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版236期 2009.08.05 出刊
 

要聞  護法關懷   各地報導  教育文化  特別報導 生活佛法 樂在修行 焦點報導

   
(李東陽 攝)

聖嚴師父開示「心安就有平安」(二)

小心 用心 安心

擔心沒有用,應該要小心、用心,更重要的是安心,
因為心安的話,我們就可能避免危機的發生了。

中國有兩句諺語,第一句是「出門要冒三分險」,意思是出門在外,本來就有危險;第二句是「人在家中臥,禍從天上來」,不論出門也好,在家裡也好,沒有一個地方能真正平安。這該怎麼辦?是不是每天都得緊張?其實無論出門或在家,「心安」就有「平安」。當一個人情緒波動不穩,就是處在最危險的狀況下;而當自己的情緒安定,心情非常平衡,才是最安全的時候,連帶身旁的整個環境都是安全的。


擔心沒有用 安心最重要

事實上,這世間處處都有平安,也處處都不平安。所謂「處處都有平安」,是因為如果你的心理狀況是平安的,當遇到任何狀況,都不會受到太大影響。我們要有一個正確的觀念──這個世界上,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另外,還要有一個心理準備──人的生命,隨時面臨著死亡與危機。大家聽了以後不要覺得:「這個老和尚觸我霉頭,我還這麼年輕,就叫我們面對死亡。」

因為我們不敢面對死亡這個事實,所以對死亡非常恐懼。其實恐懼死亡的人,死亡的機率反而可能比較高;如果能夠面對死亡,隨時隨地準備可能死亡的狀況,這樣一來,死亡的可能性就會減少。

▲法鼓山教育園區「心安平安」主題展示區。 (李東陽 攝)

另外,有記者問我:「現在溫哥華有好多青少年飆車、發生車禍,甚至撞死人,該怎麼辦?」這是因為二十歲不到的孩子,不知道有死亡這回事,更沒有想到死亡也會臨到他們頭上,所以沒有預防的心理準備,因此,他們出的紕漏比較大,死亡的可能性也比較大。

因此,有以下兩種危險的狀況:一種是害怕死亡,一種是不知道有死亡。最好的辦法是:第一,心理上,隨時準備面臨可能的生命危機在我們面前發生;第二,做好無常的預防,即是危險的事不要碰,或者如何讓事情的危險性減到最低,這都可以做得到。擔心沒有用,應該要小心、用心,更重要的是安心,因為心安的話,我們就可能避免危機的發生了。


用觀念安心 人人做得到

平安,似乎與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好像不平安都是環境帶給我們的。雖然不平安有環境的因素,但主要仍取決於我們自己內心。內心可分成幾個部分:一種是情緒和情感;一種是精神和觀念。之前所說的是觀念,而所用的方法能幫助我們平定情緒和情感,之後我們的精神會提昇,觀念也會比較清楚,這時,無論是外在的社會環境、自然環境,都不能影響我們,而我們卻能反過來影響社會環境與自然環境。

台灣曾經發生九二一大地震,震後整個台灣兩千三百萬人非常恐懼,擔心隨時還有大地震發生,因為餘震仍然不停。後來我說了非常簡單的幾句話:「受苦受難的是大菩薩,救苦救難的是菩薩。」災難是整體台灣的,但少數的人代替我們受難,所以這些人是菩薩現身說法,作為我們的教材,使我們從此以後,隨時隨地都有地震再來的準備。

此外,我又提出:「大地震發生之後,不可能連續不斷再發生同樣規模的地震。應該發生的已經發生,不會發生的也不可能再發生了。」雖然不能說人人都受到了啟發,但這幾句話的影響力也相當大,甚至當時的李登輝總統,也重複用這幾句話來告訴大家,讓人心安定下來。當時我自己的心情安定,所以才能說出這些話,但你不要認為:「這是聖嚴老和尚有這個本領,我們當然沒有辦法。」事實上,只要你願意,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待續)

.................................................................................................................................................................................................................

【園區義工室訊息】

◆ 2009音響操作初階課程

•日期:8月9日(日)
•地點:法鼓山園區第一大樓511會議室
•洽詢電話:(02)2498-7171轉2448 (歡迎各分院、辦事處有興趣的人參加)


◆ 景觀維護日──每月二次的約會

•日期:8月9日(日)、8月23日(日)
(請攜帶雨衣、工作手套、水杯、帽子。)


◆ 環保清潔日
•日期:8月9日(日)、8月23日(日)

◎一年365天,園區義工室天天歡迎您!您可以當一日隨喜義工,更歡迎您來認養固定任務哦!以上資訊詳情請洽園區義工室:
•洽詢電話:(02)2498-7171轉2661∼2663
•E-mail報名:ddmvol@ddm.org.tw
•線上報名:http://fagushan.ddm.org.tw「義工資訊」

.................................................................................................................................................................................................................

【大家一起來禪修】

活動名稱 日期 舉辦地點
禪修指引 8/22 台北安和分院
9/5 北投雲來寺
FUN鬆一日禪 8/29 北投雲來寺
戶外禪 8/2 埔里德華寺
9/13 台中分院
初級禪訓班 二日營 8/7∼9
9/11∼9/13
三義DIY 心靈環保教育中心
禪訓二日營 8/1∼2 羅東辦事處
禪一 8/9 北投農禪寺、台中分院、台南分院
8/30 台北安和分院
禪二 9/5∼9/6 埔里德華寺
8/21∼23 法鼓山禪堂
初階禪七 9/26∼10/3 三義DIY 心靈環保教育中心
默照禪七 8/28∼9/4 溫哥華道場
9/19∼9/26 法鼓山禪堂
初階話頭禪七 10/9∼10/16 法鼓山禪堂

 

 

無禪修經驗者

 

有禪修基礎者方可參加

.................................................................................................................................................................................................................

