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從《金剛經》談生命的超越與轉化:照顧好當下這一念 萬事OK

從《金剛經》談生命的超越與轉化:照顧好當下這一念 萬事OK


有一條路,可以超越永生與輪迴,生命得以轉化,不受時空侷限而自由翱翔,那就是成佛之道。這路怎麼走?安和分院禮請法鼓山僧大講師常延法師透過《金剛經》來告訴大家這部經就是成佛道次第的心要指南,我們只要依循二道(般若道+方便道)五菩提(發心菩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無上菩提)漸次修行,練習安住當下,照顧好眼前當下這一念就「萬事OK」。也就是,學習在現觀當下這一刻,體悟所有相皆是虛妄,心不住於過去、未來、現在,身心自然而然與般若智慧相應,朝著自在解脫的方向前進,生命便得以轉化、超越。


三心不可得 安住當下最重要


課程一開始,常延法師先是藉由颱風造成課程調整來說明《金剛經》經文:「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什麼是過去心?法師這麼說,「當大家聽到有此課程決定要來參加,已經過去了,過去心到底有沒有?如果沒有過去心,怎麼會在此聽課?」「當我們報名之時,排開假期,預計這二天下午要來聽課,那個「預計安排」當時的心就是未來心。


過去、現在、未來這三心蘊含著三個問題要解決,第一,如何正確了解這三句話的意思?第二,知道三心不可得,對人生到底有什麼意義?第三,怎麼樣才算是徹底經驗體驗到三心不可得?為此,常延法師以德山禪師與點心婆的公案告訴大家,很多人學佛最大的問題是,學到佛學名言佳句,最後變成日常生活的口號。


這則公案,描述德山禪師善金剛經,著有金剛疏鈔,時人稱為周金剛。當時宗門禪盛行湘贛,德山目為魔子,遂擔其金剛經疏鈔往滅之。到湖南後,途中遇一賣點心老婆子,德山欲買點心。婆子問所擔何物?德山答以【金剛疏鈔】。婆子曰:「講何經?」德山曰:「金剛經。」...婆子曰:「金剛經有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未知和尚點哪個心?」德山頓時茫然無對。


所以,法師慈悲提點,學佛必須懂得三個問題,第一,了解正確的意思,第二,了解正確意思之後對人生到底有何意義,第三,如何用生命去親自體驗佛陀的教法,所有的佛法都緊扣這三件事。


因此,我們首先必須知道三心意涵?法師解釋,過去、現在、未來是我們的心念跟我們內在身心,乃至外在境界互動之後所形成的概念。這三個時間的序列概念是一直移動,非靜止。既然三心是移動的過程,那佛法的修行該怎麼辦?重點就是安住眼前當下這一刻。這一刻掌握住了,若是正面的,那麼當它移轉到下一刻時,它所帶動的影響就是正面的。所以,我們唯一能掌握的其實是現在,現在最精彩,現在才可著力。由此可知,過去已經過去,未來還沒到,卻都與現在這一念息息相關。


常延法師援引聖嚴師父的著作,說明普通人大都住於過去跟未來,很難掌握到現在。修行人是練習住於現在的活動,解脫的聖者則是不住於過去、現在、未來。
在此,法師特別提點大家,所謂安住現在,若沒有掌握好,當它流到過去時,就變成我們的執著。法師以一位義工菩薩決定曬椅子,未料隔天天氣陰霾,菩薩不斷祈禱,就因為前一天已經決定今天要曬椅子,心理無論如何要完成昨天的計畫,雖然昨天的決定蠻當下的,但這個「當下」決定堅持到隔天,完全不管天氣快下雨,就是要曬,就成了執著。


所以說,這個住於現在活動的「身心」,會往不住於於過去、未來的方向走,或反而往住於過去、未來的方向走,並不一定,故需要善知識及經典的引導,而《金剛經》就是教導我們,怎麼樣利用安住於眼前當下現在的活動,朝著不住於過去、未來、現在的自在解脫前進的教導。

菩提心有五次第 發心第一


怎麼安住?常延法師藉由須菩提尊者向佛陀請法開始說起,經文:「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須菩提尊者的一問題就是問佛陀,怎麼做才能在每個當下,安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法師先解釋,「阿耨多羅」是「無上」,「三藐」是「遍」,「三菩提」是「正覺」,「三藐三菩提心」是正覺解脫,「正覺」,是對於世間真實的事理已經徹悟了解,可以超越所有的生死煩惱束縛,稱為聲聞緣覺的聖人;「三藐三菩提心」是不只自己解脫,對自己的身心狀況不再有黏著,不再生起貪嗔癡煩惱反應,同時還能夠對世間萬事萬物因果關係都了然於胸,故有善巧方便可以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這是遍正覺,是菩薩境界,是菩薩的菩提。


