也教弟子寫稿、編輯嗎?曾擔任《人生》雜誌主編的師父,不但指導法鼓山文化事業的發展方向,更親自指導編輯出版部門採訪寫作、編輯實務,以及如何在編輯中修行。

◎程浩

(李東陽 攝)

從事新聞採訪工作多年,以前不但沒有聽說過東初出版社、法鼓文化,更沒有看過《人生》雜誌,但因緣就是這麼巧妙,在因緣際會中進入《人生》雜誌工作,彷彿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牽引著自己,此生要跟隨聖嚴師父投身佛教文化事業。


看見師父撰寫的文化心法

初加入《人生》雜誌,除了感恩主編們細心、耐心地從頭教導之外,師父對佛教文化事業的理念,以及透過活動採訪和出版的指示,更是一堂絕無僅有的編輯修行課。

記得剛進法鼓文化時,我就從輔導法師手中,拿到一封師父自美國紐約東初禪寺寄來的信,內容寫著:

大家都是代佛宣化的法門健將。
要以弘法的熱忱、度化的悲心、虔敬的信心、和藹的言行、愉快豁達的胸襟,
為我們廣大的讀者,
將珠玉連城的篇篇文稿,調和鼎鼐,
化成美味可口而又營養豐富的盤盤法食。
要以諸佛供養人的恭敬心態,把書刊
捧獻於諸上善人之前。
所以,推廣人間淨土的起點,
就在您與我的編輯出版諸仁者之間。
願與出版部門諸仁者共勉。

師父的信寫於一九九○年五月十一日,字裡行間充滿了對佛教文化工作的使命和期許,當時看了驚歎不已。從師父親筆的字跡中,我領受了師父對佛教文化的願心,以及對出版同仁的期勉,每一個字句,都讓我感受到師父對文化事業所要建立的道風。這是師父教我們的第一堂課。

往後,信的內容成為我採訪新聞、撰稿編輯時的最高指標,伴我走過多年;現在讀來更覺珍貴,可說是師父留給我們的文化「心法」。


審慎對待每一篇心靈法食

從這份工作的角色而言,過去自己所認知的,就是採訪或編輯工作,但是在師父心中,從事佛教文化出版事業的我們,卻是「代佛宣化的法門健將」,這番期許,讓人在心中生起無比的莊嚴。

在工作態度上,過去只要力求負責、詳實、客觀,師父卻勉勵我們,要具備「弘法的熱忱、度化的悲心、虔敬的信心、和藹的言行、愉快豁達的胸襟」。

層層思惟師父信中所寫,這份工作除了內在要有願心、悲心、信心,還要加上「和藹的言行」,當然若是欠缺了「愉快豁達的胸襟」,是不可能願心、悲心、信心三心具足的。

(張錦德 攝)

至於如何產出一篇好文稿呢?師父的譬喻是「將珠玉連城的篇篇文稿,調和鼎鼐,化成美味可口而又營養豐富的盤盤法食。」將文稿當作法食來烹煮,這讓我更審慎對待每一篇文稿,因為這些文稿都是影響讀者心靈的法食,要傳達的是正知、正見。

再者,師父要我們「以諸佛供養人的恭敬心態,把書刊捧獻於諸上善人之前。」一向被視為顧客的讀者,在師父心目中是「諸上善人」,所以要以諸佛供養人的恭敬心態對待。

身為文化工作者,最高的使命在於推動社會文化,致力於社會的祥和,但師父賦予我們「推廣人間淨土的起點,就在您與我的編輯出版諸仁者之間」的使命,說明在法鼓山的文化事業工作,絕不僅僅是一個記者或編輯的角色,而是一份弘法的工作。


尋尋覓覓的心被師父安定了

一開始,心中真有幾分擔心,自己初學佛法能勝任嗎?但是讀到最後一句「願與出版部門諸仁者共勉」,看到師父是如此謙虛,更讓人感受到一份關懷和教法,在師父平實的文字中,總散發出一股讓人安心安定的力量。

這封信,對於一直在尋尋覓覓生命意義的我而言,心當下被師父安定了,儘管在工作上也會出現挫折,但師父這封信卻是我無上的安心丸,也讓我深信,這裡是我身心安頓之處。

.................................................................................................................................................................................................................

