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選擇分類
日期
~
關鍵字

2018-08-02
會期間,想要利益大眾,最立竿見影的方法是財布施,有的人以體力、智力、技術擔任護持義工,更多人則會隨分隨力贊助法會。常見的法會功德項目, 如打齋、甘露法食、護持道場、供僧、超薦、消災等,隨大眾發願,各有不同的 發心,都有感恩回饋、種福田、結善緣、隨喜功德、成就大眾修行的意義。 打齋供眾 「打齋」的原意是「齋僧、飯食沙門」。在法會期間「打齋供眾」,就是隨力提供與會僧俗四眾的飲食。當我們在享用齋飯的同時,也要感謝發心護持的人,自己也願以同等的發心,繼續供養往後參加法會的人,與大眾同結法緣。而大眾在法會期間虔誠熏修,身心清淨,提供清淨飲食給正在修行的人,有如供養清淨僧眾,廣結善緣,培植無上福田。 「甘露法食」又稱「贊普」,是在瑜伽焰口法會時,召請法界眾生前來聽聞佛法,以佛法的法食供養,令眾生皆能得度,同時準備供物,以持咒及說法的方式,把供物化為豐盛的甘露法食,讓餓鬼道眾生放下內心的執著,得到佛法的救濟。 此外,為了讓道場日後還有經費籌辦法會,也可以贊助護持道場,即是「供養三寶」。或是藉舉辦法會的機緣,供養出家眾日常的「四事供養」,即飲食、衣服、臥具、醫藥等。 消災與超薦 大型法會的
2018-08-02
很多人以為參加大悲懺、梁皇寶懺,就可以讓罪業清淨,或是認為只要心裡知錯就可以了;事實上,並非拜懺之後,罪就沒有了,而是在坦白認錯與承擔之後,藉著發願改過,讓心得到清淨,進而放下心裡的牽掛障礙。 懺悔的功能 聖嚴法師在《正信的佛教》一書中指出,佛教確切地相信懺悔的功能。「懺悔的作用,是在毫不容情地自我反省和自我檢束;是在自覺心的警惕和自尊心的洗瀝,從此之後再不復犯;只要能有改過自新的決心,往事已過,不復追究,心地便會從罪惡感中得到解救,恢復平靜,這就是懺悔的功能。」 懺悔與發願 消災的原理,在於懺悔與發願。應該接受的果報,必須接受;但是在懺悔心生起之後,願心發起之時,未發生的果報也會跟著轉變。拜懺「消業障」的道理也是一樣,以佛法的究竟義來看發露懺悔,要能深觀罪業的本性,從而了解罪性本空,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成,不是固定不變的。只不過,罪性雖空,造作惡業的因果仍在,所以並非透過空觀就能除罪,仍要在生活中如法修行,真誠懺悔,並在受報之時了解那是必然的過程,坦然以對,不再造作新業,久而久之,身心便能逐漸獲得安定。 ---本文摘自《法會50問 》
2018-08-02
《梁皇寶懺》原名為《慈悲道場懺法》,可說是中國佛教史上部帙最大的懺法,一般佛教徒於消災、濟度亡靈時,常延請僧眾虔修此懺,為漢傳佛教中實行最久的懺法。 梁皇寶懺法會目的主要為普度六道眾生,期使人們藉由禮佛、誦經、懺悔的儀式中,讓六道眾生如懺文所說,反觀自省自己所造之業,生起慚愧心,並發露懺悔,以解脫苦趣;同時禮拜者自己也能夠經由禮懺過程,懺悔自己與累世親人所造惡業,反觀自省平日不容易察覺的行為、言語或意念是否有失當的地方,並且發露懺悔及發願改過。 緣起 相傳梁武帝的皇后郗氏嫉妒心重,出口如毒蛇,三十歲時突然身亡,由於生前瞋心重,所以死後墮為蟒蛇。郗氏有天現形於梁武帝的宮中,她向武帝訴說身形變為蟒蛇的原委和所受苦痛,懇求武帝幫助她脫離苦趣。梁武帝便請寶誌禪 師等人,依據經典要義,製定懺文十卷,並為郗氏舉行懺禮。法會結束後,郗氏有天突然在武帝面前出現,並向武帝道謝,原來她由於虔敬懺悔,滌除罪障,最終得以脫離蟒蛇之身,往生忉利天。 儀軌內容 只要至誠懇切懺悔,禮拜梁皇寶懺的感應例子相當多,因此,梁皇寶懺自梁代迄今一千四百餘年,成為一部相當盛行的懺法。文字優美的《梁皇寶懺》,擁有懺中
2018-08-01