也就是說,所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發願成佛,成就跟佛一樣的慈悲智慧,幫助眾生離苦得樂,是為了要幫助眾生離苦才需要跟佛有一樣的慈悲智慧,朝佛的目標前進就是因地菩薩、果地的佛。故菩薩就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人。


不過,菩提心有層次差別。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將菩提分為五種,發心菩提 、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 以及無上菩提。而菩薩道則有二種,一者般若道,一者,方便道。意思是說,菩薩修行過程有二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以成就體證般若智慧為目標,有了般若空性智慧,沒有自我中心執著的智慧之後,再繼續修行,往無上菩提大道前進,以智慧為基礎,用種種善巧方便幫助眾生發菩提心修菩薩道,這叫做方便道。


所以,整個菩薩道修行有二個階段五個次第,第一個階段從發心菩提、伏心菩提到明心菩提。第二階段,再從體證般若空性智慧出發,繼續往前走,再發心,經過出到菩提,完成無上菩提的究竟目標,這整部《金剛經》可以用二道五個次第科判。


初發菩提心就是般若道的起點,也就是發心菩提,又可稱為世俗菩提心;方便道的起點則是明心菩提,又稱為勝義菩提。法師解釋,世俗跟勝義乃依修行者有無自我中心的執著為判別。當自我中心煩惱執著完全消融,這時候所發的菩提心就叫做勝義菩提心,由此開啟二個階段的修行。


至於第一階段的修行是,雖然還有自我中心執著,但要認真修行,這是起步功夫,所以佛陀在《金剛經》告訴我們,既然菩薩有了決心,教我們要怎麼安住當下,怎麼去除讓我們不能安住的煩惱,朝著不住於三心的方向走,也就開啟了整部金剛經的結構。


五菩提修證重點 嚴土熟生


至於五個菩提道次第的修證重點,發心菩提:「初發菩提心,堅定信願」;伏心菩提: 「修六度萬行,折伏煩惱」;明心菩提:「現觀諸法萬象,現證般若」,出到菩提:「依方便般若,嚴土熟生」;無上菩提:「證無上菩提,究竟成佛」。


常延法師解釋,明心菩提:「現觀諸法萬象,現證般若」,其中的「現觀」指的是不早不晚,可以如實在當下情境證悟,知道因緣所生不起煩惱,天下太平,雲淡風輕。亦即,在修行過程當中,如實知道因緣變化,體悟「法爾如是」、「就是這樣」,而菩薩道難就難在對「法爾如是」的體會。


為堅定菩薩修行的信心,法師鼓勵大家,明心菩提的階段已是超出生死輪迴,這我們可以期待的,超越生死輪迴後,又在眾生的生死輪迴中,扶眾生一把,還有比這事業更迷人的嗎!法師強調,生命的超越跟轉化就是在這裡,依著這樣的智慧,所以有善巧方便,故稱為方便般若,嚴土熟生,也就是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


「用修行的信願,超越生死煩惱的智慧,再凝聚出一個環境,提供一個環境,讓大家繼續發菩提心,修菩薩道,這就是出到菩薩,最後則是無上菩提,究竟成佛。」法師殷切提點,依著二道五菩提將經文脈絡建構起來之後,可更看出《金剛經》就是成佛道次第的心要指南。


常延法師提及,其實在六祖惠能時代,整個漢傳佛教都用《金剛經》作為修證依據,透過二道五菩提即可明白其中緣故,從初發心要怎麼用功,修行的心要怎麼安住在每個次第中,方法是什麼,都可在《金剛經》找到印證。因此,法師期許菩薩們,要將《金剛經》放在心上,將整個修行的道次第放在生命裡,每走一步驗證方向正確與否,檢視是不是往三心不可得方向走,或者反而黏的更加牢固。


「佛教的修行是設定一個目標,往前走發現原來是虛幻的再丟掉,如同過關遊戲一樣,過關後就放掉原來設定的目標。但剛開始要設定目標,才知道往哪兒走。」法師殷殷提點,往下個階段走的時候,必須認出真相,認出虛幻再丟掉這個動作就是過關條件,就是通關密語,修行就是如此,不是抓越多越好。因此,整部《金剛經》就是修行地圖,也是修行心要指南。

菩薩道三原則 菩提心、大悲心及法空慧


另外,大般若經也指出修行菩薩道的三大要則,經云:「若菩薩摩訶薩發應一切智智心,大悲為首,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其中,「發應一切智智心」,就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相應於佛智慧的心,就是菩薩修行的志向;「大悲為首」,指的是,發了菩提心還要以大悲心為引導,為了利益眾生所以發菩提心,這是菩提心修行的志向,志向由發願而來。


