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佛教徒的生死觀》第五堂~《地藏經》與中陰身

《佛教徒的生死觀》第五堂~《地藏經》與中陰身


在《佛教徒的生死觀》講座中,果慨法師曾多次強調「沒有哪一種佈施大過於幫一個人好好地死亡。」那麼,我們該怎麼幫助臨終者安詳平安的往生善道呢?果慨法師在第五堂課中以印光大師的臨終三要及聖嚴師父的提點,給了我們一個引導臨終者安然往生的四個依循,首先是「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接著是「換班念佛,以助淨念」;第三則是「切戒搬動哭泣,以防誤事」,最後一個指導原則就是「唯有生者安,亡者才會安」,以此四點作為協助臨終者安定地離開人間,迎向光明!


至於亡者往生之後,在死後至等待轉生過程的中陰身四十九天之間或者往生多年,我們可以為亡者做那些佛事?果慨法師依據《地藏經》勸勉大家,若要超度先亡,應該要具備恭敬心,廣造眾善,慎勿殺害及造惡緣,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透過供養諸佛菩薩,讀誦經典,受持諸種佛經,或為亡者親屬修福布施,供養三寶,救濟貧窮,利益社會,乃是等施一切眾生,使之離苦得樂,這些都能讓亡者超生離苦,往生善道。


《佛教徒的生死觀》進入第五堂課後,果慨法師透過地藏菩薩行願講述如何做好臨終關懷,包括對病的處理、往生之後等待轉生機緣成熟的中陰身階段以及轉生之後的佛事等等。法師首先以大長者子、婆羅門女、國王及光目女等介紹地藏菩薩因地修行的種種行願,其中,〈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有位大長者子及〈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的國王,都可得知地藏菩薩因地發下「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廣大誓願。而在〈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描述婆羅門女及〈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光目女為了救拔母親大興供養的善行,可看出《地藏經》稱為孝經的由來,更說明了,即使亡者墮到地獄均可救拔,就算往生已久,任何時間,只要我們具足那份救拔亡者的願心,都有救拔的方法。

地藏經與臨終佛事:稱佛名號 供養三寶 廣造眾善 慎勿殺害


接著,果慨法師從《地藏經》引導菩薩們學習臨終關懷。有關病的處理部分,依照《地藏經.如來讚嘆品第六》云:「若未來世,有男子女人久處床枕...,或夜夢惡鬼...,眠中叫苦,慘悽不樂者,此皆是業道論對,未定輕重,或難捨壽,或不得癒....」面對這種情況怎麼處理?果慨法師解釋,一,對諸佛菩薩像前,高聲誦地藏經;二,或取病人可愛之物,對病人高聲唱言,...,或供養經像,或施常住,也就是供養三寶,「如是三白病人,遣令聞知,假令諸識分散至氣盡者,....但高聲白,高聲讀經,是人命終之後,宿殃重罪至于五無間罪,永得解脫,所受生處,常知宿命。」由此可知,臨終關懷在未斷氣之前就可以開始引導,因為《地藏經》、《佛說阿彌陀經》均一再強調,一聲佛號,一歷耳根永成佛種,甚至佛號一歷耳根,仰仗三寶的功德即可往生善道。


知道了病的處理原則之後,對於即將臨終者的佛事該怎麼做?《地藏經.閻羅王眾讚歎品第八》--臨終時,神識昏昧、不辨善惡,此時,「是諸眷屬,當須設大供養,轉讀尊經,念佛菩薩名號」;第七品〈利益存亡品〉也描述,「臨命終時,父母眷屬宜為設福,以資前路.....或轉讀尊經,或供養佛像及諸聖像,乃至念佛菩薩,...一名一號歷臨終人耳根,.....緣是眷屬為臨終人修此聖因,如是眾罪悉皆消滅」。凡此種種,就是要大家為臨終者廣修供養、讀經、念佛,為何呢?果慨法師說,因為如是善緣,可以「令亡者離諸惡道,諸魔鬼神悉皆退散」。


當亡者往生進入中陰身狀態,又該如何替亡者做佛事呢?在此之前,我們得先知道什麼是中陰身,果慨法師說明,死亡以後,尚在等待轉生因緣的時候,稱為中陰身。根據《俱舍論》第十卷,中陰身有五個名字,分別是意生身、求生、食香、中有、起,除了大修行者、大善、大惡者沒有經過中陰身外,每個人都會經過,或長或短不一,通常是七七四十九天。對於中陰身的由來,達賴喇瑪如此說,「在死亡的時候,長久以來所熟悉的態度通常都會先表達出來,並導引再生的方向。同理,因為害怕自我將不存在,所以人們就對自我產生強烈的執著。這種執著形成兩世之間中陰身的緣,對於身體的喜愛,反過來變成建立中陰身的原因。」


