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開心過生活

不開心的人通常有一個特點,就是放不下我,放不下心中的期待與冀求,也捨不得自己的看法與感覺;心中因此打結而備受其苦。

有一位朋友發心去做義工,但在團體的互動中遭遇到許多的人際困擾,讓他有點灰心,對自己的熱忱也失掉信心。因為他的個性比較急,再加上求好心切,很多時候會很急切的表達自己的看法,也會不知不覺流露出希望人家依他的想法來做事的態度。他雖然待人很熱心,然而與人共事所得到的回應通常是負面多過於正面,許多人覺得他氣勢太強而不敢與他共事,而當他的想法不為人接受時又令他產生挫折感。他也知道自己的缺點,嘗試著去與人家溝通,也經常向人家道不是,但卻有人對他說:「你老是在跟人家意見相左之後再道不是,這麼多的道歉有什麼用?」聽到這句話讓他的熱情與信心幾乎崩潰,從此對義工的工作抱著又愛又懼的矛盾態度,對自己應該如何與人相處也失掉了方寸,對於人開始產生敬而遠之的逃避心態。

為什麼不開心

這個朋友的例子是我們生活中常碰到的典型例子。人在生活之中所以無法開心,除了與環境互動不良所產生的苦惱之外,還有一些是因對自己的情緒問題無法處理所致。除了那位朋友的狀況外,人在生活中活得不開心大概尚可歸類成三種狀況:第一是怕見人,其次是見不得人,第三是看不到人。怕見人的人通常對自己沒有信心,有強烈的自卑感,或者跟人互動的時候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因此會怕見人。見不得人的人通常有一些事想掩藏,怕他人知道,諸如一些令人臉紅的糗事,或者品格及行為上的一些見不得天日的事,因有這些事情盤據在心,自我防衛的心態很強,平日心態及行為躲閃,而一旦痛處為人碰到就會惱羞成怒,與人衝突。此外,看不到人的人通常是自我中心很強,或者是自傲、自負的人。這類人心中只有自己,周圍的人對他自己來說是沒有太大意義的,所以會與環境產生脫節或產生傲世的對立衝突,因而導致不快。不管是因那一種原因而致不開心,不開心的人通常有一個特點,就是放不下我、放不下心中的期待與冀求,也捨不得自己的看法與感覺,因心中打結而受苦。

人的苦有一些是自己身心的因素所使然,有些是外在的環境所逼。不論苦因來自內在或外在因素,苦的產生都跟人對境接觸所生的感受及心識的活動有關。我們對境而生的覺受可分為苦受、樂受與不苦不樂受三種;對合自己意的境界心中會產生快樂的感覺,對不如意者則產生出苦惱不安,而對於非苦非樂的觸受則似渾然不覺,不留任何深刻印象與感覺。

人通常對於快樂的感覺生起貪念,對不如意的感覺則會生起瞋心,而不苦不樂的感覺則令人增長愚癡,於事無法生出正見。因為貪、瞋、癡三毒,所以使眾生產生煩惱結使,無法出離生死。

眾生的結使不離我愛、我見、我癡、我慢四項。眾生因為愚癡不見因緣,所以將我、我的感覺、我的見解及我所有的一切都認為是真實不變的,不可侵奪的。因為看不清我的真相,所以就產生我見、我慢,因而產生種種煩惱,以致無法開心。

《大毘婆沙論》卷四十二中列舉眾生的七種慢:高慢、過慢、慢過慢、我慢、增上慢、卑慢及邪慢等七種。我慢是一切慢的根本,執著我及我所,恃我為真而起慢心,認為自己的見解比別人強,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比別人好。高慢是對於不如自己的人生出高傲怠慢的心,而對與自己能力相若者則認為對方不如己,因此對人無法產生尊敬的心。過慢則是對與自己相若的人產生輕視,認為自己比對方好;對於能力勝己的人則否定對方優於自己,認為自己和對方是不分軒輊的。慢過慢則是對於勝過自己的人嗤之以鼻,認為自己比對方強。增上慢則是「未證曰證,未得曰得」,起高傲自大的心。卑慢又稱卑劣慢,是自己不如人,但卻不願意承認,或者雖知自己不如人,但卻不肯虛心面對而強矯作勢。邪慢則是自己無任何德性但自認很有修養,自誇自大,成就許多惡行。人因慢心而輕視他人,並因之而雜染貪欲邪見,而致心不謙下,於正法難以接受,故於生死苦惱中輪轉不已。

開心生活從「我」下手

貪、瞋、癡、慢既是眾生的苦因,要從苦惱出離應該依苦而修捨離苦。苦的原因是因為放不下我、捨不得我的感覺而來,因此要離苦必須從「我」下手。要捨離我應先觀無常,由無常觀中知道世間的一切,包括我及我所依存的世界皆由因緣而生,也依因緣而滅,是無常的。世間因無常變異,所以遷流不息,有情也因無常遷化變異而受苦;因為諸行無常,所以空是世間真相。由無常、苦、空的了解可以讓我們看清我的虛幻,認清我及我所依立的境界都是空的。

◎文:許永河
◎本文摘自《蘋果的滋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