因此,牽引我們去行菩薩道唯一的動機就是大悲心,幫助眾生拔苦予樂。至於「無所得」,就是《心經》的「無智亦無得」,是究竟空性的智慧,自我中心的執著放下的空性智慧,成就菩薩的善巧方便。所有菩薩道的修行,所有可以成佛的方法,必定包含三心--菩提心、大悲心及法空慧。


常延法師向大眾說明,教導我們透過修行,放下自我中心的執著,才是法空慧,由此了知因緣所生,沒有自我中心執著的智慧,才能順應眾生的需要而生善巧方便,沒有法空慧做基礎的方便,是隨便。故二道中的方便道,其實是在證得明心菩提之後,才進入方便道。什麼是明的心?就是智慧的心,體證空性的心,了知空性的心,才是明的心,超越習氣煩惱,從明心菩提才可能往出到菩提邁進,再到究竟菩提,三心相應才構成菩薩道修行原則。


接著,法師逐一講解發心菩提、伏心菩提及明心菩提,龍樹菩薩解釋:「發心菩提:於無量生死中發心,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菩提。此因中說果。」意思是說,發心菩提以發願為主,發什麼願?發究竟成佛的願來引導我們生命方向,而且是在無量生死中不斷發心,不退轉。我們做得到嗎?法師以《法華經》的明珠喻勉勵我們人人懷著價值連城的明珠,儘管此階段的修行屬於世俗菩提心,尚未洞澈因緣所生法、無我,未體驗空性的滋味,但無礙明珠的存在,畢竟我們還在因地修行,只要方向無誤,保證不迷路,其結果就是成就無上正覺,人人都有一顆明珠,人人都可成佛。


發心菩提心要 以無所得為方便


這個階段主要是以修堅定的信願為主,就是成佛的信願。怎麼讓這個發心不會受到其他因緣干擾,能夠安住在菩提心上,需要練習。那麼用什麼證明來我們已經發心?就是大悲為上首,也就是《金剛經》:「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我們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以大慈悲心為引導,希望眾生都能超越生死輪迴,如同師父說的,外以慈悲為表現,幫助眾生超越煩惱。


而發心菩提的修行心要則是「無所得為方便」,指的是經文:「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這就是師父所說的,內以智慧為主。


法師說:「無量無邊的眾生都斷了生死煩惱,證入無餘涅槃,這樣菩薩道修行者的心是什麼心?是「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為何?因為菩薩道的修行者必然以無所得為方便,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沒有四相,就是沒有我執。


什麼是「四相」?大智度論解釋,:「皆是一我,但以隨事為異。」意思是「皆是我執」,只是從執著點不同。其中,「我相」,執取身心為我,而有不同於他的主體意識;「人相」,由物種的類別而產生宰制其他族群的欲望;「眾生相」,由身心活動而產生自主、支配的欲望;「壽者相」,由生命存在的時限而產生永生的欲求。


在此法師特別解釋,組成「我」的元素,同時也是組成其他人及環境的元素,所以「我」無法獨立於其他人與環境之外,因為我們有共通的元素組成。也就是說,組合色身的所有物質元素在這空間,全部都是共享、共有、互相影響,無法對立分別,故需消融掉自我,大家共好。只是,我們忽略了組成的元素是共通的,覺得自己有宰制的權力,習慣抓住幻象。法師提醒,無抓亂抓不是最大的問題,我們以為抓好了,才是最大的問題。所以說,未來心可規劃,但不可得,一切因緣所生。由此可看出,《金剛經》其實是最早環保的書。


因此,發心菩提的修行心要,以無所得為方便,如《金剛經》所云:「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其中,「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但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指的是,沒有我做了度眾生的事,往「無所得為方便」的方向前進,也就是聖嚴師父說的,外以慈悲為表現,內以智慧為基礎,外以救渡眾生慈悲為表現,自己要修練的是無我的空性智慧,這是般若道的第一階段「發心菩提」。

伏心菩提心要 不住相修布施


般若道之二「伏心菩提」,《大智度論》:「伏心菩提:折諸煩惱,降伏其心,行諸波羅蜜。」折服心中煩腦,降伏不能安住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心,以大悲為上首,大悲心的具體表現是修行六度。整體而言,就是在修行六度過程中,折伏自我中心的煩惱,調柔其心,「心」不讓我執煩惱圍成銅牆鐵壁。


這時候,《金剛經》教我們的是:「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佛陀教導我們,伏心菩提的修行心要,就是不住於相,修布施,三心相應,廣修六度,降伏煩惱。


法師解釋,「布施」涉及三個方面,能布施的我、接受布施的對象以及我所做的布施這件事,「不住相」就是不黏著在三方面。但是,我們在布施當下,經常是現在心可得,未來心也可得,過去心也可得,如果真的三心不可得,就是三輪體空。這裡雖只講布施,但龍樹菩薩云:「布施能生六度」。