中陰身的時候,亡者狀況如何,怎麼協助?根據《地藏經.利益存亡品第七》:「無常大鬼,不期而到,....七七日內如癡如聾......未測之間,千愁萬苦,何況墮於諸惡趣等。」因此,在該品中勸勉眷屬要替亡者「廣造眾善」,經云:「若能更為身死之後,七七日內,廣造眾善,能使是諸眾生永離惡趣,得生人天,受勝妙樂,現在眷屬利益無量」。「是故.....勸於閻浮提眾生臨終之日,慎勿殺害,及造惡緣,祭拜鬼神,求諸魍魎。」果慨法師說,在七七日內,廣造眾善不僅能讓亡者得利,同時墮惡趣的眾生也能得利,故隨時隨地都要把握機會與人結善緣,因為這個善緣何時用到無法得知,這就是為何佛經常說,未成佛道,先結人緣的原因。由此,也提醒我們,生前最好預立遺囑,免得家人眷屬不知原因,殺害眾生來祭拜。


另外,經文也說明,「未來現在諸眾生等臨命終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一辟支佛名,不問有罪無罪,悉得解脫。」第十二品〈見聞利益品〉,「六道眾生臨命終時,得聞地藏菩薩名,一聲歷耳根者,是諸眾生,永不歷三惡道苦。」第十三,「地藏!未來世中,若天若人,隨業報應落在惡趣,臨墮惡趣中,或至門首,是諸眾生,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薩名...,汝以神力方便救拔......受勝妙樂。」在在都勸勉眾生只要稱佛名號、聽聞地藏菩薩聖號,絕對不會墮三惡道。果慨法師更以華嚴經--「寧受地獄苦,得聞諸佛名,不受無量樂,而不聞佛名,所以於住昔,無數劫受苦,流轉生死中,不聞佛名故。」告訴我們再怎麼苦,能夠聽聞佛名字,都是種善根,因為「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藉著佛菩薩累生累劫所修的大功德大勢力,念佛菩薩聖號即能離苦,且功德無量。


綜合《地藏經》對臨終關懷所做的指引,果慨法師勸勉我們,若要超度先亡,應該要具備恭敬心,供養諸佛菩薩,讀誦經典,受持諸種佛經,若亡者親屬能為亡者修福布施,供養三寶,救濟貧窮,利益社會,乃是等施一切眾生,使之離苦得樂,這些都能讓亡者超生離苦,往生極樂。同時不忘提醒大家自修的功德,根據〈利益存亡品第七〉,「命終之後,眷屬大小為造福利,一切聖事,七分之中而乃獲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以是之故,未來現在善男女等,聞健自修,分分己獲。」因為功德分分己獲,活著的時候精進用功很重要,一旦往生,只得仰賴善緣。

臨終三要及聖嚴師父的叮嚀:生者安則亡者安


除了依據經典瞭解臨終佛事的作法外,果慨法師也以印光大師的臨終三要提供我們協助臨終者安詳往生,第一是「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在此階段,對於平日有作功課者,可提醒亡者「觀照五蘊皆空」讓他放下,提起佛號;對沒有修學佛者,無論是前往開導者或親友眷屬均要修慈悲觀,並為亡者破障,告訴亡者死亡是自然的事,鬆綁亡者緊張恐懼的心,還要用心了解亡者的罣礙,承諾協助,幫忙亡者解開心結,將障礙往生善道的大石頭移開。心結解開了,得引導方向,提起正念,若非三寶弟子,可以提起亡者的善念,同時不忘塑造溫馨的氛圍,並允諾陪伴亡者走過往生過程。


臨終關懷第二個要點就是「助念」,此時宜先安置佛堂,聖嚴師父說,對亡者而言,靈堂即是前往佛陀的起站,對生者而言,是共同來此,恭送未來的佛陀,前往西方的淨土,至於念佛時間則至少八個小時。果慨法師說,助念就是仰仗三寶力量協助亡者,依據經典,臨終時,亡者只要聽到一句佛號,就不至於墮落惡道受苦,不過,由於我們不知道影響亡者往生善道的大障礙有無處理圓滿,故不妨念佛、開示交錯。最後第三要點則是「切戒搬動哭泣,以防誤事」、一般而言,亡者斷氣後八小時最好不要搬動,助念時,跟臨終者太親近及太怨恨的人都要遣離,直到亡者穩定之後再進到現場。


除了印光大師的提醒之外,果慨法師還以聖嚴師父「唯有生者安,亡者才會安」的叮囑來勸勉大家,生者是關鍵點,死亡的尊嚴原則是不能違背平安與寧靜,不是讓臨終的人痛苦地走,不論是在肉體上或精神上的痛苦,都會對死亡的人有害無益,平安的死亡即是死亡的尊嚴,切記慌亂地用器械搶救,不可呼天搶地的哭喊,重要的是讓他平安、寧靜、祥和、溫馨離開人間。


對於臨終佛事,我們有了經教作為依據,加上祖師大德的提點,一定可以幫助亡者安詳往生。不過,聖嚴師父勸勉我們,佛法超度的對象是以活人為中心,如果平時不修行,臨時抱佛腳,雖有功德,但不及平時準備的落實可靠,若自己不做佛事,死後由親友或請人代做,功效有差多了,《地藏經》也說,為先亡眷屬做任何佛事,七分功德,生者可得六分,往生者僅得一分,所以,我們應該在生前為自己多做佛事,依靠佛所說的三皈、五戒、十善、具足戒、菩薩戒、乃至戒定慧三學以及六度四攝,自利利他!


文.陳麗珠/圖.陳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