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日日是好日,一聞醫者好心行

法鼓山安和分院推出的「幸福30系列講座」,4月份主題「日日是好日」第二講—「醫者心行」,於2024年4月21日(日),由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姚建安主任,以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復健部林峰正部主任,分別與大眾分享「生死兩相安的最後一哩路」及「如何復健自己的人生」兩個主題。

生死兩相安 以「人」為中心

姚主任開門見山以3R-「Right person, do the Right thing, the Right place」說明醫師對於安寧療護的立場:一群志同道合的人,陪伴病人平安走過最後一哩路。只是,有時面對病人,會僅看到他的疾病,或是因為急著說自己要說的話,而忘記傾聽,忽略了病人是一個完整的人,以及他的恐懼,應該要見樹又見林,真正以「人」為中心。
對此,姚主任進一步以敘事醫療為例,點出人文關懷的重要性。有時病人提出的問題,不容易回答,與其多說,不如陪伴他一起面對這樣的情境,並引導他釐清自己真實的想法。對於病人家屬的哀傷療護,也是相同的道理,悲傷也會帶來成長,面對「失去」帶來的啟發,有時就像清瘡,清除腐肉的過程很痛,但沒有經歷這個痛,傷口不會好。

飲食+運動 醫學實證結果與佛法不謀而合

林主任引用兩版美國的飲食指引「讓每一口都有意義,在生命的每個階段都遵循健康的飲食模式」說明健康飲食,盡量以食物的原型為主,多選擇蔬果、穀物、乳製品、蛋白質,少吃甜食、飽和脂肪酸及鈉,並進一步以美國的身體活動指引,強調「所有人應避免不活動,(活動)對身體都有好處」,運動可以降低八種癌症、癡呆症、老年跌倒、孕婦產後憂鬱、以及體重過重的風險,只是若體重過重,建議先減輕一些體重,以減少關節負擔。
同時,林主任也分享自己如何將佛法應用在日常生活中。舉例來說,飲食時,若是注意外境,就容易嗆到,所以盡量將注意力放在咀嚼,練習「活在現在,佛在現在」。此外,當遇到比較焦慮的病人時,林主任也會建議他多走路,這是從「經行」減少妄念、心比較不受外境影響的概念而來。

5月份講座主題「天地有大美」,將分別於5月5日及5月19日兩個週日的下午兩點至四點半,邀請氣象專家、法師與精神醫師,探討大部份時間只習慣從自身視角出發的我們,若能打開視野,會看到什麼美好?相關訊息請參考以下連結.歡迎大眾踴躍報名並隨喜護持道場。

攝影/劉忠瑋  報導/李佳蓉

相關圖片

TOP