伏心菩提階段修行心要第二點:「深信因果」。《金剛經》:「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無住相的布施很大,如虛空不可思量。


既然是無相布施,為何說有福德可得?常延法師說明,第一,道無記心布施,以免撥無因果,第二,道執理而廢事,以免落入頑空。「無記」,是不辨善惡,為了要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學習不住相布施,只是若沒有方向性,我們就會隨風飄搖,故要較量功德,以免落入執理廢事,以為沒有眾生可度,就不要度,落入頑空。


總括來說,伏心菩提的修行心要,《金剛經》教我們要修無相布施、三輪體空布施,同時要深信因果,深信自己走在成佛的路上。「在未證空性智、在沒有證明心菩提之前,有功德可得,有福德可說。」常延法師慈悲提點。然後,在修六度萬行過程中,折伏心中煩腦,降伏不能安住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心。


般若道第三是「明心菩提」。龍樹菩薩菩:「明心菩提:觀三世諸法本末、總相別相,分別籌量,得諸法實相畢竟清淨,所謂般若波羅蜜相。」就是如實、現觀諸法總別二相,現證般若。因此,明心菩提階段的修行心要就是所有相皆是虛妄。法師依次說明,「本相」就是「總相」,就是緣起法性,就是自性空;「末相」就是「別相」,就是緣起法相。《心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就是「別相」,「空」空就是「總相」。


《金剛經》:「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 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法師慈悲說明,法身離相而見,眾生久行乃信,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對眾生而言太難,要久積善根福德因緣,久行戒定慧才會可能相信。


至於經文:「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法師解釋,所有相等於器世間、有情世界、色相、心相,即一切相,照見非相就是直見如來法性身,也就是說,就是緣起法性與緣起法相並不是兩件事,是同時存在,直接照見,當下了知自性空,就是見如來法性身,這就是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如來。

當下現觀 照顧眼前這一念


那麼,如何現觀(當下如實證觀)所有相皆是虛妄?法師再度解釋《金剛經》修觀方法,經文:「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陀使用了六個譬喻,若我們能夠當下觀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就會體悟現在心不可得。因為,此時當下如夢幻泡影 如何可得?就是即生即滅,當下就認出來了,還有過去心可得或現來心可得嗎?當然沒有。所以,我們不用憶過去、追未來,只要照顧眼前當下。


常延法師提點,成佛之道要修三大阿僧祇劫,發心菩提要修一萬劫,但是,三大阿僧祇劫怎樣累積成的?就是眼前當下這一念一念變成一小時,變成一天,變成一年,變成生生世世,故三大阿僧祇劫沒有離開眼前當下這一念,照顧好眼前當下這一念就萬事OK,而方法就是《金剛經》教我們的,現觀一切有為法,皆是虛妄,就可了悟三心不可得之妙。


課程最後,法師殷殷提點,當下現觀之轉化原理就是十二因緣的流轉與還滅,
十二因緣法:「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死」循環不已,就是我們沒有認出生死真相,而生出更無明染著的身心狀態,最後以老死作苦報。整個《金剛經》修行現觀重點是在觸的時候,觸本來是無明相應的觸,我們轉成跟智慧相應的觸,此時,就會做出不同解釋,將生命帶出不同的方向,轉成明相應觸,離貪愛,斷無明,便能超越生死輪迴。


常延法師叮囑,我們要在觸的那個當下現觀,故當具備正確的觀念跟掌握修觀的方法,才能將無明相應觸轉成明相應觸,超出生死輪迴。也因此,以菩薩道的修行來看,原來十二因緣的無明轉成般若(指的是金剛經的般若波羅密)→行轉成六度萬行(指的是伏心菩提要修的部分)→智(轉識成智)→名色(此時身心還在,感官還有作用,只不過這樣的身心是跟般若智慧相應的身心,與原來六根接觸外境的時候所理解不一樣,而是轉成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相應的理解,然後把原來的愛轉成與大悲相應。


這時候,菩薩修行到明心菩提階段,三界煩惱斷盡,本來不會在六道輪迴,但原來發的菩提心此時會起作用,隨願化生,這時候的菩薩是變異生死,而非凡夫的分段生死,生命當下現觀轉化、超越,從原始佛教到大乘佛教的轉化機制也就在此,這也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非常重要的原因。


演講告一段落,常延法師以拾得法師的書法:「明相應觸,正念繼起;般若為導,趨向菩提」勉勵大眾,這16個字正好就是《金剛經》的關鍵要點,其中,「明相應觸,正念繼起」就是完成般若道的修行;「般若為導,趨向菩提」就是邁向方便道的修行指南。

文.陳麗珠/攝影.郭若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