《大悲懺》是深受華人社會歡迎的一部懺法,幾乎每個海內外的寺院道場都會定期舉辦「大悲懺法會」。 緣起 這部懺法最初是由宋代的四明知禮法師根據唐朝伽梵達摩法師翻譯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簡稱《千手經》)編寫而成。《千手經》中的〈大悲咒〉,從唐朝以來普遍為社會大眾所稱念禮拜;而知禮法師在懺儀序文也說,雖然從小就會背〈大悲咒〉,但一直不了解其修持方式,出家從修習天台教觀,綜覽經典時,發現《千手經》既可以修觀,還能滿足舉辦儀式的需求,因而創制《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即現行《大悲懺》的底本。 儀軌內容 知禮法師保留經中的〈大悲咒〉和觀音十大願文,加入發露懺悔、禪觀等儀 軌,依《法華三昧懺》的架構發展為「嚴道場、淨三業、結界、修供養、請三寶諸天、讚歎申誠、作禮、發願持咒、懺悔、修觀行」等十科,整個行儀如要完備進行需要二十一天。 我們現在所沿用的《大悲懺儀》,則是根據清代的懺本而來。元朝以降,佛教教理研究式微,明末律宗大師見月讀體律師為了適應時代需求及眾生的不同根器,將知禮法師的版本簡化,重新命名為《大悲懺儀》,即今日通稱的懺名。其後,清代僧人寂暹法師再次修纂,制
2018-07-27
通常在法會的迴向儀軌中,法師會帶領眾人齊念「願我誦持這部經典的功德,迴向給往生的某某人」,或是唱誦〈迴向偈〉,藉此將誦經功德迴轉朝向他人,這是屬於心方的感應。 將功德迴向給需要的人 迴向,是將自己的心力,透過諸佛菩薩的願力,而到達所要迴向的對象,猶如天空中的太陽光經由一處的折射後,可以讓光線普照到另一個黑暗的地方,雖然這裡沒有太陽光的直接照射,也能接收到陽光,只要持有堅強的信念,都能將功德迴向給需要的人,對象便能接收到這份迴向而來的功德, 迴向展現慈悲心 將功德迴向給他人,自己的功德不會因此而减小。就像是一燈、能夠點亮許多燈,卻不會因為點燃其他的燈,而減弱了自身的光芒。 雖然有些人參加法會的目的,是希望將功德迴向給生病或往生的親友,或是為全家人祈福,但是佛教鼓勵大家將迴向範圍擴大,擴及親人以外的一切眾生,只要每做一件功德,便做迴向,這正是慈悲心的一種自然流露。 ---本文摘自《法會50問 》
2018-07-27
Q:參加法會要穿什麼服裝? A :參加法會所穿的服裝,稱為海青。海青服飾源流來自唐裝,款式腰寬袖闊、圓領方襟,原本是中國漢民族平日所穿的大袍;當揮舞起又寬又長的袖子時,遠看如同海東青鳥,所以稱這樣的服式為「海青」。 穿著海青的注意事項 穿著海青要注意什麼呢?首先,海青是外衣,直接穿在日常便服外面,不必更衣再穿上。便服的衣領,以不露出海青為原則,外套也穿在海青裡,所以要避免穿有帽子或高領的外套。有的海青質料較薄,因此內搭的衣服以深色為宜,以免透出顏色或花紋顯得不莊嚴。同理,若需要保暖,最好戴上深色的帽子、圍巾。若為長髮,需要綁起來,更加整齊有精神。 穿著海青時,行為舉止必須莊重,行進間操手,站立時操手或合掌,勿奔跑、挽起袖子或打鬧嬉戲。如廁前脫下海青放於乾淨處,如廁後洗手再穿上。 海青的下擺及踝,在法會中,經常需要禮拜、長跪,最怕起立時不小心踩到海青絆倒。其中,關鍵訣竅在於,跪拜時,腳趾踩地不要翻腳掌、移動,這樣起身時就不會踩到衣擺。 上、下樓梯時,衣擺拖地也很容易踩到,造成他人與自己的危險。上樓時, 請先用手指鉤著海青的腋下往上提,跨出腳步時就不會踩到前擺;下樓時,請將
2013-11-05
《慈悲道場懺法》俗稱《梁皇寶懺》,顧名思義與「梁皇」有關,在〈慈悲道場懺法記〉中提到制這部懺法的緣起,在一千多年的南朝,發生在梁武帝蕭衍與皇后郗氏間的一段因緣。 梁武帝十分崇佛,但是他的皇后郗氏不但不信佛,而且生性好妒,她憎怨六宮佳麗,舉凡動心出口都像毒蛇一般惡毒。加上郗氏不喜梁武帝學佛,還曾刻意毀損《法華經》,三十歲時,突然過世了。 郗氏往生後,有一晚,梁武帝正要就寢時,聽聞戶外有騷動的聲音,出去一看,竟是一條大蟒蛇,而且睜大眼睛望著他。這時梁武帝大驚不已,不知如何是好,便對蛇說:「朕的宮殿防衛嚴謹,不是蛇能生存的地方,看來你一定是妖孽。」 此時,蛇對梁武帝說:「我是您的皇后郗氏啊!妾因為生前喜歡爭寵,而常懷瞋心與妒心,性情殘暴,損物害人,所以死後墮入惡道,成了蛇身。現在不僅沒有東西可吃,也沒有洞穴可以棲身,而且身上每一片鱗甲都有許多蟲在咬,實在痛苦萬分。因為深感皇帝平日對妾的厚愛,所以才敢不顧醜陋的形貌,在您面前現身,希望您能幫助我早日脫離蟒蛇之身。」蛇說完之後就不見了。 梁武帝趕緊將這情形告訴當時被尊為國師的寶誌禪師,禪師對梁武帝說:「必須要禮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