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法鼓山參訪筆記

2014 年 9 月 6 日,我第一次踏上台灣的土地。


2014 年 9 月 13 日,第一次參訪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


離家的旅程,倒像是回家。此行台灣,特別安排了參訪法鼓山。雖說事事水月空花,但幻境的當下造作帶來的虛假真實感也在「真實不虛」的滋養著我。


週六一大早,從台北車站出發,搭國光客運,將近兩小時的車程於我而言,並不漫長。這一天,已經等待了好幾年。夏季的晴日,陽光強烈,天高雲疏,北海岸綺麗的風光也敵不過渴盼的心情。法鼓山的全貌已在腦海,第一次參訪,反倒像是一場回訪。


義工菩薩們聲聲的「阿彌陀佛」如同漣漪,在整個法鼓山一層層的盪開、四散。這聲佛號是佛教世界裡最美的招呼與祝福,祝您無量光、無量壽。


因到達山上已經是中午時間,所以先到第一齋堂用餐。用餐秩序井然,男女眾分開坐,眾人各自端坐、默默吃飯。現場時有法師提醒大眾安心吃飯,不要悄悄講話。

如果不是過堂,法鼓山的用餐一般也是採用自助餐的方式。菜式雖不是特別多,但是種類齊全、乾、濕、點心都有,各人只需隨量取食即可。佛門吃飯看起來規矩多而繁瑣,吃起來很累。可是一旦習慣了,只會覺得特別自在。原因很簡單,一是佛門的飯菜簡單卻可口,也因煮飯者的供養心,這份菜根香分外美味。同時素食也令用餐者身體輕鬆,自然也會心情放鬆。二是佛門吃飯當思來處,一米一粟皆來之不易,吃一餐也是在長養食者的感恩心、慈悲心。三者,佛門吃飯不得閒言碎語、左顧右盼,行為之止是令心安住,不起妄念無明。這樣的一餐自然是禪悅法喜,無比自在了。

法鼓山在九月舉辦禪修月的活動,藉由靜坐、鈔經、山水禪、八式動禪等活動讓來山參學的訪客可以體驗禪修的法味。時間的打亂,使得原先預約好的體驗被迫取消,但參學室臨時還是為我們安排了義工菩薩為我們導覽,以便更全面的瞭解法鼓山。

參觀前,坐在放映室觀看十五分鐘介紹短片。聽到聖嚴法師的聲音,影片中出現那首熟悉的四句偈「無事忙中老,空裡有哭笑,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聖嚴法師所說的「虛空有盡,我願無窮」響起,淚從眼出,從心底生。

我與聖嚴法師的因緣說來並不深,但是也不淺。不深是因為我並沒有見過聖嚴法師。知道聖嚴法師還是從他圓寂的新聞中,瞭解到台灣有這麼一位大德,那是2009年。爾後,開始讀師父的著作、看師父講學的視頻;在英國讀書期間,在 SOAS 聽過法鼓山僧伽大學常隨法師的英文講座。聖嚴法師幼年出家於南通狼山廣教寺,而父母每年都會帶我去狼山禮拜大勢至菩薩。每次登狼山,在半山腰總能望見那個關閉著的、讓我無數次感到好奇的庭院,現今已經謎底揭開,那就是聖嚴法師的出家地-法聚庵。

這兩年這個小院已經修葺一新,對公眾開放,成爲了聖嚴法師弘化紀念館。法師是南通人,我亦祖籍南通。還記得第一次見到聖嚴法師的法相時,便對其莊嚴、慈悲之相升起無比的歡喜之心。聖嚴法師在美國出版的英文自傳〈Footprints in the Snow:The Autobiography of a Chinese Buddhist Monk〉封面的那張照片是我個人很喜歡的一張。那個風雪中的行腳僧,眼神中所透露出來深深的堅定與悲智像是一盞不滅的明燈,能久久的照亮這個世界的昏暗。瞭解愈多,法師在心中的形象亦愈發飽滿,對法師的敬佩也日益增強。而聖嚴法師於我所產生的親切感似乎是與生俱來的,也許前世與法師也曾有過法緣,這一世才會有未曾謀面卻已熟悉的感覺。