【發揮善的力量】

髒廁所 當下變乾淨

◎林月梅

生活中常常蘊藏著感人的小故事,就如同事美珠與我分享的一則真實故事。

有一次美珠參加里民旅遊,到達景點後,女眾洗手間前就開始大排長龍了。不巧,其中有一間廁所很髒,大夥兒摀著鼻子沒人敢進去。

「應該叫管理人員來清潔嘛!」「是呀,不然要排到什麼時候?」就在眾人你一句我一句,開始抱怨的時候,突然冒出一個聲音:「我來!」 眾人往聲音傳來處一看,原來是法鼓山的一位師姊。只見那位師姊不知從哪找來一把刷子,已經準備去清理那間髒廁所。在一旁的美珠很感動,於是也去找一條水管,兩個人快手快腳,一下子就把廁所清理得乾乾淨淨。

「哇,好感動喲!」我由衷地讚歎,「其實最應該佩服的,是那位師姊,我只是呼應一下罷了!」 美珠謙虛地說,「你當下的呼應,就是給那位師姊一個肯定和鼓勵呀!好事要大家做,好人也要有伴嘛!」

聖嚴師父說:「急需要做、正要人做的事,我來吧!」那位師姊不只謹記在心,且化為行動,讓人感佩。其實每個人的舉止行為都有影響力,不要忽略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行動,因為「你,就是力量!」

.................................................................................................................................................................................................................

【學佛後的媽媽】

上課前 還在寫功課

◎黃亭瑜(高雄)

自從媽媽上聖嚴書院學佛後,開始調整她十幾年的生活重心,生活中,多了一些為自己做的事,不像以往只繞著我們這些孩子轉。每當媽媽下課回來後,我們可以談談彼此的想法,而不只是日常生活中的瑣碎事,她也 因此擴大了生活圈,真替媽媽感到高興。

本來個性就很認真的媽媽,非常積極地學習,常看到她在讀聖嚴師父的著作,也看到她努力思考作業。「怎麼到上課前一天還在寫功課啊!」這是媽媽以前常對我們說的話,沒想到我也有機會可以「取笑」她了!其實我知道媽媽平日很忙,對她說這句話,一方面覺得有趣,一方面心裡也佩服媽媽的用功。

媽媽個性很急,偏偏我是個慢郎中。以前的她老是常生氣,我總覺得無所謂,於是就跟她頂嘴,但這樣的狀況,真的已經好久沒發生了,我想一定是因為學佛的關係,讓她情緒平穩;佛法的智慧,一定告訴她不需要為小事生氣吧!

現在的媽媽,是我最喜歡的開明個性,我們之間相處,已經沒有無意義的爭吵。這讓我更敬愛她,也讓我以不斷學習向上的媽媽為傲。

...............................................................................................................................................................................................................

【工作好修行】

「藉口」背後的訊息

◎郭登泉(高雄)

在公司中,我擔任幹部的工作。常常交辦事項的期限一到,同仁就會告訴我:「太忙了,沒時間做。」或是告訴我,因其他人未能配合,所以尚未完成……總之,各種理由都有。我責備他們不用心,覺得他們藉口太多,但這樣的批評與責備,不僅無法改變情況,反而讓大家的心情都變差了。

最近填寫「自我提昇日課表」時,發現週一至週五的上班日,日課表項目「少批評多讚美」、「要趕不要急」、「心量要大,自我要小」、「放下負面情緒」,我幾乎都是打「×」。我想,一定是自己身、口、意出了問題。

經過深入反省,才了解我認為的「藉口」並不是藉口,而是事實。他們一直傳達出「需要幫助」的訊息,而我卻執著在分辨對錯上,自起煩惱。

想通了以後,在工作上碰到逆境及挫折時,我便開始以止觀的方法,練習放下自己的負面情緒,使心情平靜。然後再以「慈悲待人」──幫助他、寬恕他、包容他,感動他;「智慧對事」──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藉著這些方法,去體驗聖嚴師父說的「工作好修行 」,達到利己利人的目的。

...............................................................................................................................................................................................................

【徵文】

分享您的力量!

生活中,您一定有許許多多動人的學佛故事、修行體驗,別猶豫,趕快提起您的筆,與所有讀者分享您善的力量,把好的心念與行動,傳送給大家哦!

■來稿請寄:台北市112北投區公館路186號5樓《法鼓》雜誌收
■傳真:(02)2896-0731
■E-mail:mag@ddc.com.tw
■請註明「法鼓徵文」(本刊保有文稿刪修權,若不願修稿,請於來稿中註明。文稿如經採用,請至各地分院索閱,將不另行通知)

 

...............................................................................................................................................................................................................
原來,編輯也是一門修行課

髒廁所 當下變乾淨

上課前 還在寫功課

「藉口」背後的訊息


【徵文】
分享您的力量!

無標題文件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服務信箱訂閱/取消法鼓雜誌電子報合作提案徵求義工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徵得同意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