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法鼓山水陸法會講座〜萬行壇

法鼓山水陸法會講座〜萬行壇

萬行壇是水陸法會從古至今未曾設置的壇場,法鼓山大悲心水路法會的萬行壇有何特色?含攝那些修行要領?安和分院禮請法鼓山三學院監院常藻法師為大眾說明萬行壇的修行核心,法師以達摩菩提大師的「二行四入」心法以及聖嚴師父為僧俗弟子撰寫的《四眾佛子共勉語》銘言分享萬行壇的修持在於鼓勵菩薩們承擔義工工作時,莫忘初衷,時時回到自己身心上用功;無論順逆境,都安住當下的因緣,當做是成長的因緣,就會身心輕安,隨處都是佛國淨土,念念都在涅槃城中!


法鼓山大悲心水陸法會的萬行壇非常特殊,萬行壇沒有一定的處所,總壇、大寮、網路….都有無數的萬行菩薩護持。那麼,何謂萬行菩薩?如何成為萬行菩薩?讓我們跟著常藻法師一起藉由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大師及聖嚴師父的修行脈絡與教導來學習萬行菩薩的修行法要。


「聖嚴師父稱所有法鼓山的義工為萬行菩薩,其實是給我們一個修行的方向。」常藻法師分享,這是師父期勉我們以六度為基礎,開展菩薩道的種種法門來成就他人,希望眾生從煩惱的彼岸渡到清涼的彼岸,面對一切外境的變化都能不起煩惱,時時處處都能保持安定、喜悅。

師父勉勵所有的萬行菩薩們,萬行並不是萬能,而是高也可以做,低也可以做;沒有人做的事我們去做,有人做的事就讓賢。這是期許大家修行從因地下功夫,當義工的過程非求果完美,也不是比較誰比較萬能,而是珍惜當下的因緣學習成長、成就他人。常藻法師提點,萬行菩薩以因地為重,故不論工作尊卑,只論菩薩當下發心,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盡力而為,與大眾結善緣。

當義工過程難免有期待,該怎麼讓自己保持歡喜心?常藻法師分享,每個義工菩薩都希望成長自己、服務他人,此二者必須兼顧才不會起煩惱,因此,承擔義工工作時,當時時檢視自己的起心動念,抱持「我需要這個善因緣學習成長」、「一切因緣都是來成就我的修行」,有如此心態就不容易起煩惱。


對萬行菩薩有了初步認識,那麼,該怎麼做才能成為萬行菩薩呢?常藻法師以菩提達摩大師所教導修行心法「二入四行」以及聖嚴師父的《四眾佛子共勉語》來引導大家歡喜邁向菩薩道的旅程。所謂二入指的就是進入修行的要理,有理入與行入。四行是讓修行得力的四個要素,包括「報怨行」、「隨緣行」、「無所求行」和「稱法行」。


怎麼修持「報怨行」?常藻法師特別以水陸法會大寮工作來描繪,在準備餐點時,可能發生各種無法意料的事,面對批評、抱怨怎麼辦?「報怨行」的修持法要就是受苦報時不起怨心,但念此是往昔,對眾生造成怨憎違害的惡因所感,也就是逢苦不憂,接受不如意的果報,應該歡喜而非苦惱,因為有機會還債,這是信用的考驗也是實力的考驗。「遇到境界用歡喜心接受,就是轉化生命的方向。」常藻法師殷殷叮囑大眾,修行是往內觀,在境界中學習成長。


接著,常藻法師以《四眾佛子共勉語》中的「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分享報怨行的修行方法。法師解釋,慈悲不是最後修行的果德,而是修行過程的方法。修行慈悲的下手處就是將「所有人都當成觀音菩薩,讓自已學習成長,修行得力。當我們從心感受到與每個人相遇都是歡喜,都是讓自己成長的因緣,這就是無我的智慧。」

有關「隨緣行」的修持,法師以當義工過程遇到順境歡喜的心情來闡述隨緣行蘊含的修行深意。當義工不能只因為感受到快樂,那麼若出現不開心的現象可能就起退心了,因此,師父勉勵我們,遇到順境,順著因緣,懂得珍惜,抱持這是從銀行提存款來應急用,何喜之有?故取用存款時,仍需繼續努力來增加存款。法師希望菩薩們面對順境,要提醒自己不能只享受當下美好因緣,還要創造因緣,以《四眾佛子共勉語》中的「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樂」期許自己更加積極廣結善緣,尤其是掌握豐富資源的菩薩們,更要把握因緣,自利利他,為自己的未來種下善因。

至於修行得力的第三個要素則是「無所求行」,常藻法師以禪修觀念來說明,禪修並非為了追求什麼,而是發覺自己的個性和行為的缺失。禪修是讓我們學習心向內收攝,看到自己的我執。若當義工時,心有所求易起煩惱。法師以水陸法會期間,並非每位義工菩薩都有因緣聆聽法師開示,若無因緣,莫起煩惱,謹記提起正念,透過聞思修將佛法落實到生活當中,這才是轉化生命的資糧。

聖嚴師父說,若以無所求的心修六度萬行,以無所求的心自利利他,當下就是菩提解脫,隨處是佛國淨土,念念都在涅槃城中。無所求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不去追求一個求不到就不行的目標。但我們還是要努力,接受當下的因緣盡力而為,不苛求一定要達到心目中的理想結果。


「無所求非不努力,而是體會到我們什麼都不缺,不需要外境的人事物來肯定生命的價值或是當義工的發心,只要盡力奉獻,為眾生而努力,希望眾生有機會學佛而努力,這就是師父在《四眾佛子共勉語》勉勵我們「盡心盡力第一,不爭你我多少」的真諦。

常藻法師分享,當義工是用心,不是用力;用心是盡心盡力後,融入當下的因緣,這樣就不會與人事物產生對立,不易起煩惱。「不爭你我多少」則是感受到每個人都和我們一樣想要學習成長、服務奉獻他人,所以看到別人有機會修福修慧,等於自己修福修慧一樣歡喜,安住於自己當下的因緣,彼此共同成就。


第四個修行得力的要素為「稱法行」,其實踐方法很簡單,就是凡事應該怎麼做,就怎麼做;要我怎麼做,我就怎麼做;當下應該做什麼,就做什麼。也就是,融入當下因緣,而非抗拒當下因緣。故稱法而行者,當不吝惜身命財產布施,化導眾生,而不以有眾生被己所度,也就是不以自我為中心,認清諸法皆空,不把自己放進人事物當中,一切現成圓滿。


常藻法師勉勵我們好好練習四行,就會身心輕安,而能體驗「時時心有法喜,念念不離禪悅」的美好。這是四個修行得力的方法目的是讓我們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最後消融自我。在修行過程中,時時回到自己身心上用功,用功的方法則是放鬆身心,不往外攀緣,才能如實照見。


課程尾聲,常藻法師慈悲提點,萬行壇是從每個人的信願行上精進努力,當我們自心莊嚴時,處處都是壇場,處處都在成就萬行壇。萬行壇存在的意義是希望菩薩們藉由水陸法會期間練習成長自我以及服務奉獻,並將這份慈心悲願延伸日常生活當中,讓自己成為傳承佛法的媒介,一切眾生都能得度,這就是大悲心水陸法會的精神意涵。

文.陳麗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