導覽的菩薩引導我們參觀祈願觀音殿、大殿,給我們介紹山徽石、來迎觀音、法華鐘、藥師古佛、法鼓佛教學院、僧伽大學和圖書館前的「七如來」—七顆雀榕的故事,還有從北投農禪寺到金山法鼓山的故事。其中,很多的故事早已聽過、讀過,但是聽這位菩薩講來,最初的感動依舊。那口刻滿整部《法華經》的法華銅鐘,充滿北魏古樸氣息的藥師古佛雕像,願景是培養一流的宗教師、培養僧才的僧伽大學,法鼓山自有它特別的氣息。

圖書館前的那七棵雀榕是法鼓山環保理念的最佳詮釋之一。爲了保護樹木、愛惜樹命,法鼓山的建築施工為之讓步。整個法鼓山建設期間更沒有砍伐一棵樹木。樹命都這般愛護,更何況有情眾生呢。所謂同理心,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正是這般。

整個法鼓山建築的與眾不同之處,不僅在於使用環保材料,同時全山建築只有三種顏色:銅瓦的青銅色、磚牆的暗紅色及灰色。所有建築與大地同色,在百年之後,全山建築會更與金山的這片土地融為一體,彷彿從土中長出一般。法鼓山外在是質樸,向內是飽含慈悲與智慧。除了對環保的演繹,這樣的建築理念或許也是對佛教的空有不二的一種解說。若非時間有限,我定會細細漫步整個園區,來體驗法鼓山的自然景觀和環保理念。

法鼓山眼見之處簡單樸素,這也符合禪宗道場的特點,當下直入。聖嚴法師繼承臨濟、曹洞兩脈,又創立中華禪法鼓宗。此處又是一個觀音道場,法師從小就拜觀音,修觀音法門。祈願觀音殿的那尊觀音像造像優美。觀音手執淨瓶,用慈悲之眼視眾生,真有如《普門品》所說「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觀音像後方的流水造景配合殿前的水池,大悲水源源不絕,在這炎炎夏日,恰如救眾生出火宅之情境。觀音殿上方的匾額所書「入流亡所」出自《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動靜二相,了然不生,觀世音菩薩教導眾生「反聞聞自性」。

不同於其它寺院的大雄寶殿,法鼓山大殿匾額懸掛的是「本來面目」四字。敢問來者,如何是「本來面目」?這當頭一問,令來者帶著疑情進入大殿,正前方的三寶佛正對著訪客。寬闊的大殿只有這三尊佛像,毫無其它裝飾,直下契入。尤為值得一提的是,佛像底座為須彌山造像,四周所雕刻的皆為台灣本土的動植物,也是喻意佛教根植台灣,教化台灣。
因要趕下午的國光客運回台北,沒有再多停留。

在第二大樓一樓等待國光客運的時候,坐在等候區前排的是一對馬來西亞夫婦。聽他們和義工的交流獲知,這對夫妻聽過繼程法師講法而瞭解到法鼓山。繼程法師是馬來西亞人,師承竺摩長老;也曾在聖嚴法師門下學習禪法,成為其法子。這對夫妻也是在馬來西亞聽說了法鼓山,此次來台特來參訪。法不孤起,仗緣方生。因緣起,法生;因緣滅,法滅。導覽中,美真菩薩說,很多接觸聖嚴法師教法、聽聞瞭解法師和法鼓山的人,雖然遠在千里之外,但總是會回來這裡參訪。法鼓山總是有一種感召力,吸引著很多人前來。這是眾人和法鼓山的因緣,更是眾人和佛法的因緣。我亦如此。

搭車返回台北,回過頭看法鼓山的山門,這才看到門口的那尊來迎觀音,「那人在海的漩渦裡坐著」。來來去去,無來無去。

這是我和法鼓山的第一次親密接觸,也是勢必會長久的影響我的人生軌跡的一次尋訪。
「八風者,憂喜苦樂利衰稱譏是也;第九種風者,慈悲是也。」


◎文:陳力 二○一四年十一月三日 于上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