心倫理座談會──發現幸福密碼

掌握幸福的密碼是什麼?法鼓山推動的「心六倫」運動,不僅要追求個人幸福,也要促進社會幸福。 七月三日舉行的「心倫理座談會──發現幸福密碼」,與談人惠敏法師、嚴長壽、林火旺、李連杰 從個人的經驗、所學,分享自己的幸福密碼,更提供了民眾解開自己幸福密碼的方程式。

◎整理/編輯室•攝影/李東陽

法鼓佛教學院校長 惠敏法師

惠敏法師:

無事於心,利他為樂

學習是我這一生最喜歡的事情,一個人能夠做一生最喜歡的事,又能跟自利利他結合,那就是最幸福的。我從佛法學習到的所謂幸福,有三種層次,稱為利樂:一、現世利樂:持戒、盡責;二、未來利樂:布施、修福;三、究竟利樂:八正道,以及聖嚴師父「心」五四運動中的「四福」。

師父曾提到每一個人都喜歡享福,但更應該要惜福、知福、培福,還有廣種福田,因此師父對萬行菩薩的共勉語,有一句就是提到「忙得很快樂,累得很歡喜」。

師父在著作中還提到「無事於心,無心於事」,就是要人「無事可做」,如此一來就可以幫助別人完成很多需要做的事。例如你家有事、他家有事、大家有事,我家沒事,那我就必須幫忙有事尚未完成的人。別人的事成為我的事,但那不是我的事,所以是「無事於心」,這也是師父常說的:「我們應該把眾人的幸福提起,自我的成就放下。」

心中無事,就能天下太平,不論是怨家還是親家,人人平等都是貴人,每一個人都可以扮演任何人的貴人。


台大哲學系教授 林火旺

林火旺:

活出自己,在乎他人

人都要走過生死這一遭,得意不要高興,失意不要難過,得意跟失意的人最後都是死路一條,這就是人生。

所以思考幸福問題,一定要思考人應該怎麼活。每個人來到世界上,都是獨特的,沒有人能替我們過活,自己最終都是一個孤立的個體,所以這輩子要怎麼活非常重要。如果自己覺得活得很有價值、很有意義,那就會覺得很幸福。

我常常問醫學系學生說,醫學系畢業收入好,但羅大佑當歌手快樂還是當醫生快樂?候文詠當作家快樂還是當醫生快樂?我們社會永遠只用名跟利的價值觀去衡量一個人,可是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快樂,所以幸福的第一個要素就是做自己。

不過,要活得有價值意義,還要跟道德相關。別人的苦難,有時候會變成自己的災難,為什麼我們不在乎別人?台灣已經變成人怕人的社會,就是我們從不去在乎別人所造成的結果。


亞都麗緻集團總裁 嚴長壽

嚴長壽:

掌握當下,掌握幸福

我覺得幸福最重要的是能把握當下。明天會變成怎麼樣?不知道,昨天的你無法改變,所以能夠掌握住每一個當下的意念,或者當下的幸福感,是最重要的。

我常回溯生命的歷程,發現讓我感到幸福的事,往往不是屬於自己的。比方說我為自己工作,也許成就了工作卻可能失去健康;反之,當能夠為別人努力,分享自己的經驗,或是做出一些正面的行為,也許成就有限,參與的過程卻是快樂的,那時候才讓我覺得是比較真實的幸福。

聖嚴師父曾在聯合國演講時,呼籲所有宗教領袖,當傳統教條跟現代的文明生活、和平違背時,宗教領袖有義務幫它做全新的詮釋。師父多麼有遠見,看到宗教對社會的影響。沒多久,九一一事件發生,延續的戰爭給人類帶來仇恨與災難,說明了像師父這樣一位智者,也無法立即改變社會,除非每個人都能落實師父的理念,像「心靈環保」、「心六倫」等。總之,人類對自然、對環境、對自己的心靈,都必須做一個重新的改變。


壹基金創辦人 李連杰

李連杰:

消融自我,幸福靠近

幸福有二種,一種是相對的,需要靠比較而產生的一種情緒感,包括物質上的滿足、情感上的被人讚美。無論物質或情感,都是從比較而來,是短暫的幸福。

另一種是究竟的幸福,不需借助任何比較而產生,我嘗試去努力,去掉自我中心,慢慢除去貪、瞋、癡,讓究竟的幸福離我愈來愈近。我做不到二十四小時都是幸福快樂,但我嘗試每天盡可能做到一小時的菩薩、體會其中的快樂。

地球是一個家,如果六十七億人口是一個人類,那麼這個人的心、肝、脾、肺、腎,就是地球的五大洲,而六十七億人口中的每個人,就是一個細胞。美國人總認為自己國家是大腦,要指揮其他國家,而亞洲國家認為亞洲是心臟,也很重要。每個國家都有各自的立場,互不相讓,這樣組合成的一個人,身體怎麼會舒服呢?

我覺得自己是哪個部位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是一個細胞,就要努力把我的功能做好。我努力,大家一起努力,這個人一定會比較健康、快樂。

.................................................................................................................................................................................................................

小心 用心 安心


【園區義工室訊息】


【大家一起來禪修】


心倫理座談會──發現幸福密碼

 

無標題文件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服務信箱訂閱/取消法鼓雜誌電子報合作提案徵求義工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徵得同意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